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隋朝死磕高句丽?都说要怪这一民族,果然此族让唐朝尝尽苦头

为何隋朝死磕高句丽?都说要怪这一民族,果然此族让唐朝尝尽苦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1/20 10:22:18

高句丽这一王朝的起止时间,是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到公元七世纪为止。据学者考证,在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立起了一个政权,因为地处高句丽县,因此史称“高句丽”。

作为高句丽建国的扶余人,是中国古代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极盛时期的高句丽,所管辖的范围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势力达到了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一带,实力雄厚,疆域辽阔。境内所管辖的民族,除了扶余人之外,还有濊貊人、靺鞨人、古朝鲜遗民以及三韩人等。

就像俗语所说的那样: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对于高句丽来说也是如此,刚建国之时的高句丽,实力弱小,他们不得不依附汉朝政权而生存。东汉末年,高句丽将都城迁到了丸都城,也就是今天的通辽市境内,并且他们还配合曹魏政权攻打辽东,在曹操取得了辽东战事的胜利之后,高句丽也趁乱占据了辽东西部,这引起了曹操的不满,因此率兵攻打高句丽,并攻占了他们的丸都城。

取得了征讨高句丽胜利的曹操,以为高句丽已经不足为患了,于是班师回朝。谁知曹军撤离之后,高句丽死灰复燃,又迅速崛起,并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土面积达到了历史的极点,这时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就是新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朝了。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发现高句丽突然成为了王朝最大的潜在威胁,而且更为令人惊恐的是,高句丽还联合另一个悄然崛起的游牧部落突厥,意图对中原王朝形成夹攻之势。

在当时的条件下,相比较于突厥,高句丽的威胁更大。历史学家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都曾指出,高句丽在鼎盛时期,可以发动数十万野战军的作战规模,实力不容小觑。

所以从隋文帝开始,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潜在的隐患,曾发兵攻打高句丽,但战事不利,未能取得如期效果。等到隋炀帝上位之后,他发现高句丽和突厥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如果不快速消除高句丽的威胁,等到高句丽和突厥联手,就几乎没有隋朝什么事了,为此隋炀帝不惜赌上国运,连续三次远征高句丽,但每一次都铩羽而归,史载“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隋炀帝未能消灭高句丽,反而因为连年用兵而引起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最后被表兄弟李渊夺取了帝位。隋朝征伐高句丽失败的后果,是造成了突厥的进一步强大,突厥“戎狄炽强,古未有也”,他们成为了隋末乃至唐朝初期的主要威胁,令唐朝苦不堪言,后在唐太宗、唐高宗几代皇帝的打击下,突厥和高句丽的隐患才被彻底平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为何一定要杀李元吉,原来两人曾有一段旧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着刘武周,后来败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中救了他一命,尉迟恭还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门之变时杀了李元吉。尉迟恭跟秦叔宝不同,秦叔宝虽然也曾经是降将,但他更多的是审时度势,明哲保身

  • 对话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敦煌研究专家刘进宝 樊锦诗的莫高窟之恋:从相聚到相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进宝教授做客长江讲坛□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通讯员 谢宁 杨思 余嫚雪 李茜■人物档案刘进宝,甘肃兰州人,生于1961年9月。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民委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

  • 唐朝男子是如何戴帽穿衣的?从幞头到袴褶,简约而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文化本身有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所以,唐代的男装既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灵魂,又充分吸收了胡风等异国风情,最终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下面,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从头饰、上衣、下衣三个方面,说一说唐代男装的基本款式,用另一种方式重温大唐盛世。孔子说:“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这里的冠是

  • 安史之乱后,杨贵妃是死在屠刀之下还是被乱军带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影响是巨大的,这8年的战争让唐朝由开元盛世的极盛转向衰败,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发生这场战争的原因很多,如诗人口中说的,是杨贵妃的美貌,让唐玄宗从此君王不早朝,陷入杨贵妃的温柔乡无法自拔;如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不顾及国家的利益,打压异己;如唐玄宗的昏庸,任用佞臣,

  • 李世民厚待功臣人才,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像和十八学士图可以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和“过河即拆桥,利用完就杀人”而被后世诟病的一些帝王们相比较,唐朝的李世民算是一个善待功臣的皇帝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元勋们,都被他封以高官厚禄,功臣们以功勋为自己和家族带来荣耀。图片摘自网络而且,李世民还是一个“不忘本”的皇帝。为了表彰、纪念这些功臣们的贡献,李世民下令在皇宫内的三清殿旁修建了一

  • 李治这个皇帝,当的真的那么窝囊么?武则天真的权势滔天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我们只以武则天称帝后武则天的表现,也许可以看出其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或者说此人不是善茬。但是问题在于,李治前前后后当皇帝也有好多年,如果真如上面所说没啥能力,真的不太能相信。而且,单从李治从寺庙中把武则天接回宫中,其实就能看出此人的能力。其实,李治并不是事事都听从武的意见,李治在位时曾“平定漠

  • 他是李白的情敌,最鄙视陶渊明,为亡妻守身30年,是最有烟火气的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大词人秦观,一次因为水土不服,上吐下泻。访遍名医,也不见好。好友高符仲听说后,带了一幅画来看他。没想到,求医问药大半个月都没用的秦观,竟然因为日日看这幅画,就把病给看好了。这幅神奇的画,就是王维的《辋川图》。王维,唐诗里唯一的人间佛。苏轼评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

  • 李渊见尉迟敬德带甲持兵闯宫极为震惊-《大唐上阳》027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李渊见尉迟敬德带甲持兵闯宫极为震惊-《大唐上阳》027 第七章 贞观其始李渊见尉迟敬德带甲持兵闯进宫来,极为震惊,不由问道:“何故如此进宫?难道有人作乱?”尉迟敬德答道:“启禀陛下,太子和齐王谋反,秦王已诛灭他们。担心惊动陛下,秦王派臣前来护驾。”027李世民早就将常何这个心腹安插到了禁卫军里

  • 清代最大的科场案:清朝开国以来第一次杀军机大臣兼大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顺天府乡试的考场设在京师的贡院。主考官是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柏葰,副考官为户部尚书朱凤标,左都御史程庭桂等。咸丰皇帝于是派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吏部尚书陈孚恩等查办这件案子。凡有牵连的考官先都解职听候查办。这些查办大员们“与柏葰不相能,欲藉此事兴大狱以树威”。陈孚恩先找到监考的副都御史程庭桂,拐弯

  • 乾隆晚年两件大事:一个顺利解决,另一个却抱憾而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乾隆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幸福皇帝。到了晚年,他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解决继承问题。如他所愿,嘉庆顺利继位,继承了乾隆创造的“盛世”基业,本来可以像乾隆一样当一个幸福的皇帝,但是乾隆却给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乾隆想解决而不能解决,嘉庆其实也没法解决,因为人口太多,而传统社会体制和传统农业的潜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