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被李自成劝降,手下人报告一消息,吴大怒手一挥:绞杀叛贼

吴三桂被李自成劝降,手下人报告一消息,吴大怒手一挥:绞杀叛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493 更新时间:2024/1/11 7:33:22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紫禁城外,人声鼎沸。

一群手执刀枪的军士,簇拥着一个中年汉子,那汉子身着青袍头戴灰笠,胯下是匹健壮的青骢马。

这汉子不是寻常人物,他是将大明王朝搅得天翻地覆的大顺军首领闯王--李自成

从西北到京师,大军一路所向披靡,战局之顺令李自成都有些猝不及防,原本他冒着杀头的风险造反只求混口饭吃,没想到如今手握数十万雄兵,即将成为天下之主。

大军进入长安门时,自恃箭术精妙的李自成,突然想起少年时听过“吕奉先辕门射戟”的故事,随即弯弓搭箭对左右说:“我若能射中那牌匾的‘安’字上,则天下安宁。”

说罢,嗡的一声,众人循声望去,但见那箭插在屋顶的瓦楞中,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一旁的谋士宋献策赶紧出来解围:“射在沟中,以淮为界。”话说得虽圆满,但李自成心里不免还有些失落。

等到了承天门,看到城门上““承天之门”的牌匾,李自成再次搭箭:“我若能成为天下之主,一统江山,这一箭便会射中‘天’字的正中!”

结果再度尴尬,这一箭射在了天字下方,左右无不面面相觑,军师牛金星站出来接着忽悠:“箭射天字下,正为得天下之兆啊!”众人争相附和道喜。

四十二天后,遭遇清军和关宁铁骑夹击的李自成,仓皇撤离紫禁城,那两支承载着期望的箭,被市井百姓传成了笑话。

一切看似宿命的结局,早已在暗中埋下了伏笔。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个极具煽动性的口号,一度成为李自成席卷半壁江山的舆论武器,其实细思之下,这个口号有一个很大的bug。

崇祯二年为缩减开支,朝廷裁撤驿站的编外人员,李自成失业了,为活命,他只好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起兵之初,李自成财政、兵员等资源和朝廷严重不对等,要想不被剿杀,就只有招纳更多的人马,这也就意味着要满足更多人吃饭的需求。

不纳粮,闯王麾下的数十万大军喝西北风么?

归根结底,闯王不纳粮只是一种宣传口号。

随着大军蜂拥而至,原本依靠漕运从江南运送物资供应的北京城,根本难以供养。

于是,李自成将目光锁定在众多明廷的官员身上,一幕荒唐血腥的闹剧拉开了帷幕。

三月二十三日,李自成颁布诏书,他要代表农民军为自缢殉国的崇祯鸣不平,借从崇祯遗体上搜到的遗书中有“诸臣误朕”的关键词,认定朝臣们都是贪官污吏。

既然你们的财富都是不义之财,我本着替天行道的名义讨要,有何不可?

借四千多位官员入宫觐见之际,李自成从中选取了92人录用,剩余的全部被关押起来,并为他们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交钱即可获自由,若敢辩解,夹棍伺候!

针对不同的官阶,交纳的标准也不相同:内阁十万,部院七万,京堂五万,锦衣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一万,部属以下各以千计。

这道《掠金令》颁布的同时,五千副夹棍也已完工,众官员见状无不噤若寒蝉。

第一个倒霉蛋是内阁首辅魏藻德。

按照《掠金令》的标准,魏藻德必须拿出十万两白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最先向李自成表忠心,却成为最严追缴对象。

魏藻德家人翻箱倒柜,只交了不足五万两银子,堂堂内阁首辅就这点儿银子,你莫不是把我当傻子?负责追缴的农民军将领刘宗敏当然不会相信。

随即下令,用夹棍对魏藻德施刑,连夹五天,直击脑浆迸裂,也没见魏家人拿出更多的银子来,刘宗敏又将魏藻德的儿子捉来拷打,逼出一万多两银子后,刘宗敏懒得再磨叽,一刀将其砍了完事。

前礼部左侍郎丘瑜,是个清官,家中根本没有所谓的赃款,甚至都没有多少积蓄,被夹后的丘瑜不堪受辱,趁人不备服毒自尽。

一系列的夹棍加拷掠,还真就夹出大户,国丈周奎,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奇葩大户。

