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此人若归顺曹操,不亚于曹操得到了关云长,可惜也太过愚忠!

三国此人若归顺曹操,不亚于曹操得到了关云长,可惜也太过愚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52 更新时间:2024/1/24 1:19:11

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布不从。(臧)霸畏布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英雄记》

清威忠义,名将典范

高顺是名战将,善于练兵、指挥,其实他同时也是位良臣。首先高顺自己不喝酒,为人有威严且廉洁,可谓一身正气。而且身为武将的他却很多时候能对吕布给出一些很有水平的建言。根据记载,高顺指出吕布遇到问题不愿意详细思考,事后虽然能知道犯错(辄喜言“误”),但坏习惯不改,使犯错次数多不可数(误不可数)。高顺这句话真是点中吕布要害,将其最终失败其中一个因素指了出来(吕布失败当然不只这一个原因)。可惜吕布听是听了,没有加以改正。

吕布虽然在生死关头信任高顺,但多疑的他其实平时并不信任高顺,郝萌叛乱,虽然全靠高顺平定,然而吕布却在事后更不信任高顺了,甚至将高顺的兵(应该是包括陷阵营)交给自己亲戚魏续统领,在战时才交回给高顺。而日后将吕布绑送曹操的正是这位魏续。可想而知吕布是多么的昏庸。吕布这样对待高顺,高顺却始终没有怨恨吕布的意思,每读书至此,深为高顺不值。

还有一次,臧霸袭杀了刚刚愿意归顺吕布的萧建,吕布便想进攻臧霸。高顺可能看出此战难以获胜,因此以会损吕布名声为由劝阻吕布,吕布又听不进去,结果自然是劳师无功。这一次的建言可以看出高顺身为战将,却非好战,能审时度势,建议吕布把握好杀董卓的好名声,不要擅自打无意义的仗。可见,高顺的见识已非一般斗将能及。

可惜,吕布最终都不能听从高顺的意见,甚至不相信高顺,高顺却始终一如既往对吕布非常忠诚,直到吕布成为曹操的俘虏,终于要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时,吕布自己摇尾乞怜固不必再提,陈宫怨恨吕布不听良言,张辽破口大骂,高顺却是看得很淡,一言不发。实际上高顺被擒后的举动是史无任何记载,所谓一言不发反而是《三国演义》设计的。罗贯中对于高顺的几番建言、平定叛乱没有描写,也不记载陷阵营,看似对高顺并不重视,然而却对高顺面对吕布失败、自己死亡的刻画非常切合其在《英雄记》上的本色。

张辽破口大骂让人读后怀疑其是破罐子破摔,更有吸引曹操之意。陈宫喋喋不休,虽然吕布不听其谋固然可恨,但陈宫本身错投主子,须自负其责。只有高顺,坦然面对失败,盖因其早知如此下场,大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之意,与诸葛亮六出祁山何异?高顺真是一位忠臣良将,练兵、作战、庙算、人品等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当为三国名将之典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秦国的崛起 从秦地走向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历史简介,变法前的秦国vs变法后的秦国,历史上的秦国后来怎么样了

    秦国的崛起[var1]秦国的崛起说这个伯邑有一个后代叫飞廉,飞廉有个儿子叫厄莱。飞廉善于奔跑,厄来是个大力士。冷不丁这么一说可能不熟悉。按说曹操麾下的猛将典韦号称古之恶,来借的就是他的名。飞廉和厄来父子俩共同辅佐商纣王,商纣王无道,武王伐纣时,纣王点火。粉,而这恶来则被武王的大军斩杀。当时飞廉出差在

  • 东方时评丨诸葛亮生于窑洞,谁说了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从山东临沂到湖北襄阳再到河南南阳,现在又蹦出来一个山西运城,甚至把诸葛亮的出生地具体到一个窑洞。诸葛亮故里争夺俨然进入白热化阶段。放眼望去,不仅是诸葛亮被争来夺去,从赵云故里、李白故里、朱熹故里到杏花村归属地,从神话人物嫦娥、观音、孙悟空到反面人物西门庆。名人故里甚至神话人物都成为地方争夺、炒作的对

