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法援越,保卫台湾,最终对清朝彻底失望

晚清民族英雄刘永福:抗法援越,保卫台湾,最终对清朝彻底失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45 更新时间:2024/1/11 7:33:46

一,参加起义军,多次跳槽

刘永福,出生于广西防城港的一个小村庄。刘永福的家族在明代是当地的小地主,后来家族逐渐衰落,以务农为生,另外经营一些小买卖,小日子还算过得去。刘永福年幼时,其叔父沾染赌博恶习,将家庭财产基本卖光,从此刘家沦为贫民。

1853年,刘永福的双亲去世,刘永福只能投靠邻村父亲友人陆二叔家。50年代的广西是农民起义的温床,大多数农民贫困潦倒,被官兵压迫,苦不堪言。于是,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在此传播拜上帝教,发动了金田起义。而天地会也从广东涌入广西,他们秘密结社,相继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当时广西境内的农民起义队伍很多,而太平天国只是其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刘永福为了生存,也在1857年投奔了钦州那良人郑三领导的起义军。由于清军重点对付太平天国,广西境内的起义军暂时没有军队来镇压。既然没有外来威胁,那就搞火拼吧。刘永福加入起义军后就参战了和巫必灵部起义军的战斗,身受重伤,差点一命呜呼。

可能是觉得郑三的部队靠不住,刘永福在1860年改投了吴二的部队。不久,刘永福觉得吴二的伙食太差,于是再次跳槽,改投了王士林。的确,王士林部队的伙食比较好,每天没人会发白米一斤、钱20文,刘永福在这里一呆就是三年,过得无忧无虑。三年一过,太平天国基本被平定,广西的农民军越来越没有了活动空间。于是部队的伙食也一日不如一日了,到后来甚至一日两餐都无法保障。

1865年,刘永福干脆再次跳槽,加入了黄思宏的义军。然天有不测风云,黄思宏不久就离军而去,义军又无米可发,刘永福只能食粥过年。没办法,那就只能再次跳槽了。1866年,他带领200部下投奔了吴鲲。

吴鲲活动于广西西南一带,其部队是广西当时势力最大的义军。刘永福到来后,吴鲲就让刘永福以200部下为基础,建立了黑旗军。这时候,刘永福终于有一支武装力量了。很快,刘永福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左翼先锋。

但是吴鲲义军的危机也非常严重。当时,名将冯子材在广西对吴鲲义军穷追不舍,使得义军在广西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无奈之下,只能转到越南发展。见吴鲲义军节节失利,刘永福便在1867年自立门户,带领300多人转战越南。

冯子材

当时,越南北部也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起义军,政府对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刘永福部进入越南后,并没有选择和这些农民军汇合,而是选择和越南官方合作,这一招的确走得比较妙。很快,越南就册封刘永福为宣光团勇首领。1868年,刘永福的300人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击败了万余白旗军。第二年开始,他又不断和黄崇英的义军(也是从吴鲲部分裂而出)作战。

黑旗军军旗

这时候,冯子材也在不断在中越边界围剿吴鲲部。这是一个千载难遇的机会,刘永福想借机转正。于是,他派遣一部分黑旗军士兵帮助冯子材作战。冯子材见刘永福是一个人才,于是派遣部下来会见刘永福,答应剿灭吴鲲部后给刘永福蓝翎功牌。刘永福得到承诺,就重组军队,和冯子材配合作战。在这个过程中,黑旗军发展到了2000人,势力大增。1873年,他被越南阮朝册封为兴化保胜防御使。

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刘永福将死对头冯子材变成了自己的朋友,还在越南获得一个重要的官职,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这样说,刘永福的投机算是成功了。

二,抗法援越:成为清朝官员

越南在近代的日子并不好过。60年代以来,法国企图将越南变成殖民地。1867年,法国就强占了南圻(越南南部)。此后,法国发现湄公河无法通航,也就无法航行进入中国,于是试图占据北圻(红河平原),企图利用红河航道向中国云南渗透。

1873年11月,法国安邺率军百余人发动突然袭击,攻陷了河内。越南阮朝国王阮福赶紧让刘永福来支援,于是于是,刘永福带着2000人的部队,翻山越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法战争。12月24日,黑旗军在河内郊外的纸桥与法军开战,法国主将安邺被击毙,迫使法国退出北圻。

1874年,法国逼迫越南签订了《越法和平同盟条约》,越南向法国开放红河,并给予法国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种权益。然而,越南当时是清朝的藩属国,还没有独立的外交权,条约生效还必须要清朝同意。第二年,法国照会清政府,要求清朝同意此条约,被清朝拒绝。为此,法国准备谋划更大规模的战争。

