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到底有多厉害?人才遍布魏蜀吴三家!

三国时期,诸葛家族到底有多厉害?人才遍布魏蜀吴三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1/16 12:56:37

到了东汉末年,琅琊诸葛氏已经成为当地的大家族了,出了不少人才,其中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人最有名,虽属不同阵营,但都做到了高位。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葛瑾是东吴的大将军;诸葛诞是曹魏的征东大将军。除了这三人外,在三国时期诸葛家族还出了不少人才,遍布魏蜀吴三家,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诸葛瞻

诸葛瞻生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是诸葛亮之子。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年仅8岁的诸葛瞻承袭了武乡侯的爵位,17岁时迎娶公主,拜骑都尉。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为平尚书事,执掌蜀汉朝政。可诸葛瞻终究不是诸葛亮,不能挽江山于水火,仅仅两年后蜀汉就灭亡了,诸葛瞻在与邓艾的决战中战死。

二、诸葛尚

诸葛尚生于蜀汉延熙七年(244年),是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根据史料记载,诸葛尚博览兵书且精通武艺,在炎兴元年(263年)与父亲诸葛瞻共同抵御邓艾,并一同战死于绵竹,年仅19岁。父子二人也算是没有给诸葛亮丢脸。

三、诸葛乔

诸葛乔生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本为诸葛瑾次子,但由于诸葛亮年纪渐长却还未生子,便向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后便迁到了蜀汉,诸葛亮对他也是视如己出,管教甚严。诸葛亮屯驻汉中准备北伐时还让诸葛乔与普通士兵一起参与督运军粮等艰苦的工作。可惜诸葛乔英年早逝,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去世,没能继承诸葛亮的事业。

四、诸葛恪

诸葛恪生于东汉建安八年(203年),是诸葛瑾长子。从小便聪明伶俐,成年后辅佐东吴太子孙登,任左辅都尉一职。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平定山越。东吴赤乌八年(245年)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七年后孙权病重,临终之际托孤诸葛恪。可见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与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相当。幼帝孙亮继位后,诸葛恪被拜为太傅,以此执掌东吴大权。可惜没多久就在伐魏过程中遭遇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人心尽失。仅掌权一年便被宗室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享年51岁。

五、诸葛绪

诸葛绪生卒年不详,以门荫入仕曹魏,历任泰山太守,打退了东吴孙峻的进攻。后迁雍州刺史,参与了魏灭蜀之战,负责牵制姜维退路,之后其部队被时任镇西将军的钟会收编。司马炎以晋代魏后,诸葛绪被封为乐安亭侯,历任太常卿、卫尉卿等职位。

六、诸葛虔

诸葛虔生年不详,是曹魏将领。黄初三年(222年),魏帝曹丕兴三路大军讨伐东吴,诸葛虔随曹仁部率兵攻打濡须口,后作为常雕的副将出战中洲,最终和常雕一起战死沙场。

七、诸葛靓

诸葛靓生卒年不详,是曹魏司空诸葛诞的儿子,性格方正,颇有才名。曹魏甘露二年(257年)其父诸葛诞发动叛乱,自己则入质于东吴。诸葛诞兵败被杀后,诸葛靓便投靠了东吴,历任右将军、大司马。东吴末帝孙皓迁都武昌后,留诸葛靓镇守旧都建康,后联合丁奉攻打合肥,遭遇失败。公元280年,东吴被灭,诸葛靓率众投降晋朝。但因为与司马昭有杀父之仇,诸葛靓终身不仕晋朝,最后不知所终。

更多文章

  • 故事:秦始皇嬴政亲政在即,巧借“嫪毐之乱”铲除相国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此时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两座大山,长信侯嫪毐和相国吕不韦。他时常思量,帝国权利的交接能顺利过渡吗?如果不能又该如何铲除这两座大山呢?加冠礼越来越近了,嬴政心中很是不安,仿佛要出什么意外。加冠礼前夕,长信侯嫪毐酒后失言[var1]嫪毐剧照嫪毐原是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由于和嬴政的母亲赵姬有染,怕嬴政亲政

