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带你感受诗画般的秋天

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带你感受诗画般的秋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3:57

王维在这首诗里,巧妙地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名句,篇末更是不惮以“五柳先生”自居。

尽管有所借鉴,但是学者赵昌平仍然认为这首诗集陶渊明、谢灵运之长,隐去了“秀才说家常话”的风格。在叙事上做到了人景合一,浑然天成,实现了中国诗史上的一次飞跃。

《唐诗三百首》把这首诗排在杜甫五律《登岳阳楼》之后,读罢沉郁顿挫的杜诗,再读到王维诗中的澄明山水,心情顿时变好了。

诗歌末句中展现出王、裴二人的笑闹情谊,在王维诗中是比较少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吧。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赏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白话翻译:

秋天的山峦是带着一丝寒意的,但是当你走过了一段山路后便会发现,此时的山中,仍存着一些青葱绿。秋水既清且浅,日复一日地细细地流动着。

我拄着拐杖,站在山居的柴门外,侧耳倾听晚风送来的蝉鸣声。远方的渡头,落日只剩下一点点余晖。山村里面,一缕炊烟正袅袅地升起。

就在这样一个宁静安详的日子里,你这位“接舆”却喝醉了酒,跑到我这个“五柳先生”的门前来撒酒疯!

王维这首诗开头的第一句就写得很有意思,他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缓”。可见,他创作这首诗的季节是在秋天。

照理说,秋天过了还有更加寒冷的冬天,所以“寒山”是不可能因为气候的变化转暖,进而让山上的植被变得“苍翠”的,所以第一句诗只能理解成:

当你在“寒山”里面走动的时候,你会发现山的大部分,已经变成了灰白色,然而在另外一地隐蔽的地方,仍有青葱色的余韵。这样的景色,就让人于绝望之处看到了希望。

诗的第二句,还交代了山中流水的清浅缓慢地流动状态。实则想表达的是他在山间日复一日地隐居,尽管过得清贫,但是细水长流。

诗的颔联,描写出了王维山居日常的生活状态。他经常在傍晚时分,拄着拐杖潇洒地站在微风中,听傍晚的蝉鸣声。

此时远方的渡口,夕阳刚刚要从水面上落下去,身后的山村里又升起了袅袅炊烟。一面是大自然的生气,一面是人间的烟火气息,两边的景色都很美。

颈联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不过,陶渊明只是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村里的烟火,而王维却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间的烟火气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王维这一联诗历来广受好评。

诗的最后一句,写得特别有意思。好友裴迪的出场,让整首诗“画风突变”令人忍俊不禁。我们都知道,王维好写山水诗,而他的山水诗,通常展现的是宁静的“空山”画面。

诗中偶尔会有一些人的喧闹声,但是这些声音总是会作为“配角”出现。而作为诗歌叙述者的王维,自身给人的印象也是始终处于一个“老僧入定”的状态。

如此一来,大家读到他的诗就会觉得静定如常,内心非常平静。可是这首赠裴迪的诗,写到最后有“主角”出场了,这个“主角”就是最后出来“大煞风景”的人物——裴迪。

裴迪怎么煞风景了呢?王维说:“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接舆”是李白诗中那个“凤歌笑孔丘”的楚狂人,这里代指秀才裴迪。“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这里代指王维自己。

这两句诗一出现,前面那么静谧唯美的感觉,就完全被喝醉酒的裴迪破坏了。这个家伙,他喝多了不在自己家里休息,却跑到王维的山居里面“狂歌”,手舞足蹈地在他的面前耍酒疯。

原来,王维在前面花了这么多笔墨在写他山居生活的宁静悠闲,就是为了说明:山居的风景这么美,可是我的好心情啊,全部都给裴秀才这家伙破坏了。

王维笑着说:我正在这里学陶渊明自我陶醉呢,而你这个家伙怎么那么不识趣,喝得个酩酊大醉,还跑过来对着我手舞足蹈,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除了末句写得有一些俏皮以外,还有就是赵昌平先生提到的叙事上的飞跃。过去六朝诗人写农村风景时,因为自己出身贵族,与正常的农家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他们习惯上以第三人旁观的口吻去叙事。比如陶渊明在写《归田园居五首》时,开头便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是先由“我”起头的,由内及外地去写农村的山村景色。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里面的“人”,出场总是相对较晚的,有时候甚至根本不出场。他的一个特点就是好写“空山”,有山谷,有流水声,有鸟鸣,间或有人声,人却不出场。

在赠裴迪的这首诗里,是有人物的。不过,他也没有一开始就从自己的思考出手,着重强调我心里怎么怎么想,而是一开始就写风景。

从寒山的“转”字入手,然后从秋水的“日”字入手,暗示自己这一段时间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等于是说,他把自己整个人,都融入到风景里面去了。

最精彩的还是颈联,在这一联中,他把落日余晖的景象和人间烟火的景象做了一个对接。这种叙事是前所未有的,于是赵昌平说他实现了中国诗史上的一次飞跃。

结语

王维山水诗的画面感很强,叙事手法也与六朝诗人有明显的不同。这大概因为他本身是一位画家,所以更擅长借“语词”作丹青,以诗歌为画笔,将自己内心隐藏的情感表达出来。

人人都说,王维这首《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写得最妙的是颈联中落日余晖和山村炊烟的风景。不过,我个人最喜爱末尾裴迪“狂歌五柳前”的俏皮。

裴迪的“狂歌”与前面王维对山居生活的描述,是完全“冲突”的。这就让我想起了电影《天下无贼》的那句著名台词:严肃一点,不许笑,我们这儿正打劫呢!