1881年7月,法国议会通过了对越南加大军费开支的计划。1882年3月,法国命李威利带领2000军队发动第二次侵越战争,不久即攻占了河内,以及军事要塞南定。清朝鉴于形势危机,开始在云南、广西布置防御,但是李鸿章又不准主动进攻,强调“衅端不可自我而开”。

在这种情况下,云南、广西方面的将领就无法先发制人。还好,他们联系上了刘永福。为了实现“抗法援越”,清朝派遣唐景嵩进驻黑旗军,以联络员的身份为黑旗军出谋划策。唐景嵩还给了刘永福一个保证,那就是保家卫国可以恢复大清国籍,所谓“天朝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这给刘永福打了一支强心针,使得他能够专心对法作战。

黑旗军

1883年5月19日,刘永福带领3000黑旗军南下,在纸桥和法军短兵相接。此战,法军仅损失200人,但是有包括李威利在内的30多位军官被击毙,也算是遭到了重创。此战后,法军被迫退守河内。

不久,法国给河内的法军拨款350万法郎,并成立了北越舰队,试图继续扩大战争。1883年8月,法国逼迫越南签订了《顺化条约》,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当时法国将黑旗军等视为中国的军队,因此要求清朝从越南撤军。法国最初的方案是在越南划出一块狭小的“中立区”,让黑旗军等撤到此处,然后要求清朝开放云南蛮耗。不过,法国退出的要求均被清朝拒绝,如此中法战争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1883年12月,法军开始对越南山西发动进攻,这里除了有黑旗军外还有桂军和滇军。到16日,山西被法军占据。1884年2月,1.6万法军对北宁发动进攻,由于清军将士不和,,军纪废弛,北宁失守。一系列失败后,清朝改组军机处,派遣李鸿章何谈,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承认了法国的一切特权。不过,法军在接受北黎时又和清军发生冲突,随后法国派遣海军进攻了福建水师和台湾岛,导致清朝的南方海上防御体系几乎崩溃。

还好的是,冯子材在镇南关取得了胜利,遏制了法军的进攻势头。随后,法国立即加大战争支出,准备进一步扩大战争。而李鸿章则选择见好就收,和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正式承认了越南脱离清朝的宗藩体系,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黑旗军抗法

根据新的条约,黑旗军等必须撤出法国。于是,清朝一个月内连下九次上谕,让刘永福回归祖国。刘永福做了充分的利益衡量,决定回归。他将黑旗军不断裁减,最终只留下300人。清朝也任命刘永福为南澳镇总兵、碣石镇总兵等职位。

三,保卫台湾,成为了民族英雄

中法战争使得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遭到了重创,海防出现了重大的危机,这逼迫清朝做出新的调整,加强对北方水师的建设力度。1885年,清朝将台湾设省,著名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成为了第一任台湾巡抚。此后,台湾的现代化事业飞速前进,成为了中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而刘铭传也称为了“台湾近代化之父”。

然而,日本却对台湾垂涎已久。在日本的大陆政策中,台湾成为了进攻大陆的重要跳板。早在1871年,日本就发动过侵台战争。1874年,日本占领了琉球群岛。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而台湾成为了日本侵略的对象之一。1895年,日本逼迫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而台湾的中华儿女并不想将宝岛拱手让人,他们和日本人艰苦作战,其中就有刘永福的黑旗军。

刘永福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清廷任命刘永福为到台湾帮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我认为,清朝又借刀杀人之嫌。刘永福将黑旗军带到了台湾,并进行了扩充。1895年,日本派遣南北两路军进攻台湾,巡抚唐景崧等纷纷逃回大陆,使得台北、基隆等被日军轻松占据。这时候,刘永福号召台湾人士保家卫国,“万死不辞”。随后,台南地区的绅民被迫成立了台湾民主国,并让刘永福担任总统,扛起了抗日大旗。

当年8月,黑旗军在彰化击败了日军,缴获日军枪械甚多。但是黑旗军很快遭到了奸细出卖,被日军偷袭后方,损失惨重。8月28日,黑旗军和义军联合在彰化八卦山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击毙少将山根信成。而此战中,黑旗军精锐也损失殆尽,刘永福被迫退出彰化。

此后,刘永福又命令黑旗军援助嘉义,黑旗军再次和义军配合,杀敌近千人。但是,由于黑旗军缺乏粮食和武器,使得斗争日渐窘困。为了获得援助,刘永福派遣人员到大陆求助,但是遭到了清朝的拒绝。而大陆人士捐给台湾的物资居然也被清朝扣留。黑旗军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刘永福大呼“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

9月11日,日本派第二师团增援,刘永福被迫退守台南。到21日,台湾全境沦陷。当天深夜,刘永福等10多人乘坐英国商船“迪利斯”号内渡厦门,离开了台湾岛。刘永福虽然未能收复台湾,但是他的坚守让大陆军民心感佩服,成为了公认的民族英雄。

