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霸占弟媳杨氏,却唯独放过嫂子郑观音?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霸占弟媳杨氏,却唯独放过嫂子郑观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65 更新时间:2024/1/21 13:08:02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先后杀害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将自己的父亲李渊囚禁,不仅如此,他还把侄子们尽数杀害。

这场家族内乱中,太子府和齐王府只剩下女人,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把她纳入后宫,却又偏偏放过了嫂子郑观音,为什么竭尽清理家族成员的李世民唯独放过自己的嫂子呢?

错综复杂的兄弟情

李渊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建成、小儿子李元吉和李世民,作为家中次子,李世民的地位十分尴尬。

一个家族中,小儿子往往集全家宠爱于一身,李家自然也是如此。

李元吉不同于两位哥哥常年跟随父亲奔赴战场,并且由于他年龄较小,打仗的机会更少,待他长大成人时,李家天下已经基本奠定,这造成李元吉飞扬跋扈、爱好奢侈的性格。

李世民为李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寸功未立的李建成却被立为太子,加之李建成和李元吉无能且狂妄自大,这使李世民十分愤怒。

每当突厥来袭,刘武周进犯山西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动辄“迁都避难”、“丢失整个关中地域”的无能行径让李世民时时刻刻都要为这两位兄弟料理烂摊子。

每当李元吉犯错时,李世民时常以长兄如父的身份训诫李元吉,李建成则从不训斥他,这使骜的李元吉心中逐渐产生对二哥的不满,他与大哥的关系尤为亲密。

唐朝建立后,根据长幼有序的规则,李建成不日将成为唐朝下一任皇帝,李世民见状不肯轻易放弃夺取皇位,于是他与李建成的矛盾愈加深刻。

李元吉能力与地位都不如两位哥哥,他自然不会觊觎皇位的争夺,但由于青年时期二哥对他的管教使他产生叛逆之心,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大哥,并多次怂恿李建成与他合谋暗杀李世民。

李建成念及兄弟之情,虽然他与李世民处于竞争状态,但他从未产生兄弟互戕的想法,因此一直没有采纳李元吉的意见。

不得不走的一步

李世民得以发动政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亲李渊设置的不合理的制度,唐朝建立之初,国家行政由天子、太子及秦王共同管辖,三者拥有同等的权力。

李世民为建立唐朝立下赫赫功勋,被封为秦王,多年的征战中,他的身边聚集了大量忠心耿耿的良才,有尉迟恭房玄龄等左膀右臂。

拥有极高的地位和重要的资源,使李世民在一些地方上的权威甚至要比天子高,也使他拥有与太子竞争的实力。

李渊见两个儿子因皇位争夺而不可开交,这不仅会造成兄弟阋墙,影响到李家的声誉,还将造成唐朝陷入四分五裂局面的隐患,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李渊只能选择一个来继承皇位。

李建成作为大儿子,成为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李渊废长立幼显然会让大儿子寒心,使朝堂官员不满,更不符合情理,于是在权衡之下,李渊选择渐渐削去秦王的势力,使他失去同太子夺取皇位的能力。

一开始,李渊命令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与李世民亲近的大臣调离秦王府,并让他们断绝来往,后又将尉迟恭等武臣调离京城,这一系列举动使李世民立即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强烈的不安使李世民感到不能再坐以待毙,齐王李元吉还曾暗中刺杀过他,这样下去,不仅不能再竞争皇位,他的性命还会不保,唯有放手一搏才能不被受制。

于是李世民利用父亲对自己的最后一丝信任欺骗他,声称太子和齐王要造反,并派大量士兵提前埋伏在玄武门。

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进城,李建成立即被漫天飞来的箭矢射杀,而李元吉由于生性勇猛,马术和武力较强,差点将李世民射死,不过最终还是敌不过身经百战的李世民,他最终被李世民一箭穿心。

二王死后,李世民又将父亲李渊软禁,逼他立自己为太子,几个月后,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成功坐上他梦寐以求的龙椅,这一切的代价是他将两个兄弟和他们的子嗣杀害,并将他们的家人贬为庶民。

李世民的心思

出于对自己差点死在三弟手下的报复,李世民将他的妻子杨氏纳入后宫,并将二人生下的孩子过继给他。

对于纳入杨氏,李世民还有许多考虑,一是杨氏十分漂亮,李世民对她垂涎已久,且李世民有外族鲜卑血统,兄弟死后纳娶嫂子弟媳并不是罕见之事,伦理观念并没有成为他心中的负担。

二是齐王妃隶属弘农杨氏,这个家族在中原地区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杨氏与前朝贵族关系密切,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娶得杨氏有助于稳固自己的皇位。

李世民将杨氏充入后宫后,还声称要将杨氏立为皇后,但这个许诺并未实现,他仅是想凭借杨氏家族的影响力巩固自身实力,一切对杨氏厚待的许诺只是做表面功夫。

出于对自己名声的维护,李世民多年后追封二王,又将杨氏封为齐王妃,这样一来,杨氏和她的儿子空有虚名,杨氏一家从此既没有造反之心,也无造反之力。

李世民还规定,杨氏死后不能被葬入昭陵作为他的陪葬,杨氏生前对李世民百般逢迎,只是为自己能留下好名声,却没想到自己的招数被李世民一一化解,她反而被李世民哄骗地团团转。

作为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则免受李世民的霸占,她原本应是太子妃,往后要当皇后,理应被李世民着重关照,但她还是躲过一劫。

