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帝和乾隆帝父子,哪个对清朝贡献更大?

雍正帝和乾隆帝父子,哪个对清朝贡献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03 更新时间:2024/1/21 22:57:12

清朝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朝代,从割据政权到全国性政权,是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三代皇帝。

到了康熙帝时期,虽说是守成之君,但是大的动乱也不少,诸如平三藩之乱,还有三征噶尔丹,所以雍正帝说道父亲康熙帝是:“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虽有抬高父亲康熙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

可以说清朝自雍正帝起,才是真正开始守成,虽然雍正时期有西北之患,但只是局部战争,整体来说,清朝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平息,开始进入守成时代。

雍正帝的儿子乾隆帝,则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握大权最长时间的皇帝,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之久。

那么今天宋安之来说说,雍正帝和乾隆帝这对父子,都是守成,那么谁对清朝贡献大?

首先雍正帝和乾隆帝的区别很明显,雍正帝的功绩主要在于对内,乾隆帝的功绩主要在于对外。

先来说说雍正帝的功绩,在对外方面,雍正帝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

对内方面,可以说是完善了清朝的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使君权高度集中。虽然雍正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以后第三位皇帝,但是其实在他之前,清朝的制度虽说是一步步完善,但还是有着不少缺陷之处。

所以雍正帝在位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诸如改土归流,还有摊丁入亩,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为了整顿吏治,建立养廉银制度。

并且建立了军机处,使大权牢牢掌握在他手中,在制度上使君权高度集中。

还创建了秘密建储制,避免了后世再出现诸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乱象。

可以说雍正帝时期的对内文治,在清朝皇帝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乾隆帝则是主要对外,自号“十全老人”。多次平定内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消灭了准噶尔,将新疆纳入版图,使清朝疆域达至巅峰,光凭这点,乾隆帝的对外武功,就足以大书特书。

可以说这两位皇帝各有千秋,雍正帝是对内不错,乾隆帝是对外不错。

不过认真来说,宋安之认为雍正帝对清朝的贡献更大,因为康熙帝晚年,不只是出现了九子夺嫡乱象,更是出现了吏治腐败的情况,要知道康熙帝是清朝成为全国性政权的第二位皇帝,按说在朝初期,处于上升期,不会出现明显的吏治腐败情况,但因为康熙帝晚年的仁政等原因,吏治腐败是相当严重,可以说当时吏治腐败的速度,已经明显快于正常的吏治腐败速度。

吏治腐败可以说是很严重的事情,因为官员代表了天子治理一方,如果官场过早的贪污成风,腐败至极,那么民心尽失之下,统治的基础就会被打破,清朝成为元朝那样不足百年的大一统王朝也不无可能。

而雍正帝登基以后,大力整顿吏治,诸如以养廉银等方式,试图通过制度来避免吏治腐败问题,虽然发展到后面吏治腐败的情况不可避免,但是在当时的效果还不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清朝的官场纲纪得到整顿,回归正常。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延续了清朝国祚,避免了清朝像元朝那般不足百年而亡,光凭这点,雍正帝的贡献就远大于乾隆帝。

我们再来看看乾隆帝,清朝看似衰落于嘉庆时期,实际上是在乾隆帝后期便是开始衰落,因为吏治腐败的原因,导致多地爆发起义,最后酿成了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如果不是后来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那么白莲教起义便是清朝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这么一对比,更是说明雍正帝的贡献,还是明显大于乾隆帝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墓有何玄机,为何六百年来无人敢盗?就连康熙乾隆都要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那时朱元璋刚上位还不是很久,就开始考虑修建自己陵墓的事。于是在1374年的一天,朱元璋带着刘伯温、汤和、徐达一行人外出给王陵选址。当走到独龙阜玩珠峰时,几人竟同时看上了这个地方,朱元璋看到手下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很是高兴,当即就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定在这

  • 狄仁杰懂得自保故可在武周时期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即便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他在官场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有一次,狄仁杰还差点被折磨致死。武则天在登基前后的十四年里,实行的是酷吏政治,那个时候流行告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到了酷吏手里都能脱层皮,甚至就被折磨死了。因为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这些酷吏可以说是毫无人心,他们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反对

  • 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弘历为何拼命掩盖死因?死因有点说不出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雍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康乾盛世的辉煌,与他的勤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为了治理好国家,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不是在处理国家大事,就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路上。所以,很多人说,雍正是累死的,这个说法的确有很多事实支撑,然而实际上真的如此吗?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后,弘历拼命掩盖其死因,这又是为什么呢

  • 狄仁杰幼年随父任职的经历使其少年老成,虽在武周任职却忠于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狄知逊最先是在太子李承乾的东宫为属官,之后调往郑州,任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郑王李元懿,是唐高祖的儿子)。接下来还历任梁州(陕西汉中)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剡县(浙江嵊县)令、华州郑县(陕西华县)令、夔州(重庆奉节)都督府长史等官职。而每到一处为官,狄知逊都会把年幼的狄仁杰带在身边,时时教导,让

  • 乾隆赏赐两武将,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二者的结局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宝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寿贞珉,楼正四面开屏障,神聚千秋作主宾。” 这是乾隆为阅古楼所题的一首诗,阅古楼建于乾隆十二年,乾隆还将三件绝世书法手迹珍藏于此。乾隆不仅对于古迹作品十分看重,而且在政绩上也有不小的成就,他是我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说起乾隆帝的杰出政绩,就不得不提到平定大小金川

  • 对哥舒翰的怀疑和速胜立威的政治需要使唐玄宗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当时唐军主力都分布在十大边镇,中央只有数万禁军,在叛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李隆基一边就地募兵,一边征召朔方、河西、陇右等镇将士进京勤王(限定20天内抵达长安)。至于将领的问题,说来也巧,时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好入朝。这位仁兄可是个威震西北战线的名

  • 乾隆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凌晨3点起床,随后开始“枯燥”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成为皇上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以手握大权,主宰万千人的性命。但其实皇上的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是非常忙碌和”枯燥“的。皇上毕竟是一国之主,有自己的责任,要做起相应的表率。关于乾隆的幸福生活,在电视剧里面就有描述,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历史上的乾隆,凌晨3点就要起床,一天

  • 三阿哥胤祉为何夺嫡失败?做了三件事让康熙很失望,雍正如此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八爷党的三位阿哥外,胤禛最恨的人其实并不是前太子胤礽,而是三阿哥胤祉。因为胤祉的隐忍程度不下于胤禛,且在夺嫡过程中,胤祉也对胤禛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自命不凡的胤祉之所以会夺嫡失败,是因为他做下的三件事,让康熙帝很是失望。胤祉子嗣众多,具备竞争力诸位皇子夺嫡,一方面凭借的是自身所具备的才华,另一方面

  • 12月10日,左宗棠诞辰210周年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座谈会将在湘阴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捍卫疆土贡献卓著的伟大民族英雄。创办船政自造轮船兵舰,创办船政学堂培养海军人才,推动海军衙门的设立;力排众议,收复新疆并促成新疆建省;中法战争后期,领导抗击法寇,保卫台湾,促成台湾建省。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

  • 东汉允许少数民族内迁埋下祸根,八王之乱引胡人为援诱发五胡乱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八王之乱”爆发的那一刻,当司马颖、司马泰开始引入胡人力量的那一刻,这场权力斗争的结局,司马家之中注定不会有最大的赢家,而最大的赢家,只能是被放开了束缚的胡人,他们趁着中原内乱,彻底在中原驰骋,让半个华族的血,染红了半边天。胡人们赢得了分享中原的机会,这个时代史称“五胡乱华”,站在胡人的角度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