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以前的历史纠结,尊崇曹操还是尊崇刘备?

宋代以前的历史纠结,尊崇曹操还是尊崇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3/12/18 20:22:22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在这一时期,还没有产生尊刘的说法,更多的都是对于曹操的评价,由此形成尊曹以及贬曹的对立。

曹操

在北方,也就是曹氏政权的范围内,因为这些区域的人们充分经历各种战乱,而之后在曹操的雄才大略下,才得以得到和平。同时,北方在曹操的统领下,兵强马壮,地广粮多,人才济济,更是充分体现出曹操的文治武功。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不管是出自内心,还是屈服于势力,对于曹操都是较为推崇的。

而在南方,蜀汉为了反抗曹氏政权,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反曹。他们一再痛斥曹操为国贼,就连继任者曹丕曹睿等都难逃各种污言秽语,如“继之以篡”、“盗据神器”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政治层面上建立起足够的心理优势。同样作为蜀汉的盟友东吴也是一致贬曹,但是两者也只是各自为战,没能真正建立起稳固的政治联盟利益。

其实在这一时期,虽然各方有着“尊曹”或者“贬曹”的不同声音,但是又可以寻找到隐约的共识,即“尊刘”。这个“刘”不是后来的朝代尊崇刘备这个意思,而是指尊奉刘氏,三者都把“尊刘”引以为自己政权合法性的源头,认为己方才是真正继承自东汉社稷。汉朝统一这片大地数百年之久,兴儒重教,以孝治天下,忠君尊刘思想深入人心,这一点从当时东汉末年董卓袁术之灭亡可以看出一二。哪怕历经数次重大变故,哪怕汉朝已经摇摇欲坠,这一思想仍是当时主流。因此,三方对“正统之名”极其看重。

两晋南北朝时期

“尊曹”和“贬曹”之争随着三国结束,慢慢地转变为“尊曹”。这并不难理解,三国之后是两晋,而司马氏政权来自于曹氏,无论是地理上、实力上、政治上和文化上,司马氏政权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显得更加合法性,就必须承认曹氏的政权,因此,“尊曹”思想这是必然的。

当然并不是说“贬曹”的说法消失了,只是声音比较小,这就好比当今针对某件事情,必然会有多个不同声音,只是在后来会有大部分人统一意见认同其中一个,但是其他观点就没了吗?

曹操和汉献帝

我们看一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作为一个三国纷争的亲历者,在书写这一段历史之时,虽然并没有明确表达“尊曹”或是“贬曹”,甚至安排给魏蜀吴各自成书,以此表达自己对这段历史的尊重,但是从字里行间中其实是有“尊曹”的意思的。当然如果不是这样描述,估计也没办法真正流传下来。

除此之外,因为曹操父子流传下来的众多诗篇,以及他们的文治武功更是得到西晋众人的普遍认可和赞叹。除了西晋政权内的人们普遍都是“尊曹”外,那些后来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更是尊奉曹氏,尤其是后来的拓跋氏,更是建立北魏政权。

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并建立政权,原本的司马氏政权逃离至南方,为了对抗北方的政权,不出意外地就开始“尊刘”。因此,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南北对峙,北方“尊曹”,而南方“尊刘”,这也是一个政治上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刘备

再者,南北朝时期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政权的“禅让”,借由过去汉禅让给魏,魏禅让给晋的故事,来表达出自己的政权的合法性。但是事实上,篡位就是篡位,再者粉饰都没有办法掩盖这一事实真相。由此导致杀戮频繁,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政治板荡。社会风气被严重践踏,生产秩序遭到破坏,政权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那后人需要为这一切找一个负责人,是谁将这种禅让政治带入进来,是曹氏!曹氏开始这种虚假的政治。那么与其相反的,谁又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是刘氏。因此,“尊刘贬曹”思想慢慢蔓延开来。其中《汉晋春秋》更是后世尊刘贬曹思想张本。

隋唐时期

随着大一统的再次到来,两者思想的对立慢慢又变为“尊曹”,或者是唐朝人的主流思想是“尊曹”。唐人酷爱修史论史,对于之前流传下来的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有《三国志》、《汉晋春秋》、《世说新语》等等。唐人推崇陈寿所作的《三国志》,认为这部著作具有很高的真实性,估计是因为当时陈寿所写《三国志》的时代距离三国时期比较接近,记载更接近史实。当然也与当时统治者有关,唐太宗就是极为推崇曹操,他高度赞叹曹操的文治武功,虽然对其也有指责批评,但是总的评价较为全面,不像南北朝时期非黑即白。

唐代诗人

而后来的唐朝诗人李白等人更是反对南朝时期的靡弱文风,弘扬建安文学,陈子昂更是标举“汉魏风骨”。从流传下来的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人至少这些诗人极度推崇建安风骨,因此“尊曹”在文化上也占据主流。

不过唐朝人的“尊曹”也与过去不同,因为不在纠结于政治的合法性,人们在“尊曹”的同时,对蜀汉同样多有褒赞之词,尤其是诸葛亮,更是让唐人立志成为如同他一般的人物。

两宋时期

进入宋朝后,主流思想再次遭到巨大改变。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曹魏纪年可以推断北宋应该是“尊曹”,但是司马光本人描述说自己用曹魏纪年只是为了尊重历史,并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尊曹”,而事实上《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多次借由其中人物痛骂曹操。

司马光

除了司马光,文学巨匠欧阳修、苏轼等人更是对曹魏有批评指责之语。《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更是难掩其对兵败赤壁的曹操嘲笑和奚落之意。

