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年羹尧在西北坐拥二十万重兵,为何会被几个侍卫拿下?

雍正王朝:年羹尧在西北坐拥二十万重兵,为何会被几个侍卫拿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4/1/24 16:22:06

这妙就妙在,雍正太了解年羹,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让年羹尧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

年羹尧身边早已被雍正“掺杂沙子”,随时都能把他的路堵死

就在年羹尧派出去的探子迟迟找不到罗布藏丹增叛军的下落时,年羹尧暴躁如雷,叫一声伊兴阿,斩了,都给我斩了,年羹尧又使出狠劲:给我派出有家室的探子去探,如果探不到叛军的下落,斩他们全家!

接着老年托着脑袋,像极了饿晕的征兆,喊一声桑成鼎,你赶紧下几道咨文,催促各省的军粮,火速运来。

伊兴阿和桑成鼎这两人都是年羹尧的心腹,可以说,也是年羹尧最得力左右臂膀,一个负责派出探子,一个负责催促军粮。

话音刚落,年羹尧就烤着小羊腿,伊兴阿来报,依然找不到叛军下落,年羹尧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小羊腿,边高喊,斩,都斩,凡是探不到叛军下落,全家统统问斩!

此时西北所有人的命运就像这只烤羊腿一样,都是年羹尧的“盘中餐”。年羹尧知道,这仗再打不利索,雍正的耐心可真要耗尽了,年羹尧找不到叛军下落,心烦还没下去。

更心烦的又来了,甘西驻军的范时捷找他索要帐篷,这个范时捷有点硬气,又是一个不怕死的人,把年羹尧呛得无言以对。

范时捷开门见山,意思是:现在我们甘西地区几十个人挤一个帐篷,起来撒完尿回来都找不到刚才睡的地方,所以给点帐篷吧。

年羹尧只顾啃着羊腿,根本不当一回事,说这点小事还值得你跑来一趟,表示他知道了,你回去吧。

范时捷说:“知道了不等于解决!”

范时捷这话可是呛得年羹尧的肺管子去了,更让年羹尧不爽的是后半句:我已将我们甘西驻军的难处禀告了岳钟琪将军,请他驻守松藩,这样我和他都能两免其苦。

年羹尧一听,火冒三丈,我现在忌惮岳钟琪忌惮得紧,谁让你跟岳钟琪禀报移防的,不知道我防着岳钟琪,费了多少脑细胞吗?

范时捷说:是您啊,您说有什么事禀报您或者直接禀报岳钟琪。

年羹尧怒火爆棚:现在的岳钟琪能和之前的岳钟琪一样吗?年羹尧令人把范时捷的乌纱帽摘掉了,范时捷说我早就不想当了,放下乌纱帽,给年羹尧留下潇洒的背影。

确实,在四川时期,岳钟琪一直是年羹尧的副手,听命于年羹尧,而经历血洗江夏镇后,岳钟琪虽说佩服年羹尧的军事能力,但更多看不惯他的做事风格。所以岳钟琪选择逐渐疏远了年羹尧。结果让年羹尧感到了危机,费尽心思给岳钟琪穿小鞋。

就是这个时候岳钟琪已不再听令年羹尧了,而是听命于最高统治者雍正皇帝。雍正对这个权势滔天的年羹尧早有了防范,岳钟琪就是雍正撒在年羹尧身边的“沙子”,随时都能取代年羹尧势力的接替者。

要不,当时平叛罗布藏丹增叛军后,年羹尧大捷归来,性格跋扈,毫无臣礼。十三爷胤祥担心年羹尧有二心,于是着急带病力劝雍正,不要将西北二十万大军交到年羹尧手里,雍正淡定地说:他敢接我就敢交,十三弟你安心养病,不要为此事操心!

