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王之乱时两次使用驺虞幡却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八王之乱时两次使用驺虞幡却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4/1/11 7:34:01

再者,晋朝之前描述的“驺”和明朝描述的“驺虞”可能不尽相同。明朝时期在史书中频繁出现“驺虞”这种神兽,就当是的地理环境来看,最大可能是“老虎”,其次就是“雪豹”了。

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周王朱橚曾经献给明成祖朱棣瑞兽“驺虞”,而“驺虞”得到的地方就在周王朱橚封地开封,如果这样评估“驺虞”是一种什么动物的话,最大可能就是“老虎”了。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也曾经谨献了两只“驺虞”。就当时来说,驺虞在南京周边发现捕获的,最大可能就是“老虎”,其次是“猎豹”。

而在《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如下:“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山海经》的记载是类虎的一种动物,就当时人的辨识来看,应该是猫科动物,最大可能就是“老虎”,其次是“雪豹”。

驺虞幡是谁的军旗,是否任何时代都能消兵散将,阻止战争?

根据历史记载,驺虞幡是天子的军令旗帜,传达皇帝的旨意,解散聚集的军队。驺虞幡虽然说是天子的军令旗帜,在各个历史朝代中并非都用。驺虞幡最鼎盛的时期应该是在西晋时期,其他王朝鲜有记载。

驺虞

再者,驺虞幡虽然代表皇帝,但是容易伪造,也容易被人窃取,自然它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了。

一、西晋驺虞幡冰火两重天之驺虞幡显示皇权。

驺虞幡作为皇帝的军令旗,自然会彰显皇帝的最高权威,如果皇帝的权威失去,就成了无用之物了。

永平元年(291年)(西晋八王之乱开始),楚王司马玮入朝为卫将军,驻守在司马门。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认为楚王司马玮暴虐,不适宜待在都城,建议让他就藩离开都城。司马亮和卫瓘并打算剪除楚王司马玮的朝中亲信。

司马玮的亲信先向皇后贾南风告了状,贾南风趁机除去司马亮和卫瓘的官职。司马玮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伪造诏书,召集西晋都城的36军,逮捕了司马亮和卫瓘,并娇诏杀了两个人。

恰在此时,楚王司马玮正犹豫不决是否剪除皇后贾南风的政治势力之时。太子少傅张华出了一计策,让晋惠帝命令殿中将军王宫携带“驺虞幡”(天子令旗),召集36军各军将领称:“遣殿中将军王宫赍驺虞幡麾众曰:楚王矫诏。众皆释杖而走。”楚王司马玮最后只剩下一个14岁的家奴跟在身边,仓皇逃跑,最终被抓处死。

二、西晋驺虞幡再次使用无效,使用者被杀。

同样是使用“驺虞幡”,相隔11年之后再次使用,却取得了相反的效果!

司马乂

永宁二年(302年),河间王司马颙准备讨伐专权的齐王司马冏,并让长沙王司马乂作为内应。

太安元年(302年)12月,长沙王司马乂率领100多人直接冲进皇宫,挟持了晋惠帝,并发兵讨伐齐王司马冏。齐王司马冏的军队和长沙王司马乂的军队处于鏖战之中。面对不利的战局,齐王司马冏命令黄门令(看守皇宫大门的官员)王湖将晋惠帝所有的“驺虞幡”都盗了出来。而且同当年张华所用计策一样:“冏令黄门令王湖悉盗驺虞幡,唱云:‘长沙王矫诏。’乂又称:‘大司马谋反,助者诛五族。’”这次使用“驺虞幡”根本没有效果,双方继续厮杀,三日之后,齐王司马冏兵败被俘杀。

从西晋两次使用“驺虞幡”的效果来看,并不是举一举“驺虞幡”就有效果的,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极端现象。

出现这种使用“驺虞幡”的极端现象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

第一,第一次贾南风使用“驺虞幡”时,晋惠帝在皇宫之中,皇帝的权威还在。楚王司马玮接连娇诏,意图除掉自己的所有政敌,而且36军根本就不知道内情。因此“驺虞幡”加上宫中将领的解说,被骗的各军就各回各家了。

司马冏

第二,齐王司马冏使用驺虞幡时,局面已经发生了变化。长沙王司马乂已经挟持了皇帝,手下将领士兵都十分清楚局势。齐王司马冏妄图混淆视听,用“驺虞幡”聚散司马乂的军队简直是痴人说梦了。

