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隋朝之前皇帝称“帝”,之后的皇帝却称“祖”和“宗”?

为什么隋朝之前皇帝称“帝”,之后的皇帝却称“祖”和“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91 更新时间:2024/2/6 18:58:44

这里是所说的“帝”与“宗”其实就是一个谥号与庙号的区别。

称“帝”是按照谥号来的,比如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等等,其中景、武、文这些都是谥号。

所谓谥号,乃是人死后,由别人对于其一生功过做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起到的是一个盖棺定论的作用。所以不同的谥号,代表着不同意义,有好坏褒贬之分。

前面所说的景、武、文这些这些都是褒谥,也称上谥;比如文代表道德博厚,勤学好问;武则代表开疆拓土,平定祸乱等等。

而像什么厉、炀、幽这些都是下谥,这个从其匹配的帝王就能看得出来,周厉王、周幽王隋炀帝等等。

关于此有着专门的谥法规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一查!

而以谥号称呼帝王,在历史学界比较常见,因为自西周时期,基本上每位帝王都有谥号,只有秦朝时例外。当时秦始皇认为这样会造成“子议父、臣议君”的混乱,故将其废掉,直到汉朝才重新用。

而且谥号比较简单,往往都是单字,便于记录和称呼!

但是到了唐代,谥号逐渐变了味道!安歇评谥号的大臣帝王们为了表达对先皇的尊敬,一般都不在用下谥,全都是上谥。

而且历代帝王为了表示尊敬还会对其会加“谥”,所有的好字眼儿就往上堆。到了明朝,皇帝的谥号已经固定在了十七字,比如天启皇帝就是“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清朝更加丧心病狂,一个比一个多,康熙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乾隆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这不仅起不到盖棺定论的作用,而且书写和称呼都非常费劲儿。

于是大家开始改用庙号称呼!

这个庙号就是古代帝王在太庙排位上的称呼!

这个庙号原本是挺严格的,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需要帝王有大功德,这样才值得供奉嘛!

像西汉一朝,有庙号的就仅四位(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

但是到了唐代,庙号已经泛滥,每位皇帝都有庙号。

所以本着怎么简单怎么来的原则,庙号便成为了后世称呼皇帝的常用。

其和谥号一样,也有着盖棺定论的作用,一般来讲,庙号就是某某祖、某某宗,而其评价标准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指开创之功;德,指守成之德。

所以我们看到一般开国之君,都是称“祖“;比如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一般开国之君都是太祖,之所以称高祖乃是其追封了其父辈为太祖)

后面的皇帝则大都是称宗!(朱棣之所以称祖,那是嘉靖给改的,其原本是明太宗;康熙的圣祖那是雍正认为其功德太大强行加的)

同时也有好坏之分。

比如仁宗、孝宗、睿宗这些表示贤能;宪宗、宣宗、景宗这些则代表有功有过,穆宗、光宗即在位时间短,死得早。

不过到了明清时期,这个庙号也逐渐被淘汰了!

因为当时皇帝的年号基本单一化,即一个皇帝就一个年号。这个比庙号更加容易区分辨别。所以我们在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时大都以年号相称。

比如嘉靖、崇祯、康熙、乾隆。

当然,官方上还是要以庙号相称的,比如万历是明神宗皇帝,康熙是清圣祖皇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早上3点就起床8点上朝,中间这5个小时她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 大家对于慈禧太后想必都不陌生,垂帘听政是她,一顿饭吃108个菜是她,卖国求荣也是她,作为晚清时期政权的把持者,在国家生死存亡之刻,不但不变革制度,励精图治,反而祸国殃民,也因此被世人所唾弃,遗臭万年。而慈禧身为当时的统治者,也贵为慈禧太后,自然有着其奢迷的生活,作为曾经封建王朝的统治者,身居

  • 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却被编入小学教材,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威 皮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拥有过大的权力之后便会变得利欲熏心,从而失去自己的初心。确实,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统治者大部分都是这个样子的。就从清末期说起,当时慈禧仗着自己的权利,每日只顾着享乐,却从不管国家大事,最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对她的印象绝大部分都

  •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们从不碰一样“嗜好”,别的皇帝却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千古帝王,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是非功过自有百姓言”。在清朝,老百姓们对于每个皇帝的丰功伟绩都会私下议论。有的皇帝昏庸无道,有的皇帝贤明开阔,有的皇帝甘愿做傀儡,唯有对康熙和乾隆在位时歌功颂德,称为“康乾盛世”。而康熙和乾隆也是清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的皇帝,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俩做

  • 刘裕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为何纂位后,没有善待东晋皇室司马一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刘裕之前,中原王朝纂位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善待前朝皇帝和皇族,比如曹丕之于汉献帝、司马氏善待刘禅、曹奂和孙皓莫不如此,即使是王莽纂汉也没有杀害孺子婴,那么刘裕和司马氏有什么仇什么怨,开了一个这样不好的头,为何纂位后没有善待东晋皇室司马一族?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刘裕生于公元363年,死于公元422年

  • 司马懿死后留下的祸患,困扰后代两朝400余年,直到唐朝才被解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懿大家都知道,唯一可以与诸葛亮抗衡的人物。但是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人,因为一时疏忽,为后世的子孙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这个隐患就是后来不断骚扰中原的高句丽。因为司马懿的疏忽,以及为了争夺中原的政权,给了这个民族生存的空间以及时间,导致其后来成为中原的一个巨大外敌。单从政治才能来说,司马懿是很优秀的

  • 帝王驭臣之术花样多,朱棣挑拨离间除解缙,雍正造互相监视的巨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明成祖挑拨是非除解缙 明成祖朱棣就是一个时常在朝臣之间挑起纠纷的皇帝。他统治时期,有一个叫解缙的名臣。一天,他碰到解缙,要求他对满朝文武逐个评价一番。解缙原不想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但见朱棣满脸正经的样子,又不敢推托,于是只好如实相告。谁知几天之后,朱棣竟将解缙关于对大臣们的评品,全部告诉了大家。于是

  • 揭秘狄仁杰桃李满天下的原因,他死后武则天悲痛大喊:朝堂空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不是就是你对他最初的了解呢?相信很多人知道他都是通过以前电视剧的推广,但是电视剧毕竟只是一个艺术作品,它会对他本身但某些特性进行放大或者说是缩小,可以说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他这个形象其实并不是全面的。就拿“桃李满天下”这个词来说,我相信有80%的人,是不知道这个词本就是形容狄仁杰的,甚至大部分人都认

  • 武则天梦到下棋,却怎么也下不赢,狄仁杰解梦:你也该赦免太子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称帝时,已经年过六旬。因此她一直在犹豫,到底是传位于自己的侄子武三思,还是把皇位还给已经贬为庐陵王的李显。为了阻止武则天收回成命,狄仁杰可谓是煞费苦心,磨破了嘴皮,一开始,狄仁杰走了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路子。张易之凭美貌得幸于武则天,朝臣们对他既不屑,又厌恶。张易之明白,只要武则天一死,自己人头

  • 再寻旧巷悲回辙| 《国家重器:张之洞》上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他创办了多所学堂,其中三江师范学堂是如今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等校前身。一直以来,对张之洞的评价都褒贬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对张之洞的一生进行回顾在当下依然有其现实意义。晚清人物

  • 药王——铸铜孙思邈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 。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