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建成如果上皇帝,也能开创出贞观之治吗?

李建成如果上皇帝,也能开创出贞观之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06 更新时间:2023/12/18 10:50:19

大唐首位太子李建成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帝制时期,他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李渊器重他栽培他,他也不负众望,帮助李渊太原起兵,建立牢固的东宫班子。可以说,在皇位继承上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但这位天生的赢家,最后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唐太宗皇帝继位后,出于政治需要和个人情绪,更是将其一贬再贬。仿佛他是一个坐享其成,嫉贤妒能,成天乐衷于拉拢李元吉对付当时还是秦王的太宗皇帝的纨绔子弟。

但部分史料证明,李建成并非如此,他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太原起兵开始,他便有功,他能担起李渊给他的重担,只是他还有一个比他更加耀眼的弟弟。

那么,占据优势又有才能的李建成,是如何把好牌打烂,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呢?

首先,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李建成。

李建成,唐高祖李渊嫡长子,其母窦惠是北周神武郡公窦毅之女。而李渊,出生于北周关陇贵族集团,世袭唐国公。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还是李渊的姨妈。

古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因而李建成作为二人的嫡长子,即使无所作为,也能混到个“唐国公”的爵位,在朝中分到一杯羹。

李建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父亲的期望中,成长为一个值得父亲信赖和依靠的有用之才。隋大业十三年(617),当李渊奉命前去太原担任留守时,李建成并没有跟随父亲搬迁。因为李渊留给了他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去河东一带招揽人才。

此时的李建成尚未过而立之年,还是个古人眼里的彻头彻尾的黄毛小子。然而即便如此,李渊还是把招揽人才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在古代,人才有多重要,我们从曹操一而再再而三颁布的“求贤令”里就可以感受到。

除此之外,李渊的这一举动,还在为李建成铺路。毕竟李建成招纳的人才,服务的第一对象便是李建成自己。

李渊心底的反叛计划,要是失败了,李建成便能依靠手下的能人志士获得更大的求生机会。而要是成功了,那李建成作为嫡长子,自然是李渊的接班人。李建成要是能有自己的人才集团,自然更有利于他接手天下。

李渊此举看似只是简单地让李建成留在河东,实际上表现出来他对李建成能力的信赖和对李建成的期望。而从李建成一路招揽的贤士能人来看,他也确实有之后继位并巩固地位的能力。

大业十三年(617)七月,李渊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为由,正式起兵反隋。

其实早在同年二月,在李渊收手下刘武周造反称帝以后,李渊就可以起兵了,然而他一直在等李建成带着招纳来的人才加入自己的队伍。

等到李建成到达太原以后,李渊就急迫地找起兵理由,最终出兵。

李家大军跨过黄河,攻向长安的时候,受到了河西将领的抵抗 。

李建成和李世民一起,成了李家军的先遣部队。当时,李建成手下的李家军,并不是以往的正规军队。士兵不懂行兵打仗,更毫无军队意识。

为此,李建成以身作则,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引导大军走向正轨。而李建成的美名也渐渐传开,在他行至西河城时,城内军民自发开门迎接。

在李家军进入长安,李渊扶持起新皇杨侑后,李渊被封为唐王,而李建成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唐王世子。但他却获得开府自设僚属的特权。

可见,李渊早已开始培养李建成的为政能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政治家。

在李渊称帝后,李建成这个新上任的太子,更是实际上行使着皇帝一般的权力。

《旧唐书·建成传》记载,“高祖忧其不娴政书,每令习时事,自非军国大务,悉委决之”,足见当时李渊对这个长子的器重和满意。

李建成早年在河东笼络的人才,以及之后不断归附于他的人才,都为他提供了不少支持。唐朝名相魏征、王珪都曾是太子府的重要幕僚,而薛万彻、马三宝、冯立等也是追随李建成的名将。

由此,可以知道,李建成之所以能当太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李渊的嫡长子,更因为他的才能。不可否认,他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身份尊贵、父亲信任、群臣支持的太子,却给自己留下了最大的隐患,那便是野心勃勃的亲弟弟——秦王李世民。

司马光将李建成比做是随父意而主动避让的泰伯,言辞中有种李建成主动退位让贤的意味。这种说法大约是有意抹黑秦王。建成太子和秦王在争夺战中互相攻击,到李渊不得不出面调停的地步,建成太子哪里有主动让贤的意思。

李建成与皇位错过,主要还是因为李建成性格问题,不听谏言。

李建成为了更好地对付弟弟,花重金拉拢李渊枕边的人,李渊宠妃张婕妤就是其中一员。秦王预谋发动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设埋伏,他跑去向李渊告状,说太子淫乱后宫。

李渊大惊,召太子前来问话。张婕妤听说秦王预谋诛杀太子,便跑去告诉太子建成,劝他不要进宫,李元吉也劝他不要进宫。此时应该控制太子府的军队,把守府邸,看事态发展。而李建成不听,非要进宫,李元吉无奈只好跟着,最终在玄武门被打了一个出其不意。

那么,倘若李建成听劝,秦王有能力扳倒太子吗?