第三,西晋八王之乱已经11个年头了,皇权的威严早就丧失殆尽,谁手中有权有兵才是硬道理,不会因为出现天子的“驺虞幡”而产生动摇。

自从有了西晋八王之乱使用“驺虞幡”的现象,后世王朝基本是不大使用“驺虞幡”进行“传旨”、“解兵”了。

驺虞幡的使用,是皇权的集中体现,弱化的皇权,使用什么旗帜也没有多大用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并非只为红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围攻北京城。崇祯皇帝下旨令吴三桂正在山海关防守关外满清的关宁铁骑回北京勤王。吴三桂既不能抗旨又不想为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陪葬。更何况还有袁崇焕勤王反被凌迟处死的前车之鉴。于是吴三桂才去了拖延战术,正值春天,就用郊游踏青的速度回援皇帝了。事实证明这是这是正确

  • 《四知》第十五期 ‖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 吴三桂被李自成劝降,手下人报告一消息,吴大怒手一挥:绞杀叛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紫禁城外,人声鼎沸。一群手执刀枪的军士,簇拥着一个中年汉子,那汉子身着青袍头戴灰笠,胯下是匹健壮的青骢马。这汉子不是寻常人物,他是将大明王朝搅得天翻地覆的大顺军首领闯王--李自成。从西北到京师,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战局之顺令李自成都有些猝不及防,原本他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只求混口

  • 晚清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法援越,保卫台湾,最终对清朝彻底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参加起义军,多次跳槽刘永福,出生于广西防城港的一个小村庄。刘永福的家族在明代是当地的小地主,后来家族逐渐衰落,以务农为生,另外经营一些小买卖,小日子还算过得去。刘永福年幼时,其叔父沾染赌博恶习,将家庭财产基本卖光,从此刘家沦为贫民。1853年,刘永福的双亲去世,刘永福只能投靠邻村父亲友人陆二叔家

  • 孝庄临终前留下遗愿,康熙到死都未解决,38年后被雍正轻松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听闻祖母去世,康熙悲伤地不能自已,他日夜守灵,几乎好几天粒米未进,那真情实感令人无比动容。但是在伤心之余,康熙皇帝却也没有忘记祖母临终前的那句话,这件事同样让他很为难。祖母的嘱托,康熙到死都未能解决,直到38年后雍正继位才被破解。那么孝庄临终的时候究竟说了什么呢?一:孝庄遗言:不与皇太极合葬原来在孝

  • 忠臣猛将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忠臣猛将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大唐上阳》186 第四十七章 血腥构陷既然你没有幕后,没有受人指使,那你为何要自杀呢?只有畏罪才会自杀啊,自杀说明你罪大恶极,背后肯定有人。你是怕把你背后的人挖出来,才选择自杀的。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长孙无忌,承认是他,不承认也是他。谁让你自杀呢?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雍正告诫乾隆,要善待秀才曾静!为何乾隆登基后立刻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以康乾两帝命名的盛世,扮演最大角色的是中间的雍正,所以这个盛世也被称为“康永乾隆盛世”,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打电话。雍正皇帝在康乾盛世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一手解决了康熙多年来创造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他每天都非常勤奋地工作,为乾隆皇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乾隆皇帝有机

  • 武照要建立属于她和李治的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要建立属于她和李治的朝廷-《大唐上阳》185 第四十七章 血腥构陷既然你没有幕后,没有受人指使,那你为何要自杀呢?只有畏罪才会自杀啊,自杀说明你罪大恶极,背后肯定有人。你是怕把你背后的人挖出来,才选择自杀的。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长孙无忌,承认是他,不承认也是他。谁让你自杀呢?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咸丰皇帝的妃嫔众多,为什么偏偏重视慈禧?其中的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两人每天如胶似漆、海誓山盟,杨贵妃的魅力之大竞让唐玄宗不思朝政、荒废国事,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杨贵妃也落得个“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剧下场。大清朝统治后期,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咸丰皇帝,他和唐玄宗一样,也是后宫佳丽无数。不同的是,咸丰皇帝爱美,却不专宠。可在这样的情

  • 雍正王朝:年羹尧在西北坐拥二十万重兵,为何会被几个侍卫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妙就妙在,雍正太了解年羹尧,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让年羹尧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年羹尧身边早已被雍正“掺杂沙子”,随时都能把他的路堵死就在年羹尧派出去的探子迟迟找不到罗布藏丹增叛军的下落时,年羹尧暴躁如雷,叫一声伊兴阿,斩了,都给我斩了,年羹尧又使出狠劲:给我派出有家室的探子去探,如果探不到叛军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