此前崇祯帝号召官员为国募捐时,鄙吝成性的周奎只拿出了两千两银子,皇后都看不下去了,偷偷拿出五千两私房钱给他,让他在百官面前做个表率,就这个钱周奎都没忘搂一把,拿出三千两凑个五千两整数,剩下的两千两进了自己腰包。

轮到刘宗敏追赃时,周奎的夫人儿媳先后自缢,长子也被拷打致死,周奎和小儿子被打得死去活来,不得不缴出搜刮多年攒下的七十万银子。

当初若是有了这笔巨款充当军饷,京城防务必然增强,李自成又怎能轻易得手?周奎这波无脑操作,也成了天下的笑柄。

如果这般拷掠只针对周奎这样的守财奴,倒也罢了。可欲望的魔盒一旦被打开,就会释放出无尽的恶魔。

官员们的财产被搜刮干净后,那些夹棍又被施加到普通人身上,军士们先是掠夺金银首饰,然后掠夺粮食牲口,到了最后连他们的衣服都要被剥走。

为防止他们闻风逃跑,李自成又下令在京城施行连坐之法,“令十家一保,如有一家逃亡者,十家同斩。”

昔日的京师首善之地,已沦为人间地狱。

有了钱有了粮,他们的目标又转向那些妇女身上。

大顺军初入城时还有所收敛,只是要向百姓借锅、被子等用具,没几天便直接闯入人家屋里,声称要借对方的妻女姐妹作伴。

为防止军士抢夺发生内讧,刘宗敏甚至直接下令,京城中没有嫁人的女子,一律强制性许配给大顺军军士。

城中女子纷纷自尽以保清白,李自成眼见局面不可收拾,便下令严肃军纪,可兽性一旦被激发,又怎会轻易被驯服?

刘宗敏就当面顶撞李自成:“皇帝由你来做罢了,钱财女人还不留给我们?”

面对李自成约束军纪的命令,众多底层军士直接开怼:“咋的?得天下不是老李的本事,是老子拿命换来的,还不许老子乐呵几天?”

这支多股势力纠合的队伍,本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李自成充其量只是他们推举出的代言人,一言不合激起众怒,地位甚至身家不保,也并非不可能。

紫禁城里的大顺军放飞自我时,关外,一支精锐的铁骑正朝着京城方向奔来。

为首那人,便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崇祯皇帝已殉国,吴三桂此举不是为复国,而是奔着前程来的。

一方面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军事才干颇为赏识,屡次对其招抚,另一方面吴三桂的处境也非常尴尬,大明王朝已经覆灭,他驻守的山海关已经沦为一座孤城,再过段时间,没了粮草的支撑,他麾下的这三万关宁铁骑也得沦为打家劫舍的盗匪。

显然,归顺大顺军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正当吴三桂离京城只有百里地时,一个身影朝他飞奔过来:“家里出事了!”

来者是吴三桂的家奴,他给吴三桂带来一个窝心的消息:“你被绿了,绿你的那人是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刘宗敏!”

原来刘宗敏搜刮钱财时,搜到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家中,正巧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就住在这里,早闻陈圆圆艳名的刘宗敏岂能放过?当即就将陈圆圆掳到了府上。

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都不能容忍这样的耻辱,更何况他还是手握重兵的将军!吴三桂随即掉转马头,重回山海关。

得知吴三桂变卦,愤怒的李自成立即挟持吴三桂家小前去讨伐,并当众将吴氏一门七十余口斩首示众,身复国恨家仇的吴三桂,只得选择与清廷的实际掌控者多尔衮联合。

山海关外,李自成的二十万大顺军被冲杀得七零八落,李自成眼见大势已去,只得率仅存的三万人马返回京城称帝。

第二天,李自成一把火烧了紫禁城的各门楼,随后带着搜刮的七千万两白银撤往西安。

这一天是四月三十,距离他入驻京城仅仅过去了四十二天。

一个多月后,这位叱咤风云的闯王,被两个农民用锄头击杀于湖北九宫山下。

有人说李自成流亡至九宫山,身边只有二十余随从,附近乡民闻讯将其围困,自知无法脱身,李自成自缢身亡。

也有人说,被杀的那位是李自成的替身,真实的李自成后来流窜至湖南石门夹山寺里,出家为僧,法号奉天玉和尚。

自此,曾经轰轰烈烈的大顺王朝如昙花一现,取而代之的,是坐收渔利的满清王朝。

至于李自成的归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人,一旦被一旦被欲望蒙蔽了心智,终究逃不过这延续千年的历史诅咒。