这一段话是描述北宋民间已经广泛流传三国故事,很明显可以看出北宋主流思想就是“尊刘贬曹”。

随着丢失中原,偏安江南,南宋人重新获得了与东晋人一样的历史视角,更是大力推动“尊刘贬曹”思想。朱熹是这一思想的激进推手。他不满司马光的拖泥带水,在《通鉴纲目》中毅然抛弃曹魏纪年,改奉蜀汉之正朔,以之纪诸国历史,从而贬斥曹魏于无地。随着朱熹权威的确立,“贬曹”更是达到顶峰。

朱熹

在南宋不仅仅只是“尊刘贬曹”,过去完全没有声音的东吴人物,随着南宋偏安江南也渐渐发声,“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应该就是南宋人对当年的东吴政权惺惺相惜之情吧。

总结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对曹刘评价的变化,刚开始是具有朝政需求的,到后来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这一段历史的评价完全是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现实需要所产生的的。当然对历史的评价,我们不能缺乏对其客观性,我们可以认同其中的思想,但是要去认识历史就需要自己客观地去看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法正知道:刘备希望关羽在荆州大获全胜,还是险胜、惨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和诸葛亮当然都不希望关羽丢掉荆州,因为丢了这个重要的战略支撑点,“隆中对”就成了一席空话,“兴复汉室成就霸业”也会化为泡影。正史中的张飞虽然没有跟刘备关羽结拜,但是他们三人“恩若父子、兄弟”却是不正当 事实,关羽“兄事”关羽,个人感情也没的说。除了这三个人,要么是被关羽欺压,要么是事不关己,他们

  • “六合一统,睥睨八荒”领略《秦始皇》的独特玩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跌宕起伏 优秀的剧情情节】《秦始皇》中,优秀的剧情让玩家观看到“自己”的跌宕人生,从一名兵法如神、运筹帷幄、百战百胜、身怀重任的将领,变成了记忆全无,武功尽失的“废物”。在“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下,重拾自己的修炼,再次成为受世人所瞩目的一代英雄。剧情的丰富、跌宕让人应接不暇。【变换无穷 丰富的职业

  • 三国正史中,诸葛亮6次落泪,分别都是为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诸葛亮有哪些事迹,三国中的诸葛亮怎么死的,正史三国诸葛亮干过的事

    一、白帝城托孤《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天下,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

  • 洛阳安置房项目用地发现东汉高等级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记者日前从河南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瀍河区帽郭村安置房一期建设项目用地发现东汉时期黄肠石墓,规模较大、等级较高,为洛阳地区近几年所罕见。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李科伟介绍,此次共清理古墓葬10座,其中汉墓5座、晋墓1座、唐墓4座,共出土随葬品56件(套),包括陶罐、陶盆、陶塔式罐、陶俑、瓷碗

  • 生擒吕布后,曹操为何先将吕布缢杀再枭首,主要是解刘备心头之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杀曹操的一个典故,吕布枭首,曹操为何不直接把吕布斩首

    而吕布在被生擒之后,曹操为何要先将他缢死,再将其枭首呢?如此婆妈行事,绝对不像曹操所为,其实曹操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解刘备当时的心头之恨! 吕布临死之前到底说了什么?吕布又是如何走上断头路的? 公元195年,由于斩杀了义父董卓,吕布不得不跟李傕郭汜交战。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兵少将寡,最终不敌。于

  • 如果诸葛亮没死在五丈原,你怎么续写诸葛亮的故事?看chat如何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chatgpt:如果诸葛亮没有死在五丈原,三国演义的故事就会有不同的转折。以下是诸葛亮的故事可能被更新的一些可能方式: 诸葛亮继续征战:诸葛亮还活着,他可以继续代表蜀国征战。他本可以取得更多对其他国家的胜利,并为蜀人带来更大的繁荣。 诸葛亮成为蜀国事实上的统治者:蜀国皇帝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本可

  • 八路军中的“活吕布”:身高1.92米,单挑27个鬼子,晚年大笑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八路军十大名将排行榜,八路军吕布真实身高,抗日战争八路军十大名将

    但是在抗战时期,依然涌现了许多有勇有谋的爱国志士,其中特别出色的一位战士,他的事迹甚至被多次改编进入荧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当然,这其中也不缺乏一些想象和夸张的成分。所以今天就让我们客观的走进这位被称作“军中吕布”的抗日猛将——吕俊生身边吧。军中吕布吕俊生于1907年出生在河北邢台县,作为一个贫苦家

  • 三国有两场“新城之战”:失败一方都和诸葛亮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南阳之战简介,东兴新城之战,觉醒之战有诸葛亮吗

    一、新城之战(司马懿平孟达之战)公元220年,因为遭到了刘封的欺凌,加上担心被刘备追究不救关羽的责任,孟达选择投降了曹魏。对于孟达这位降将,曹丕选择了重用,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而且,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以其为新城太守,这是给予充分的信任了。曹丕在位期间,孟达且与

  • 神医扁鹊为何会被移除课本?学者:你看他病人年龄是多大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医者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都一视同仁。从我国古代人对几大名医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深受百姓爱戴的。[var1] 我国古代四大名医华佗、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的故事流传至今,我们也接受着他们的精神洗礼。而四人中的扁鹊却莫名被移出了课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实真相跟他的病人有

  • “罪己”等于知错?看汉朝“罪己诏“界定,罪己诏真是用来悔过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罪己文,罪己之诏只有皇帝能写吗,汉朝的霸气宣言

    罪己诏是帝王向上天承认自身错误的晓谕天下臣民的文书。最早可追溯至禹汤罪己,但正式出现并形成固定格式却是在汉代,汉代罪己诏实际上共有82份,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的朝代。根据汉代罪己诏颁布的原因及内容,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型、异象型、政治失误型、外族入侵型以及混合型。 自然灾害型又可细分为地震、旱灾、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