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44 更新时间:2024/2/7 10:02:59

[var1]

当然晋国的失败一方面是赵穿的自大,盲目,另外就是当时逃亡秦国的士会对于晋国的内部了解的太清楚了,所以他知道晋国的优点和弱点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的给秦国人出了主意,才导致晋国的败局。

当然在春秋时代,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属于城邦制的社会,实际上各个国家的君主之间也都是亲属关系,甚至最早的几个诸侯国都是周武王的姬姓兄弟,所以当时的社会跟现在的不同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不同,有点类似于现在一个人生在一个省,很可能在外省工作类似的性质。所以跨省跳槽的人还是挺多的,毕竟那时的一个国家都非常小,知识分子想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有的时候机会也是有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士会跑到秦国,跟现在的叛国其实还是差异比较大的。

[var1]

而晋国失败之后,赵盾就召集了晋国的贵族和大臣们一起商议。对于当时的晋国而言几个大的贵族在经历了士会叛逃,五将乱晋等变化之后,内部之间分裂严重,晋国已经出在了崩溃的边缘。对于执政的赵盾而言,如果下面各个大的家族不支持自己,那么晋国将趋于分裂。因此赵盾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一些大的家族妥协,以重新凝聚人心。

赵盾主持的讨论其实就是各个大家族的一个权力分配的会议。在这样的会议上,各个大家族都扶持支持自己的力量以抗衡反对自己的力量。于是 就有人提议把流亡在外的一些家族也召回来,其中荀林父就提出召回狐突族,狐射姑虽然杀了阳处父,但其家族在晋国深耕多年,也有很多支持他们家族的势力,召回狐射姑,免掉其某乱的罪名,就有利于团结这部分势力。

而赵盾觉得应该召回士会,因为士会本身是丹朱后裔,在晋国影响很大,而士会的祖父士蒍就是晋献公时期的政坛重要力量,而其父亲士缺更是担任司空,其家族在晋国得到多任国君的信任和器重,在朝野中都有自己的势力,而士会本身能力出众,在这次河曲之战中,晋国实际上是败给了士会。所以如果能把士会召回来,那么一方面能防止晋国内部的分裂,二来士会的治国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将有助于晋国的强大。

最后经过商议,大家同意了赵盾的意见,毕竟狐射姑是杀了阳处父而叛逃,属于敌我矛盾了,而士会当时被逼无奈跑到了秦国,他和晋国之间只是内部矛盾而已。所以召回士会是可能的。

为了召回士会,赵盾亲自谋划了一出苦肉计。赵盾安排魏邑的一个官员寿余假装要叛逃秦国而事发,于是赵盾派兵抓了寿余的家眷,寿余就跑到了秦国去避难。

寿余跑到秦国之后,号称自己可以安排魏邑把一部分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康公一听很感兴趣,马上就接见了寿余。寿余趁机踩了士会一脚。士会多聪明的一个人,马上就明白寿余投降是有诈的。

寿余说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魏邑,虽然跑出来了,但可以安排魏邑的人反叛,这样魏邑就归秦国了。秦康公一听喜出望外,马上催着寿余去做工作,尽快把魏邑交到秦国手上。看来自古以来骗子的思路都是一样,你最想要什么,就以这个为诱饵,只要戏做得足够真,很少有人能抵抗住诱惑。

[var1]

于是秦康公亲自带队和寿余一起去魏邑,想要亲自去接收魏邑。到了黄河边上,寿余就跟秦康公说,得派一个人跟他一起去魏邑做一做其它人的工作,这样其他人才能同意把魏邑献出来。但最好这个人以前在晋国有很高的声望,别人一听到这个人的劝说能同意投降秦国。所以这个人最好还是晋国人。

而这么一画条件,符合条件的基本就剩士会一个人了,所以说定向招聘这事,估计都是从这段历史上学的。

当然士会多聪明啊,也积极配合寿余的说法,但不是说自己愿意去,而是说自己不愿意去,担心自己去了晋国性命不保,自己在秦国的家眷也会遭殃。

这时秦康公就属于利欲熏心了,完全已经没有警惕了,就想着怎么能快速把魏邑拿下来,自己成为秦国历史上超越父辈功绩的存在,在那都飘飘然了,听说士会不想去,赶紧得给士会打消顾虑,说你的家属我来给你保证安全,不管如何,都会把家属送回老家去。

有了秦康公这个保证,寿余和士会就登上了船。其实虽然秦康公人在事中迷,但秦国很多大臣其实也明白可能是个套,但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有一个叫绕朝的大夫在给他俩送行的时候,跟寿余说别以为秦国无人,只是君主不听我的而已。

最终士会在众人的欢呼下上了船,离开了秦国,但此一去再也没回头,秦康公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当时指天对地发誓又不好反悔,所以还是履行了诺言,把士会的家属给送回了晋国。而留在秦国的士会的后裔后来改姓刘姓,这就是刘姓的来源。而200多年后,有一个刘姓的小小亭长在乱世中做大了自己,再次统一了华夏,不得不说,这个刘氏的亭长也是继承了士会家族的优秀基因。

[var1]

晋国找回了士会,相当于把士会的族裔以及同情士会的贵族等都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大船上,所以晋国内部才又从新团结起来。赵盾不惜代价要抢回士会,要的其实不是士会,要的是士会在晋国的势力,要的是人心的归附。