  • 三国之乱世:刘备是天生的帅才,但其并不适合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刚步入政坛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肃清吏治,成绩斐然。只是逐渐看透了东汉王朝的朽败已无可救药,毅然从武,建立自己的军事集团。曹操的战略眼光远远高于其它诸如雄霸一时的袁氏兄弟,不仅仅是在礼贤下士和战略谋划上,当时军阀混战,其他割据集团只知掠夺,甚至以人充军粮,而曹操则开创了屯田制度,召集流民,发给农

  • 吕不韦——我的资本运作第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不韦的历史,吕不韦传奇的一生,吕不韦的经商经验

    1邯郸。异人,在赵国做人质。秦昭襄王的庶出孙子,秦孝文王的庶出儿子。其实,按实际情况看,他能活着已经不错了,奢求其他都属于想太多了。吕不韦,姜子牙的后裔,一个家里钱多的花不完的巨贾,还到处寻找投资机会。吕不韦去邯郸做生意,遇到了异人,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史记这是标准的商人思维和眼光,看见啥都

  • 三国此人若归顺曹操,不亚于曹操得到了关云长,可惜也太过愚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布不从。(臧)霸畏布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英雄记》清威忠义,名将典范高顺是名战将,善于练兵、指挥,其实他同时也是位良臣。首先高顺自己不喝酒,为人有威严且廉洁,可谓一身正气。而且身为武

  • 历史:秦国的崛起 从秦地走向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历史简介,变法前的秦国vs变法后的秦国,历史上的秦国后来怎么样了

    秦国的崛起[var1]秦国的崛起说这个伯邑有一个后代叫飞廉,飞廉有个儿子叫厄莱。飞廉善于奔跑,厄来是个大力士。冷不丁这么一说可能不熟悉。按说曹操麾下的猛将典韦号称古之恶,来借的就是他的名。飞廉和厄来父子俩共同辅佐商纣王,商纣王无道,武王伐纣时,纣王点火。粉,而这恶来则被武王的大军斩杀。当时飞廉出差在

  • 东方时评丨诸葛亮生于窑洞,谁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从山东临沂到湖北襄阳再到河南南阳,现在又蹦出来一个山西运城,甚至把诸葛亮的出生地具体到一个窑洞。诸葛亮故里争夺俨然进入白热化阶段。放眼望去,不仅是诸葛亮被争来夺去,从赵云故里、李白故里、朱熹故里到杏花村归属地,从神话人物嫦娥、观音、孙悟空到反面人物西门庆。名人故里甚至神话人物都成为地方争夺、炒作的对

  • 历史有名的禁书《商君书》第一章:商鞅怎么看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君驭人五术,历史书如何评价商鞅,商君书主要是商鞅变法吗

    秦孝公说:"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不能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变法务必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用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公孙鞅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

  • 三国志11献帝捅刀:既然曹操被杀得虎落平阳,就让他也做一回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志11十大谋士,三国志11汉献帝驾崩,三国志11曹操能劝降哪些势力

    如此这般变化,令整个天下的局势变得相当有意思。曹操被打成了小微企,洛阳在献帝的领衔下坐拥中州腹地。尽管曹贼颓了,然而整个华夏大地依旧是军阀横行,献帝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打倒曹操,而是亲手匡扶刘氏江山。那么以洛阳为起始地的献帝要怎么做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就是本期要演示的内容了。倒霉的曹老板开局就丢失了整片

  • 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然晋国的失败一方面是赵穿的自大,盲目,另外就是当时逃亡秦国的士会对于晋国的内部了解的太清楚了,所以他知道晋国的优点和弱点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的给秦国人出了主意,才导致晋国的败局。当然在春秋时代,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属于城邦制的社会,实际上各个国家的君主之间也都是亲属关系

  • 曹冲因少年“称象”成名,世人皆夸他聪慧,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冲一生简介,司马懿评论曹冲,司马懿评价曹冲不是聪明的公子

    天资过人、仁爱有谋的曹冲曾数度被父亲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儿称许夸赞,而且因为曹操为培养曹冲倾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和财力,故很多人认为曹操其实很早就将曹冲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了。可是别忘了“王权面前既无父子之情,亦无兄弟之谊”,曹操的“偏爱之举”无疑对曹冲的成长和得势带来了负面效应。曹冲年少成名后却于13岁的青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