.END.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晚清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法援越,保卫台湾,最终对清朝彻底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参加起义军,多次跳槽刘永福,出生于广西防城港的一个小村庄。刘永福的家族在明代是当地的小地主,后来家族逐渐衰落,以务农为生,另外经营一些小买卖,小日子还算过得去。刘永福年幼时,其叔父沾染赌博恶习,将家庭财产基本卖光,从此刘家沦为贫民。1853年,刘永福的双亲去世,刘永福只能投靠邻村父亲友人陆二叔家

  • 孝庄临终前留下遗愿,康熙到死都未解决,38年后被雍正轻松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听闻祖母去世,康熙悲伤地不能自已,他日夜守灵,几乎好几天粒米未进,那真情实感令人无比动容。但是在伤心之余,康熙皇帝却也没有忘记祖母临终前的那句话,这件事同样让他很为难。祖母的嘱托,康熙到死都未能解决,直到38年后雍正继位才被破解。那么孝庄临终的时候究竟说了什么呢?一:孝庄遗言:不与皇太极合葬原来在孝

  • 忠臣猛将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忠臣猛将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大唐上阳》186 第四十七章 血腥构陷既然你没有幕后,没有受人指使,那你为何要自杀呢?只有畏罪才会自杀啊,自杀说明你罪大恶极,背后肯定有人。你是怕把你背后的人挖出来,才选择自杀的。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长孙无忌,承认是他,不承认也是他。谁让你自杀呢?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雍正告诫乾隆,要善待秀才曾静!为何乾隆登基后立刻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以康乾两帝命名的盛世,扮演最大角色的是中间的雍正,所以这个盛世也被称为“康永乾隆盛世”,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打电话。雍正皇帝在康乾盛世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一手解决了康熙多年来创造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他每天都非常勤奋地工作,为乾隆皇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乾隆皇帝有机

  • 武照要建立属于她和李治的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要建立属于她和李治的朝廷-《大唐上阳》185 第四十七章 血腥构陷既然你没有幕后,没有受人指使,那你为何要自杀呢?只有畏罪才会自杀啊,自杀说明你罪大恶极,背后肯定有人。你是怕把你背后的人挖出来,才选择自杀的。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长孙无忌,承认是他,不承认也是他。谁让你自杀呢?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咸丰皇帝的妃嫔众多,为什么偏偏重视慈禧?其中的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两人每天如胶似漆、海誓山盟,杨贵妃的魅力之大竞让唐玄宗不思朝政、荒废国事,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杨贵妃也落得个“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剧下场。大清朝统治后期,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咸丰皇帝,他和唐玄宗一样,也是后宫佳丽无数。不同的是,咸丰皇帝爱美,却不专宠。可在这样的情

  • 雍正王朝:年羹尧在西北坐拥二十万重兵,为何会被几个侍卫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妙就妙在,雍正太了解年羹尧,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让年羹尧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年羹尧身边早已被雍正“掺杂沙子”,随时都能把他的路堵死就在年羹尧派出去的探子迟迟找不到罗布藏丹增叛军的下落时,年羹尧暴躁如雷,叫一声伊兴阿,斩了,都给我斩了,年羹尧又使出狠劲:给我派出有家室的探子去探,如果探不到叛军的下落

  • 狄仁杰被称作“唐室砥柱”,所推荐的人才为再造唐朝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很聪明,这种聪明不仅体现在他处理国事上,更体现在他为人处世上。宦海沉浮数十年,在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为官,却能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已是极为难得,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兢兢业业,不畏权势狄仁杰对待工作绝对算得上兢兢业业,唐高宗凤仪元年(676年)升任

  • 雍正给乾隆夹了一块肉,乾隆的表现,让雍正下决心立他为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帝王选择继承人时一般都会遵循“立嫡立长”的规矩,但是在清朝却鲜有皇帝选立嫡长为嗣。康熙帝本来是选了嫡子胤礽当继承人,但最终两废太子,在经历九龙夺嫡之后选了非嫡非长的老四胤禛做继承人。而继承皇位的雍正帝胤禛在选择继承人时同样没有遵循“立嫡立长”原则,选择了与自己同样行四的儿子乾隆弘历。虽说雍正

  • 狄仁杰未被唐高宗重视,武则天执政时其才逐步位居显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