  • 历史有名的禁书《商君书》第一章:商鞅怎么看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商君驭人五术,历史书如何评价商鞅,商君书主要是商鞅变法吗

    秦孝公说:"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不能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变法务必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用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公孙鞅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

  • 三国志11献帝捅刀:既然曹操被杀得虎落平阳,就让他也做一回傀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志11十大谋士,三国志11汉献帝驾崩,三国志11曹操能劝降哪些势力

    如此这般变化,令整个天下的局势变得相当有意思。曹操被打成了小微企,洛阳在献帝的领衔下坐拥中州腹地。尽管曹贼颓了,然而整个华夏大地依旧是军阀横行,献帝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打倒曹操,而是亲手匡扶刘氏江山。那么以洛阳为起始地的献帝要怎么做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就是本期要演示的内容了。倒霉的曹老板开局就丢失了整片

  • 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然晋国的失败一方面是赵穿的自大,盲目,另外就是当时逃亡秦国的士会对于晋国的内部了解的太清楚了,所以他知道晋国的优点和弱点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的给秦国人出了主意,才导致晋国的败局。当然在春秋时代,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属于城邦制的社会,实际上各个国家的君主之间也都是亲属关系

  • 曹冲因少年“称象”成名,世人皆夸他聪慧,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冲一生简介,司马懿评论曹冲,司马懿评价曹冲不是聪明的公子

    天资过人、仁爱有谋的曹冲曾数度被父亲曹操当着众人的面儿称许夸赞,而且因为曹操为培养曹冲倾注了相当多的精力和财力,故很多人认为曹操其实很早就将曹冲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了。可是别忘了“王权面前既无父子之情,亦无兄弟之谊”,曹操的“偏爱之举”无疑对曹冲的成长和得势带来了负面效应。曹冲年少成名后却于13岁的青葱

  • 长平之战损兵40余万的赵国,为何还能在邯郸保卫战,大败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赵国长平之战的真实原因,长平之战赵国败了多少人

    [var1]上图_ 长平之战遗址 山西晋城高平市永录乡从长平惨败到邯郸大胜长平惨败后,秦军在做过短期休整后,开始了下一步行动,准备一举攻破赵国国都邯郸,彻底灭亡赵国。于是公元前259年,赵国的首都保卫战打响。然而,长平惨败后的赵军却一改颓势,在魏国、楚国等军队的援助下,成功击败了秦军,不仅歼灭了秦军

  • 周亚夫保卫汉室,是汉景帝的股肱之臣,却因私藏盔甲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景帝抓周亚夫,汉景帝三次启用周亚夫,汉武大帝周亚夫带太子入军营

    汉代虽然也有随葬盔甲的习俗,但是就算是齐王、楚王这些大王爷的墓葬中也只有几件盔甲,汉墓那么多,全中国发掘出来的保存完整的汉代铁甲加起来也不到十件,周亚夫倒好,一下要随葬五百套盔甲,皇帝的墓葬都没这么多铠甲,汉文帝的霸陵都没这么多铠甲貌似,还都是从武库拿出来的制式盔甲,不是古代那种专门用来随葬用的作为

  • 41.《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嬴政大传「童年阴影与少年压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记之秦始皇,史记关于秦始皇的文章,白话详解史记秦始皇本纪

    [var1]秦始皇的出生我们分析完了,结论就是,始皇帝嬴政,实实在在就是嬴氏血脉,秦庄襄王的亲生儿子。这一节,我们来聊聊秦始皇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把秦始皇的成长环境分为五段。第一段:两岁以前,秦始皇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赵国邯郸。第二段:三岁到八岁,父亲已经回秦国,他和母亲流落在赵国,相依

  • 三国被高估的五大水货名将,一人生擒关羽,一人秒杀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上,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五大水货名将,他们虽然有不错的战绩,比如生擒关羽、秒杀魏延,但本质上来说,他们的战力也就一般般,根本当不起名将之称!你知道这五大水货名将都是谁吗?一、马忠在三国演义中,马忠被众人戏称为神将杀手,因为五虎上将中的两人,都栽在了马忠之手!襄樊之战中,关羽把曹军给痛揍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