秦王在玄武门之变时曾找人占卜预测吉凶,但被属下打断。因为无论吉凶都必须出击,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一场趁太子建成防备薄弱时发动的偷袭。

太子建成并没有预料到,秦王府精锐全部带出,王府无重兵把守,以至于当有人在玄武门喊出攻打秦王府时秦王诸将大惊失色。只是李建成,李元吉已死,军心涣散,没能打成。

从此时不难看出,当时秦王的势力不足以和太子抗衡。否则,能开创盛世的千古一帝,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怎么会没有信心赢?又怎么会不在府邸安排保卫呢?

李建成的失败,正是因为他不听劝导,一意孤行,明明得到警告却置若罔闻。李建成的牌是好牌,他是李渊的嫡长子,名正言顺成为太子,又有李渊帮助培养势力,但在与秦王交锋时还是打烂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隋朝之前皇帝称“帝”,之后的皇帝却称“祖”和“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是所说的“帝”与“宗”其实就是一个谥号与庙号的区别。称“帝”是按照谥号来的,比如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等等,其中景、武、文这些都是谥号。所谓谥号,乃是人死后,由别人对于其一生功过做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起到的是一个盖棺定论的作用。所以不同的谥号,代表着不同意义,有好坏褒贬之分。前面所说的景、武、文

  • 慈禧早上3点就起床8点上朝,中间这5个小时她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大家对于慈禧太后想必都不陌生,垂帘听政是她,一顿饭吃108个菜是她,卖国求荣也是她,作为晚清时期政权的把持者,在国家生死存亡之刻,不但不变革制度,励精图治,反而祸国殃民,也因此被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而慈禧身为当时的统治者,也贵为慈禧太后,自然有着其奢迷的生活,作为曾经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身居

  •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威 皮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拥有过大的权力之后便会变得利欲熏心,从而失去自己的初心。确实,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的。就从清末期说起,当时慈禧仗着自己的权利,每日只顾着享乐,却从不管国家大事,最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对她的印象绝大部分都

  •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们从不碰一样“嗜好”,别的皇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是非功过自有百姓言”。在清朝,老百姓们对于每个皇帝的丰功伟绩都会私下议论。有的皇帝昏庸无道,有的皇帝贤明开阔,有的皇帝甘愿做傀儡,唯有对康熙和乾隆在位时歌功颂德,称为“康乾盛世”。而康熙和乾隆也是清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俩做

  • 刘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为何纂位后,没有善待东晋皇室司马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之前,中原王朝纂位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善待前朝皇帝和皇族,比如曹丕之于汉献帝、司马氏善待刘禅、曹奂和孙皓莫不如此,即使是王莽纂汉也没有杀害孺子婴,那么刘裕和司马氏有什么仇什么怨,开了一个这样不好的头,为何纂位后没有善待东晋皇室司马一族?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刘裕生于公元363年,死于公元422年

  • 司马懿死后留下的祸患,困扰后代两朝400余年,直到唐朝才被解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大家都知道,唯一可以与诸葛亮抗衡的人物。但是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人,因为一时疏忽,为后世的子孙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这个隐患就是后来不断骚扰中原的高句丽。因为司马懿的疏忽,以及为了争夺中原的政权,给了这个民族生存的空间以及时间,导致其后来成为中原的一个巨大外敌。单从政治才能来说,司马懿是很优秀的

  • 帝王驭臣之术花样多,朱棣挑拨离间除解缙,雍正造互相监视的巨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挑拨是非除解缙 明成祖朱棣就是一个时常在朝臣之间挑起纠纷的皇帝。他统治时期,有一个叫解缙的名臣。一天,他碰到解缙,要求他对满朝文武逐个评价一番。解缙原不想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但见朱棣满脸正经的样子,又不敢推托,于是只好如实相告。谁知几天之后,朱棣竟将解缙关于对大臣们的评品,全部告诉了大家。于是

  • 揭秘狄仁杰桃李满天下的原因,他死后武则天悲痛大喊:朝堂空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不是就是你对他最初的了解呢?相信很多人知道他都是通过以前电视剧的推广,但是电视剧毕竟只是一个艺术作品,它会对他本身但某些特性进行放大或者说是缩小,可以说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他这个形象其实并不是全面的。就拿“桃李满天下”这个词来说,我相信有80%的人,是不知道这个词本就是形容狄仁杰的,甚至大部分人都认

  • 武则天梦到下棋,却怎么也下不赢,狄仁杰解梦:你也该赦免太子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年过六旬。因此她一直在犹豫,到底是传位于自己的侄子武三思,还是把皇位还给已经贬为庐陵王的李显。为了阻止武则天收回成命,狄仁杰可谓是煞费苦心,磨破了嘴皮,一开始,狄仁杰走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路子。张易之凭美貌得幸于武则天,朝臣们对他既不屑,又厌恶。张易之明白,只要武则天一死,自己人头

  • 再寻旧巷悲回辙| 《国家重器:张之洞》上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他创办了多所学堂,其中三江师范学堂是如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校前身。一直以来,对张之洞的评价都褒贬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对张之洞的一生进行回顾在当下依然有其现实意义。晚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