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未被唐高宗重视,武则天执政时其才逐步位居显位

狄仁杰未被唐高宗重视,武则天执政时其才逐步位居显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39 更新时间:2024/1/25 4:39:42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

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甚至还被小吏给诬告了,幸亏当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是工部尚书阎立本。阎立本坚定地认定狄仁杰就是沧海遗珠,于是狄仁杰因祸得福成为并州都督府的法曹。

直到仪凤元年(676年)之后,已经年近50岁的狄仁杰才被任命为从六品下的侍御史,几年后升任从五品上的度支郎中。应该说狄仁杰在唐高宗时期一直都是官位不显的,并没有得到李治的重用。李治驾崩后,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武则天压制,实际上从光宅元年(684年)开始就是武则天临朝听制,两年后,狄仁杰成为宁州刺史,他非常善于抚慰百姓,能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正因为如此,宁州百姓为狄仁杰立碑纪念,而御史郭翰向朝廷举荐了狄仁杰,不久,狄仁杰就被任命为正四品下的冬官侍郎。

自此以后,狄仁杰逐渐为武则天所重视,天授二年(691年),62岁的狄仁杰成为地官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实际上的宰相,这是狄仁杰第一次拜相,这个时候的狄仁杰虽然被武则天看重,但是武则天对他的信任程度远不能和后来相比,而且当时正在实行酷吏政治。酷吏们无所不在,或公或私对朝廷命官展开屠杀。而狄仁杰也不能幸免,在他担任宰相四个月之后,就被酷吏来俊臣弄到了狱中。这对于狄仁杰来说是一场生死考验,幸亏狄仁杰第一时间“承认”自己谋反,然后想方设法写了一封血书让他的次子狄光远找武则天喊冤。狄仁杰这才见到了武则天,并洗脱了自己的嫌疑,但是官复原职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狄仁杰

最后的结果就是狄仁杰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当了四年县令之后,他被派往魏州做刺史抵挡契丹犯边,与民生息,契丹不战而退,狄仁杰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颂,并立碑纪念。第二年,也就是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升任鸾台侍郎,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拜相。这次宰相的任期还算是比较长的,长达三年之久,而此时的武则天是非常信任和尊重狄仁杰的。

不过年近七十岁的狄仁杰身体素质开始下降,他为此上表请求告老还乡,但是并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准许,不过武则天为狄仁杰想的比较周到,不允许狄仁杰行跪拜之礼,不让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并且叮嘱大臣们,只要不是特别大的军国之事,尽量不要去打扰狄仁杰。

久视元年(700年),77岁的武则天巡幸三阳宫,71岁的狄仁杰也随驾前往,并被武则天赐下宅第, 应该算是绝无仅有的恩宠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一年的九月,狄仁杰就病逝了,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而武则天更是难以接受。“自是朝廷有大事,众或不能决,太后辄叹曰:‘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帝和乾隆帝父子,哪个对清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朝代,从割据政权到全国性政权,是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三代皇帝。到了康熙帝时期,虽说是守成之君,但是大的动乱也不少,诸如平三藩之乱,还有三征噶尔丹,所以雍正帝说道父亲康熙帝是:“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虽有抬高父亲康熙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可以说清

  • 朱元璋墓有何玄机,为何六百年来无人敢盗?就连康熙乾隆都要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那时朱元璋刚上位还不是很久,就开始考虑修建自己陵墓的事。于是在1374年的一天,朱元璋带着刘伯温、汤和、徐达一行人外出给王陵选址。当走到独龙阜玩珠峰时,几人竟同时看上了这个地方,朱元璋看到手下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很是高兴,当即就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定在这

  • 狄仁杰懂得自保故可在武周时期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即便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他在官场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有一次,狄仁杰还差点被折磨致死。武则天在登基前后的十四年里,实行的是酷吏政治,那个时候流行告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到了酷吏手里都能脱层皮,甚至就被折磨死了。因为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这些酷吏可以说是毫无人心,他们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反对

  • 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弘历为何拼命掩盖死因?死因有点说不出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雍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康乾盛世的辉煌,与他的勤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为了治理好国家,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不是在处理国家大事,就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路上。所以,很多人说,雍正是累死的,这个说法的确有很多事实支撑,然而实际上真的如此吗?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后,弘历拼命掩盖其死因,这又是为什么呢

  • 狄仁杰幼年随父任职的经历使其少年老成,虽在武周任职却忠于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狄知逊最先是在太子李承乾的东宫为属官,之后调往郑州,任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郑王李元懿,是唐高祖的儿子)。接下来还历任梁州(陕西汉中)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剡县(浙江嵊县)令、华州郑县(陕西华县)令、夔州(重庆奉节)都督府长史等官职。而每到一处为官,狄知逊都会把年幼的狄仁杰带在身边,时时教导,让

  • 乾隆赏赐两武将,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二者的结局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宝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寿贞珉,楼正四面开屏障,神聚千秋作主宾。” 这是乾隆为阅古楼所题的一首诗,阅古楼建于乾隆十二年,乾隆还将三件绝世书法手迹珍藏于此。乾隆不仅对于古迹作品十分看重,而且在政绩上也有不小的成就,他是我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说起乾隆帝的杰出政绩,就不得不提到平定大小金川

  • 对哥舒翰的怀疑和速胜立威的政治需要使唐玄宗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当时唐军主力都分布在十大边镇,中央只有数万禁军,在叛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李隆基一边就地募兵,一边征召朔方、河西、陇右等镇将士进京勤王(限定20天内抵达长安)。至于将领的问题,说来也巧,时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好入朝。这位仁兄可是个威震西北战线的名

  • 乾隆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凌晨3点起床,随后开始“枯燥”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成为皇上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以手握大权,主宰万千人的性命。但其实皇上的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是非常忙碌和”枯燥“的。皇上毕竟是一国之主,有自己的责任,要做起相应的表率。关于乾隆的幸福生活,在电视剧里面就有描述,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历史上的乾隆,凌晨3点就要起床,一天

  • 三阿哥胤祉为何夺嫡失败?做了三件事让康熙很失望,雍正如此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八爷党的三位阿哥外,胤禛最恨的人其实并不是前太子胤礽,而是三阿哥胤祉。因为胤祉的隐忍程度不下于胤禛,且在夺嫡过程中,胤祉也对胤禛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自命不凡的胤祉之所以会夺嫡失败,是因为他做下的三件事,让康熙帝很是失望。胤祉子嗣众多,具备竞争力诸位皇子夺嫡,一方面凭借的是自身所具备的才华,另一方面

  • 12月10日,左宗棠诞辰210周年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将在湘阴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捍卫疆土贡献卓著的伟大民族英雄。创办船政自造轮船兵舰,创办船政学堂培养海军人才,推动海军衙门的设立;力排众议,收复新疆并促成新疆建省;中法战争后期,领导抗击法寇,保卫台湾,促成台湾建省。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