而之后士会的家族在晋国的政坛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其儿子士燮孙子士匄,曾孙士鞅都成为晋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政治家也是稳定晋国局势的中坚力量。所以赵盾为了争夺士会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所以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治理国家不是单凭个人的好恶,而是会考虑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力量,把这些力量都吸纳到自己的团队中,这样才能维系政权的稳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政府内部的各个势力的博弈,也是非常正常的,只有经过博弈,得出的结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的。但如果经过博弈之后有个别势力仍然要坚持自己路线的,也就会遇到多数派别的联合绞杀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冲因少年“称象”成名,世人皆夸他聪慧,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冲一生简介,司马懿评论曹冲,司马懿评价曹冲不是聪明的公子

    天资过人、仁爱有谋的曹冲曾数度被父亲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儿称许夸赞,而且因为曹操为培养曹冲倾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和财力,故很多人认为曹操其实很早就将曹冲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了。可是别忘了“王权面前既无父子之情,亦无兄弟之谊”,曹操的“偏爱之举”无疑对曹冲的成长和得势带来了负面效应。曹冲年少成名后却于13岁的青葱

  • 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在邯郸保卫战,大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赵国长平之战的真实原因,长平之战赵国败了多少人

    [var1]上图_ 长平之战遗址 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从长平惨败到邯郸大胜长平惨败后,秦军在做过短期休整后,开始了下一步行动,准备一举攻破赵国国都邯郸,彻底灭亡赵国。于是公元前259年,赵国的首都保卫战打响。然而,长平惨败后的赵军却一改颓势,在魏国、楚国等军队的援助下,成功击败了秦军,不仅歼灭了秦军

  • 周亚夫保卫汉室,是汉景帝的股肱之臣,却因私藏盔甲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景帝抓周亚夫,汉景帝三次启用周亚夫,汉武大帝周亚夫带太子入军营

    汉代虽然也有随葬盔甲的习俗,但是就算是齐王、楚王这些大王爷的墓葬中也只有几件盔甲,汉墓那么多,全中国发掘出来的保存完整的汉代铁甲加起来也不到十件,周亚夫倒好,一下要随葬五百套盔甲,皇帝的墓葬都没这么多铠甲,汉文帝的霸陵都没这么多铠甲貌似,还都是从武库拿出来的制式盔甲,不是古代那种专门用来随葬用的作为

  • 41.《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嬴政大传「童年阴影与少年压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记之秦始皇,史记关于秦始皇的文章,白话详解史记秦始皇本纪

    [var1]秦始皇的出生我们分析完了,结论就是,始皇帝嬴政,实实在在就是嬴氏血脉,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这一节,我们来聊聊秦始皇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把秦始皇的成长环境分为五段。第一段:两岁以前,秦始皇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赵国邯郸。第二段:三岁到八岁,父亲已经回秦国,他和母亲流落在赵国,相依

  • 三国被高估的五大水货名将,一人生擒关羽,一人秒杀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五大水货名将,他们虽然有不错的战绩,比如生擒关羽、秒杀魏延,但本质上来说,他们的战力也就一般般,根本当不起名将之称!你知道这五大水货名将都是谁吗?一、马忠在三国演义中,马忠被众人戏称为神将杀手,因为五虎上将中的两人,都栽在了马忠之手!襄樊之战中,关羽把曹军给痛揍了一番,

  • 贵州人文 | 韩中州:遵义,红色记忆(组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 在寒梅凝血的霜晨,一盏油灯,耀亮雨加雪的中国。在西风凛冽的星夜,一盆炭火,温暖黑夜中的期盼。在马蹄声碎的寒冬,一位伟人,点燃星星之火的燎原神话。拨云见日,遵义,让真理的火炬薪火相传。山重水复,遵义,将革命的种子带出死寂的荒原。柳暗花明,遵义,在历史的拐点起承转合。中国革命,在一月的遵义起死回生。

  • 课程预告 | 学管仲,看如何“招商、稳商、强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管子·霸言》“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齐地临海,农田不多,管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海洋和盐业,成就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霸业”。看春秋五霸,中国招商鼻祖管仲助力齐桓公,提出:居有所归、居有所乐、居有所安、居有所补.....齐国的政策一度引得商人们都高呼,“到齐国去,那里在招商引资”,本期课程由

  • 汉朝对匈奴的第四场反击大战,由霍去病主导指挥的:河西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次河西之战,与战国时的秦国与魏国之间河西之战的地点不同,秦魏之间的河西是指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而这次汉匈之间的河西,则是张骞出使西域所到的那个大月氏的旧地,它主要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与湟水水域,主要包括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因为位于黄河以西,自古以来被称为河西,

  • 汉朝对匈奴的第三场反击战,兵出定襄,虽然军事成果不大但政治影响非常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秋天,匈奴人就报复了代郡,杀害了代郡都尉朱英。公元前123年二月,卫青率领包括李广在内的六位将军,第一次出定襄攻匈奴,只斩杀了几千人而回。在跟随卫青的首次定襄之战中,以票姚校尉身份参战的霍去病,还没有发挥出威力。同年四月,卫青再度率军从定襄出击匈奴。在这次攻击中,右将军苏建和前将军赵信二人合并率

  • 曹操行刺董卓之事源自哪里?真实历史中曹操的目标原来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此之际,当时还是有志青年的曹操向司徒王允借得七星宝刀一口,欲行刺董卓。因为曹操一开始就没有明显反对董卓,并慢慢得到董卓信任,于是有一天,曹操佩刀来到相府,趁董卓倒身面部朝内而卧的时候,抽刀欲刺,却不想董卓从镜中见曹操在背后,并拔刀,董卓紧急回身询问:“孟德,何为?”曹操在慌乱中急中生智,持刀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