所以,这时候雍正已经开始在年羹尧身边暗中布防,还明中掺一脚。

在雍正革去十四阿哥胤禵大将军王之后,任用年羹尧为大将军王之时,八爷党对雍正怨声载道,不仅指使富宁安违抗年羹尧的命令,还散布谣言说:雍正重用汉人忘了满人,眼里只有奴才没有兄弟。

所以雍正决定派去十名权贵子弟的大内侍卫和九爷胤禟到年羹尧那里,表面是为了平息谣言。实际上,是监视年羹尧,也是在监视胤禟。

年羹尧虽然是雍正一手培养出来的奴才,但对这个奴才雍正没底。当年雍正要不是恩威并施,年羹尧倒向八爷党也有可能。之前雍正对年羹尧的不忠,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此时不行,年羹尧手握二十万兵马,他必须知道这个奴才是不是绝对忠心。

而且雍正派去的这十名大内侍卫都有单独上奏折的权力,即使到了西北,有少数人被年羹尧收买,雍正仍然可以监视年羹尧。

而以穆香阿为首的权贵子弟一来到西北就跟年羹尧处处跟对着干,仗着他们是权贵子弟,又是雍正授意来监视年羹尧的,所以,根本不把年羹尧放在眼里。

结果,年羹尧和胤禟合伙演了一出戏,当年羹尧嚷嚷要把穆香阿等人杀了的时候,年羹尧对心腹桑成鼎使个眼色,接着九爷就来了,俩人一唱一和,九爷降低身份给年羹尧下跪为穆香阿等人求情,这下他们傻眼了,连九爷对年羹尧都要退让三分,何况他们呢。所以他们领略了年羹尧的雷霆手段之后,一下子变乖了。而九爷配合年羹尧演了这一出戏,也成功躲过了监视。

后来,穆香阿等人给雍正密折里,尽是吹捧年羹尧如何的好。可是,雍正又拿出另一份密折,两个密折截然相反,而且署名还是年羹尧的心腹伊兴阿。

伊兴阿身份尊贵,是当今皇帝的叔辈,他的任务除了在军中联络和培养重要将领之外,还要监视年羹尧的一举一动。

也就是说,年羹尧所谓的心腹伊兴阿,是雍正布下的暗探,只是年羹尧毫无察觉罢了。

年羹尧没有反叛的底气

在雍正派去的十名侍卫被年羹尧的雷霆手段收买后,雍正又物色了倔脾气的孙嘉诚,才委派孙嘉诚前往西北的补充。后来年羹尧杀了孙嘉诚后,雍正再也忍无可忍了。

雍正直接派贴身侍卫图里琛带着谕旨前去缉拿年羹尧。来了个釜底抽薪,让年羹尧措手不及,而且岳钟琪有伊兴阿地里应外合,岳钟琪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西北军权,迅速架空年羹尧权力。

这时年羹尧还在与蒙古王公喝酒作乐,接受蒙古王公送来的美女,俨然一副天横贵胄的派头,而不知岳钟琪早就端了他的老巢,夺下了大将军中帐,将他的心腹全部撤走,然后来个瓮中捉鳖,年羹尧哪有时间筹备造反,即便年羹尧有时间,他也没有这个底气。

首先年羹尧为人处世的能力不算有多智慧,只是一味的狂妄,动不动就要砍掉侍卫手臂,派去的探子探不到叛军下落动不动就杀人全家,谁还敢再为这种人卖命啊。

其次年羹尧的治下之术,并不高明,心服口服者必然不多,多半是以威势压人,没有一点恩威并存之心。大多依附他的人只是看重他的权势,并不是真心臣服他这个人。

再次年羹尧带兵多年,他很清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是雍正在把持,二十万大军吃饭问题要靠朝廷解决,你如果有反心,断绝西北粮草,还没反叛,就饿倒了。老十四胤禵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年羹尧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单从这一点上就已经让年羹尧不敢造反了。

从次年羹尧所谓的势力看似强大不可战胜,不可一世,其实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绝对忠心,也绝对不会为了他而反叛朝廷。

然后伊兴阿提前撤换年羹尧的三个亲信,岳钟琪和图里琛带去的金牌和谕旨,让年羹尧没有反叛的理由。雍正在谕上骂道:鬼神夺走了你的魂魄,朕本是一片佛心,想你天良,从此敛去锋芒,精忠事主而已。

更让人不得其解的是,在岳钟琪取代曾经上司年羹尧大将军一事上,俨然一副未卜先知的样子,似乎他取代年羹尧势力是必然的。

结语

雍正对他这个不安分的奴才年羹尧早有防范,雍正一系列布防,此时的年羹尧早已成为了没有牙的老虎,雍正一直善心相告,但依然没收敛之意,自以为在西北自己一手遮天,岂不知,雍正想要收拾他,只需几个侍卫就可以搞定!而当他看到图里琛和岳钟琪等人时,秒怂,毫无反抗之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狄仁杰被称作“唐室砥柱”,所推荐的人才为再造唐朝立下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很聪明,这种聪明不仅体现在他处理国事上,更体现在他为人处世上。宦海沉浮数十年,在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为官,却能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已是极为难得,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兢兢业业,不畏权势狄仁杰对待工作绝对算得上兢兢业业,唐高宗凤仪元年(676年)升任

