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方时评丨诸葛亮生于窑洞,谁说了算?

东方时评丨诸葛亮生于窑洞,谁说了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37 更新时间:2024/1/16 15:31:01

从山东临沂到湖北襄阳再到河南南阳,现在又蹦出来一个山西运城,甚至把诸葛亮的出生地具体到一个窑洞。诸葛亮故里争夺俨然进入白热化阶段。

放眼望去,不仅是诸葛亮被争来夺去,从赵云故里、李白故里、朱熹故里到杏花村归属地,从神话人物嫦娥、观音、孙悟空到反面人物西门庆。名人故里甚至神话人物都成为地方争夺、炒作的对象。名人故里争夺战,这方尚未唱罢,那方已经登场。令人应接不暇。如果名人故里争夺只是打打嘴仗倒也罢了,有的地方为了配合名人故里争夺,大笔投资,大兴土木,颇有走火入魔的嫌疑。名人之争脱离了历史文化本位,俨然变成了利益博弈。正如有论者评价诸葛亮故里之争时称“争的是诸葛亮,玩的是概念,夺的是利益”。

针对名人故里争夺白热化的实际,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曾专门发文给名人故里命名、宣传立规矩,实际上给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争夺战划定了界桩。如果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文件被认真落实,名人故里争夺本应适当降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名人故里争夺、炒作依然此起彼伏。

如果说争夺历史人物可以理解的话,炒作神话人物更让人费解。就拿孙悟空来说。不仅好多地方都说他们那里是孙悟空的正宗老家。山西娄烦县还斥巨资建设占地面积7000亩的“花果山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还原《西游记》的人物场景。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孙悟空这个正义与智慧的化身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孙悟空是一个被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广泛认同的典型形象。《西游记》本身是一部神话小说,孙悟空的形象是虚构的,故里从何而来?某些地方刻意考证神话的起源地,硬要把小说中的人物、地名与现实一一对应,颇有削足适履之嫌,让人怀疑其动机。正如有学者所言:“以常识的眼光来看,去追问一个小说形象而且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籍贯,倘若这也是学术,那也充其量是走火入魔的学术。”

那么多地方争夺名人故里,看似学术之争、文化之争,实是利益之争。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期望增加当地的人文魅力,扩大知名度,以便开发旅游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不仅是争夺民众喜闻乐见的名人,就连“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西门庆,也华丽转身成为某些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市,三地纷纷举起“西门庆故里”招牌,炒作虚构的反面人物把名人故里炒作推到了极致。

名人故里变味炒作,丧失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亵渎了传统文化内涵,有违文学艺术创作灵感,此风不可助长。某些地方并未征求民众意见,仅凭专家一纸子虚乌有的“论证”与领导的个人喜好,就大把烧钱大肆圈地大兴土木,仓促上马名人故里工程,更是劳民伤财,挤占民生投入之举。此风必须坚决刹住。

文化部和文物局发文叫停名人故里争夺战,传递出一种文化导向。但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人故里争夺方兴未艾,不少地方还指望借助名人光环创造经济效益。比如,湖南新晃县就曾对外宣布,将斥资50亿元重建夜郎古国。争夺名人故里固然容易遭受舆论炮轰,还与文化部、文物局规定撞车,但是如果没有配套的问责机制与处罚规则跟进,如果没有明确有力的监管主体,仅凭文化部和文物局发文件,某些地方难免“以文件落实文件”。名人故里争夺很难就此休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有名的禁书《商君书》第一章:商鞅怎么看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君驭人五术,历史书如何评价商鞅,商君书主要是商鞅变法吗

    秦孝公说:"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不能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变法务必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用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公孙鞅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

  • 三国志11献帝捅刀:既然曹操被杀得虎落平阳,就让他也做一回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志11十大谋士,三国志11汉献帝驾崩,三国志11曹操能劝降哪些势力

    如此这般变化,令整个天下的局势变得相当有意思。曹操被打成了小微企,洛阳在献帝的领衔下坐拥中州腹地。尽管曹贼颓了,然而整个华夏大地依旧是军阀横行,献帝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打倒曹操,而是亲手匡扶刘氏江山。那么以洛阳为起始地的献帝要怎么做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就是本期要演示的内容了。倒霉的曹老板开局就丢失了整片

