雍正最宠爱的妃子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这几乎成了大家的共识。关于他俩的爱情,野史演义里有不少版本,或说两情相悦,或说雍正横刀夺爱。可事实上,两人是康熙给指婚的。年氏的母家是镶白旗汉军。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时,拥有了镶白旗的佐领,年家因此归于胤禛门下。年氏的父亲年遐龄曾任湖广巡抚,其子年羹尧,文韬武略,出将入相。年羹尧是明珠的孙婿,明珠一家又与八阿哥胤禩交好,也许出于防止结党之意,康熙把年羹尧送入胤禛门下。年氏被指婚于胤禛做侧福晋,当时她大约十四岁。
入藩邸的头十年里,年氏仅生下一个女儿,还夭折了。然而到了康熙五十九年,年氏突然交到了好运,接二连三地生起了孩子 :康熙五十九年生下福宜,六十年生下福慧,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初十生下福沛。其间,雍正即位时,册封她为贵妃,其名号仅次于皇后。
这恩宠来得实在突然,不过联系到生第一个儿子之前外朝发生的事儿,也就不奇怪了 :康熙五十七年,夺嫡劲敌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军西征。同时,年羹尧出任四川总督,后又被任命为定西将军,协助胤禵驱逐占领拉萨的准噶尔军队。简言之,年羹尧是能克制雍正夺嫡劲敌的最佳人选。
雍正即位后,内有兄弟们觊觎皇位风波不断,外有准噶尔部和漠西蒙古虎视眈眈,有拥立之功的年羹尧,势必继续扮演保国尽忠的角色。雍正初年他率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之乱后,雍正向怡亲王允祥和隆科多述说年羹尧的功劳时,都感激地流出了眼泪。
妹妹是专房之宠的妃子,哥哥是功高盖主的臣子——不知是谁成全了谁,最后,年氏兄妹俩连灾祸也相辅相依。雍正三年,内外初平,对年羹尧收受贿赂、结党营私、擅威作福容忍许久的雍正,对他开始公开罪责。九月二十八日,年羹尧披枷戴锁被押送进京。伤心之下,本就身体抱恙的年贵妃一病不起。
十一月十五日,雍正祭陵回京,马上册封她为皇贵妃。然而七天后,年氏就病逝了,尚未来得及行册封礼。她谥曰敦肃皇贵妃,棺椁后来同孝敬皇后一起进入了泰陵地宫,同雍正合葬。十二月十一日,雍正赐年羹尧自尽,家产充公。
年氏的父亲少年进士 ;大哥年希尧能用拉丁文读圣经祈祷文,艺术、科技、数学、医学均有涉猎 ;二哥年羹尧更是少年裘马,二十岁中进士。如此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下的年氏,大概也是颇有才华的。此外,年希尧和年羹尧都是样貌俊朗,据朝鲜史料,年希尧五十多岁时仍当得起“俊朗”二字,年氏的容貌据说很美,想必传言不虚。
然而,抛却皇贵妃、将军妹妹的身份,年氏在正史中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迹,后人只能从雍正的一些反常表现,来想象她的风华 :从起居注上看,年氏病逝前后的十九日到二十三日期间,除二十日外,“工作狂”雍正竟然没有处理政务的记录。为年氏治丧的金帛牛羊靡费之巨也令人咋舌,仅金银锭一项,五天内就用了九万七千五百个。因为没有先例可循,礼部大小官员一番手忙脚乱之后,雍正仍然大为不满,指责丧事“仪仗草率”,礼部从尚书到侍郎四人都被降了两级。之后,雍正接连五天不上朝,这是皇后才能享有的规格,而当时,皇后还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