  • 雍正给乾隆夹了一块肉,乾隆的表现,让雍正下决心立他为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帝王选择继承人时一般都会遵循“立嫡立长”的规矩,但是在清朝却鲜有皇帝选立嫡长为嗣。康熙帝本来是选了嫡子胤礽当继承人,但最终两废太子,在经历九龙夺嫡之后选了非嫡非长的老四胤禛做继承人。而继承皇位的雍正帝胤禛在选择继承人时同样没有遵循“立嫡立长”原则,选择了与自己同样行四的儿子乾隆弘历。虽说雍正

  • 狄仁杰未被唐高宗重视,武则天执政时其才逐步位居显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应该说狄仁杰算是一个意外,他晚年深得武则天信任,先后两次拜相,第一次时长四个月,第二次是三年,最后在宰相任上走完了他的一生,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去世深感痛惜,这算得上是生荣死哀。实际上,狄仁杰虽不像他推荐的张柬之宰相那样大器晚成,但真正受到器重的时候也不算小了。他以科举明经考试入仕,但早年官运很一般,

  • 雍正帝和乾隆帝父子,哪个对清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一个比较独特的朝代,从割据政权到全国性政权,是历经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三代皇帝。到了康熙帝时期,虽说是守成之君,但是大的动乱也不少,诸如平三藩之乱,还有三征噶尔丹,所以雍正帝说道父亲康熙帝是:“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虽有抬高父亲康熙的意思,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可以说清

  • 朱元璋墓有何玄机,为何六百年来无人敢盗?就连康熙乾隆都要跪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明孝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那时朱元璋刚上位还不是很久,就开始考虑修建自己陵墓的事。于是在1374年的一天,朱元璋带着刘伯温、汤和、徐达一行人外出给王陵选址。当走到独龙阜玩珠峰时,几人竟同时看上了这个地方,朱元璋看到手下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很是高兴,当即就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定在这

  • 狄仁杰懂得自保故可在武周时期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即便狄仁杰得到了武则天的信任,他在官场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有一次,狄仁杰还差点被折磨致死。武则天在登基前后的十四年里,实行的是酷吏政治,那个时候流行告密,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到了酷吏手里都能脱层皮,甚至就被折磨死了。因为得到了武则天的默许,这些酷吏可以说是毫无人心,他们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反对

  • 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弘历为何拼命掩盖死因?死因有点说不出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雍正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康乾盛世的辉煌,与他的勤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为了治理好国家,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不是在处理国家大事,就是在处理国家大事的路上。所以,很多人说,雍正是累死的,这个说法的确有很多事实支撑,然而实际上真的如此吗?雍正五十八岁突然驾崩后,弘历拼命掩盖其死因,这又是为什么呢

  • 狄仁杰幼年随父任职的经历使其少年老成,虽在武周任职却忠于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狄知逊最先是在太子李承乾的东宫为属官,之后调往郑州,任司兵参军,兼郑王府兵曹参军(郑王李元懿,是唐高祖的儿子)。接下来还历任梁州(陕西汉中)都督府录事参军、越州剡县(浙江嵊县)令、华州郑县(陕西华县)令、夔州(重庆奉节)都督府长史等官职。而每到一处为官,狄知逊都会把年幼的狄仁杰带在身边,时时教导,让

  • 乾隆赏赐两武将,一个要官,一个要女人,二者的结局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宝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寿贞珉,楼正四面开屏障,神聚千秋作主宾。” 这是乾隆为阅古楼所题的一首诗,阅古楼建于乾隆十二年,乾隆还将三件绝世书法手迹珍藏于此。乾隆不仅对于古迹作品十分看重,而且在政绩上也有不小的成就,他是我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说起乾隆帝的杰出政绩,就不得不提到平定大小金川

  • 对哥舒翰的怀疑和速胜立威的政治需要使唐玄宗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当时唐军主力都分布在十大边镇,中央只有数万禁军,在叛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李隆基一边就地募兵,一边征召朔方、河西、陇右等镇将士进京勤王(限定20天内抵达长安)。至于将领的问题,说来也巧,时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好入朝。这位仁兄可是个威震西北战线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