  • 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然晋国的失败一方面是赵穿的自大,盲目,另外就是当时逃亡秦国的士会对于晋国的内部了解的太清楚了,所以他知道晋国的优点和弱点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的给秦国人出了主意,才导致晋国的败局。当然在春秋时代,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属于城邦制的社会,实际上各个国家的君主之间也都是亲属关系

  • 曹冲因少年“称象”成名,世人皆夸他聪慧,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冲一生简介,司马懿评论曹冲,司马懿评价曹冲不是聪明的公子

    天资过人、仁爱有谋的曹冲曾数度被父亲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儿称许夸赞,而且因为曹操为培养曹冲倾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和财力,故很多人认为曹操其实很早就将曹冲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了。可是别忘了“王权面前既无父子之情,亦无兄弟之谊”,曹操的“偏爱之举”无疑对曹冲的成长和得势带来了负面效应。曹冲年少成名后却于13岁的青葱

  • 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在邯郸保卫战,大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赵国长平之战的真实原因,长平之战赵国败了多少人

    [var1]上图_ 长平之战遗址 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从长平惨败到邯郸大胜长平惨败后,秦军在做过短期休整后,开始了下一步行动,准备一举攻破赵国国都邯郸,彻底灭亡赵国。于是公元前259年,赵国的首都保卫战打响。然而,长平惨败后的赵军却一改颓势,在魏国、楚国等军队的援助下,成功击败了秦军,不仅歼灭了秦军

  • 周亚夫保卫汉室,是汉景帝的股肱之臣,却因私藏盔甲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景帝抓周亚夫,汉景帝三次启用周亚夫,汉武大帝周亚夫带太子入军营

    汉代虽然也有随葬盔甲的习俗,但是就算是齐王、楚王这些大王爷的墓葬中也只有几件盔甲,汉墓那么多,全中国发掘出来的保存完整的汉代铁甲加起来也不到十件,周亚夫倒好,一下要随葬五百套盔甲,皇帝的墓葬都没这么多铠甲,汉文帝的霸陵都没这么多铠甲貌似,还都是从武库拿出来的制式盔甲,不是古代那种专门用来随葬用的作为

  • 41.《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嬴政大传「童年阴影与少年压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记之秦始皇,史记关于秦始皇的文章,白话详解史记秦始皇本纪

    [var1]秦始皇的出生我们分析完了,结论就是,始皇帝嬴政,实实在在就是嬴氏血脉,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这一节,我们来聊聊秦始皇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把秦始皇的成长环境分为五段。第一段:两岁以前,秦始皇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赵国邯郸。第二段:三岁到八岁,父亲已经回秦国,他和母亲流落在赵国,相依

  • 三国被高估的五大水货名将,一人生擒关羽,一人秒杀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五大水货名将,他们虽然有不错的战绩,比如生擒关羽、秒杀魏延,但本质上来说,他们的战力也就一般般,根本当不起名将之称!你知道这五大水货名将都是谁吗?一、马忠在三国演义中,马忠被众人戏称为神将杀手,因为五虎上将中的两人,都栽在了马忠之手!襄樊之战中,关羽把曹军给痛揍了一番,

  • 贵州人文 | 韩中州:遵义,红色记忆(组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 在寒梅凝血的霜晨,一盏油灯,耀亮雨加雪的中国。在西风凛冽的星夜,一盆炭火,温暖黑夜中的期盼。在马蹄声碎的寒冬,一位伟人,点燃星星之火的燎原神话。拨云见日,遵义,让真理的火炬薪火相传。山重水复,遵义,将革命的种子带出死寂的荒原。柳暗花明,遵义,在历史的拐点起承转合。中国革命,在一月的遵义起死回生。

  • 课程预告 | 学管仲,看如何“招商、稳商、强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管子·霸言》“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齐地临海,农田不多,管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海洋和盐业,成就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霸业”。看春秋五霸,中国招商鼻祖管仲助力齐桓公,提出:居有所归、居有所乐、居有所安、居有所补.....齐国的政策一度引得商人们都高呼,“到齐国去,那里在招商引资”,本期课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