原来,李世民与郑观音仅相差一岁,李世民夺位成功后,她已经变得人老珠黄,李世民自然瞧不上。

并且郑观音与李建成生下的五个孩子均被李世民杀害,两人既有杀夫之仇,还有杀子之仇,可谓血海深仇。

李世民不去招惹她,并将她妥善安排,郑观音得以平淡地度过余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后岳飞时代,只手擎天,粉碎大金灭南宋梦想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宋岳飞简介,南宋擎天战将完整视频,南宋擎天战将图片大全

    公元1161年,距离岳飞遇害已过去了19年,距离宋金的绍兴和议也过去了整整20年。乞讨来的和平并不能长期维系,这一年金的执政人是完颜亮,这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27岁即弑君得位,在他统御大金的这12年,他励精图治将金国的国力推至了另一个小巅 峰,同时,在条件成熟后,他也丝毫未曾掩饰对南宋的觊觎之心。

  • 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带你感受诗画般的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维最著名的二十首辋川集诗,王维在蓝田辋川的资料,王维的家为什么叫辋川

    王维在这首诗里,巧妙地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名句,篇末更是不惮以“五柳先生”自居。尽管有所借鉴,但是学者赵昌平仍然认为这首诗集陶渊明、谢灵运之长,隐去了“秀才说家常话”的风格。在叙事上做到了人景合一,浑然天成,实现了中国诗史上的一次飞跃。《唐诗三百首》把这首诗排在杜甫五律《登岳阳楼》之后,

  • 靖康耻五: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却不能保家卫国,钦宗最终被乱马踩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康王,靖康之乱简介,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

    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时,完颜宗望通过边打边谈的压榨式谈判完全扫除了障碍。这一次东西两路大军再也没有遇到阻挡,一路杀到开封城下,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开始了。跟第一次不同的是,老将种师道已经病逝,主战派大臣李纲也被贬往外地。面对大军压城,心灰意冷的宋钦宗病急乱投医,居然相信一个叫郭京的下级军官。这个人就是一个

  • 刘德华版狄仁杰,静儿与狄仁杰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狄仁杰中上官静儿为啥死,刘德华版狄仁杰简介,上官静儿和狄仁杰小说

    听到国师的话,便派了她的心腹上官静儿,让她把迪徐人杰带来。上官静儿策马向前。他一到,就看到迪徐人杰和一群黑衣蒙面人在打架。 面对黑衣蒙面人的攻击,他坦然面对。黑衣蒙面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刹那间,蒙面人被打得东倒西歪。另一名盲人狱友告诉迪徐人杰,外面没有这里安静。 总之,出门在外要小心。当然,迪徐人杰

  •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荆襄战区,蒙军于公元1236年攻陷襄阳;在川蜀战区,蒙军在公元1237年打下成都。三年过去了,南宋的川蜀战区和荆襄战区几乎被打残。但是由于江淮地区紧邻南宋京畿临安(杭州),南宋朝廷在此部署重兵,蒙古军始终占不到便宜。1、安丰军之战公元1237年冬,大雪飘落在黄河与天山,也飘落在塞北和江南。在这”千

  • 明朝灭亡的环境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梁讲明朝灭亡完整版,明朝灭亡深层原因,阎崇年讲明朝灭亡

    地震和洪水是两个前哨兵,而且来得毫无征兆。山陕交界的华县正笼罩在宁静的深夜里,刹那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来袭,方圆千里成了废墟,瞬间夺取了百万人的性命。更恐怖的是,伴随着地震到来的黄河、渭河大决堤,将这片土地化作了人间炼狱。明朝人估计想不到,这样几乎毁灭一切的大地震仅仅是个开始。15

  • 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他是怎么处理外交关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文 |老涵编辑 |老涵丝绸之路契切伊根在瓦拉特的地位使蒙古人控制了一直到北极的北方贸易路线。即使有了新的贸易货物来源,成吉思汗仍然需要进入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这三个主要文明之间的贸易联系网络,穆斯林国家占据了这一洲际三角的中心。核心区约有5000英里,但包括替代路线、次要路

  • 武则天和太宗在一起11年没有孩子,为什么要和李治结婚一年才有孩子呢?也连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与李治有血缘吗,真实的武则天和李治,武则天和李治关系怎样

    因此,李世民没有如剧本中所描写的,在与武则天一见如故之后就把武则天列入后宫。皇帝与武则天完全无情可感,仅为政治上的结合。西元649年李治即位,同时他还把武则天由佛寺迎进宫中,经过和武则天彻夜难眠的春宵,武则天竟怀龙意!武则天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精彩异常。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姿容雍丽入选后宫,封

  • 两宋时期,宣抚司机构的运转中,副贰与僚属各有哪些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朝宣抚使的副贰宋朝宣抚使的副贰主要是宣抚副使及宣抚判官。宣抚副使始设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以参知政事向敏中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枢密直学士冯拯、陈尧叟为宣抚副使。宣抚副使可同时设两名,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员。实际上北宋时,宣抚副使只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高级属官。宣抚副使有时以皇帝

  • 李世民被称为一代明君,建立起了贞观之治,他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继位之后,最先下手的一个领域便是军事了,他刚刚登基不久龙椅还没有坐热,手中的权力更是不稳定,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是很危险的。边境地区还有很多的隐患,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吐蕃政权也是新崛起的势力,这些都成为了李世民巩固皇权的一大阻碍。新帝登基国内的局势自然是动荡的,突厥也抓住了这一时机,在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