此后,清朝多次用刘永福,让刘永福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然而,刘永福早已对清朝失去了信心,于是放任农民军的发展。不仅如此,刘永福还悄悄支持革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永福不顾身体年迈,毅然加入了革命队伍。1915年,日本强迫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刘永福立即拍电上京,请缨抗日,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1917年,刘永福在钦州老家溘然长逝,终年80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孝庄临终前留下遗愿,康熙到死都未解决,38年后被雍正轻松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听闻祖母去世,康熙悲伤地不能自已,他日夜守灵,几乎好几天粒米未进,那真情实感令人无比动容。但是在伤心之余,康熙皇帝却也没有忘记祖母临终前的那句话,这件事同样让他很为难。祖母的嘱托,康熙到死都未能解决,直到38年后雍正继位才被破解。那么孝庄临终的时候究竟说了什么呢?一:孝庄遗言:不与皇太极合葬原来在孝

  • 忠臣猛将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忠臣猛将尉迟敬德为何成了门神-《大唐上阳》186 第四十七章 血腥构陷既然你没有幕后,没有受人指使,那你为何要自杀呢?只有畏罪才会自杀啊,自杀说明你罪大恶极,背后肯定有人。你是怕把你背后的人挖出来,才选择自杀的。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长孙无忌,承认是他,不承认也是他。谁让你自杀呢?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雍正告诫乾隆,要善待秀才曾静!为何乾隆登基后立刻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以康乾两帝命名的盛世,扮演最大角色的是中间的雍正,所以这个盛世也被称为“康永乾隆盛世”,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打电话。雍正皇帝在康乾盛世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康熙一手解决了康熙多年来创造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他每天都非常勤奋地工作,为乾隆皇帝建立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乾隆皇帝有机

  • 武照要建立属于她和李治的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任见:武照要建立属于她和李治的朝廷-《大唐上阳》185 第四十七章 血腥构陷既然你没有幕后,没有受人指使,那你为何要自杀呢?只有畏罪才会自杀啊,自杀说明你罪大恶极,背后肯定有人。你是怕把你背后的人挖出来,才选择自杀的。背后的那个人就是长孙无忌,承认是他,不承认也是他。谁让你自杀呢?你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咸丰皇帝的妃嫔众多,为什么偏偏重视慈禧?其中的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两人每天如胶似漆、海誓山盟,杨贵妃的魅力之大竞让唐玄宗不思朝政、荒废国事,最终酿成“安史之乱”,杨贵妃也落得个“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悲剧下场。大清朝统治后期,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咸丰皇帝,他和唐玄宗一样,也是后宫佳丽无数。不同的是,咸丰皇帝爱美,却不专宠。可在这样的情

  • 雍正王朝:年羹尧在西北坐拥二十万重兵,为何会被几个侍卫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妙就妙在,雍正太了解年羹尧,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让年羹尧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年羹尧身边早已被雍正“掺杂沙子”,随时都能把他的路堵死就在年羹尧派出去的探子迟迟找不到罗布藏丹增叛军的下落时,年羹尧暴躁如雷,叫一声伊兴阿,斩了,都给我斩了,年羹尧又使出狠劲:给我派出有家室的探子去探,如果探不到叛军的下落

  • 狄仁杰被称作“唐室砥柱”,所推荐的人才为再造唐朝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很聪明,这种聪明不仅体现在他处理国事上,更体现在他为人处世上。宦海沉浮数十年,在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为官,却能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已是极为难得,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兢兢业业,不畏权势狄仁杰对待工作绝对算得上兢兢业业,唐高宗凤仪元年(676年)升任

  • 雍正给乾隆夹了一块肉,乾隆的表现,让雍正下决心立他为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帝王选择继承人时一般都会遵循“立嫡立长”的规矩,但是在清朝却鲜有皇帝选立嫡长为嗣。康熙帝本来是选了嫡子胤礽当继承人,但最终两废太子,在经历九龙夺嫡之后选了非嫡非长的老四胤禛做继承人。而继承皇位的雍正帝胤禛在选择继承人时同样没有遵循“立嫡立长”原则,选择了与自己同样行四的儿子乾隆弘历。虽说雍正

  • 狄仁杰未被唐高宗重视,武则天执政时其才逐步位居显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

  • 雍正帝和乾隆帝父子,哪个对清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朝代,从割据政权到全国性政权,是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三代皇帝。到了康熙帝时期,虽说是守成之君,但是大的动乱也不少,诸如平三藩之乱,还有三征噶尔丹,所以雍正帝说道父亲康熙帝是:“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虽有抬高父亲康熙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可以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