不过,王维当时想说的是——严肃一点,不许笑,不许闹,我这儿正在装陶渊明呢!

更多文章

  • 靖康耻五: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却不能保家卫国,钦宗最终被乱马踩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康王,靖康之乱简介,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

    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时,完颜宗望通过边打边谈的压榨式谈判完全扫除了障碍。这一次东西两路大军再也没有遇到阻挡,一路杀到开封城下,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开始了。跟第一次不同的是,老将种师道已经病逝,主战派大臣李纲也被贬往外地。面对大军压城,心灰意冷的宋钦宗病急乱投医,居然相信一个叫郭京的下级军官。这个人就是一个

  • 刘德华版狄仁杰,静儿与狄仁杰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狄仁杰中上官静儿为啥死,刘德华版狄仁杰简介,上官静儿和狄仁杰小说

    听到国师的话,便派了她的心腹上官静儿,让她把迪徐人杰带来。上官静儿策马向前。他一到,就看到迪徐人杰和一群黑衣蒙面人在打架。 面对黑衣蒙面人的攻击,他坦然面对。黑衣蒙面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刹那间,蒙面人被打得东倒西歪。另一名盲人狱友告诉迪徐人杰,外面没有这里安静。 总之,出门在外要小心。当然,迪徐人杰

  •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荆襄战区,蒙军于公元1236年攻陷襄阳;在川蜀战区,蒙军在公元1237年打下成都。三年过去了,南宋的川蜀战区和荆襄战区几乎被打残。但是由于江淮地区紧邻南宋京畿临安(杭州),南宋朝廷在此部署重兵,蒙古军始终占不到便宜。1、安丰军之战公元1237年冬,大雪飘落在黄河与天山,也飘落在塞北和江南。在这”千

  • 明朝灭亡的环境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梁讲明朝灭亡完整版,明朝灭亡深层原因,阎崇年讲明朝灭亡

    地震和洪水是两个前哨兵,而且来得毫无征兆。山陕交界的华县正笼罩在宁静的深夜里,刹那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来袭,方圆千里成了废墟,瞬间夺取了百万人的性命。更恐怖的是,伴随着地震到来的黄河、渭河大决堤,将这片土地化作了人间炼狱。明朝人估计想不到,这样几乎毁灭一切的大地震仅仅是个开始。15

  • 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他是怎么处理外交关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文 |老涵编辑 |老涵丝绸之路契切伊根在瓦拉特的地位使蒙古人控制了一直到北极的北方贸易路线。即使有了新的贸易货物来源,成吉思汗仍然需要进入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这三个主要文明之间的贸易联系网络,穆斯林国家占据了这一洲际三角的中心。核心区约有5000英里,但包括替代路线、次要路

  • 武则天和太宗在一起11年没有孩子,为什么要和李治结婚一年才有孩子呢?也连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与李治有血缘吗,真实的武则天和李治,武则天和李治关系怎样

    因此,李世民没有如剧本中所描写的,在与武则天一见如故之后就把武则天列入后宫。皇帝与武则天完全无情可感,仅为政治上的结合。西元649年李治即位,同时他还把武则天由佛寺迎进宫中,经过和武则天彻夜难眠的春宵,武则天竟怀龙意!武则天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精彩异常。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姿容雍丽入选后宫,封

  • 两宋时期,宣抚司机构的运转中,副贰与僚属各有哪些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朝宣抚使的副贰宋朝宣抚使的副贰主要是宣抚副使及宣抚判官。宣抚副使始设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以参知政事向敏中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枢密直学士冯拯、陈尧叟为宣抚副使。宣抚副使可同时设两名,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员。实际上北宋时,宣抚副使只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高级属官。宣抚副使有时以皇帝

  • 李世民被称为一代明君,建立起了贞观之治,他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继位之后,最先下手的一个领域便是军事了,他刚刚登基不久龙椅还没有坐热,手中的权力更是不稳定,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是很危险的。边境地区还有很多的隐患,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吐蕃政权也是新崛起的势力,这些都成为了李世民巩固皇权的一大阻碍。新帝登基国内的局势自然是动荡的,突厥也抓住了这一时机,在李世

  • “绣衣春当霄汉立”,浅析明朝锦衣卫的官制与职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锦衣卫制度对照表,绣衣御史与锦衣卫,明朝锦衣卫官职

    锦衣卫的出现常与死亡挂钩,让所见之人闻风丧胆,影视剧中的形象与历史上是否相符?历史上的锦衣卫有这么厉害吗?锦衣卫的产生与初期设置锦衣卫产生于明初太祖朝,那么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的动机是什么呢?在众多起义队伍反抗元朝暴虐统治时,一个和尚为了生存毅然加入起义队伍中。这个和尚名叫朱重八,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另一

  • 唐僧取经回来受到唐太宗的接待,与李世民相见的第一句话就把玄奘吓了一跳,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玄奘法师想不到,李世民见了他,第一句就说:当年到天竺怎么没走上正规程序呢?为什么选择偷渡?李世民的话一下子就将“见多识广”玄奘法师“打蒙了”了,也许玄奘法师并没有想到他“载誉归来”之后,皇上相见的第一句话便是指责他当年偷渡出国。只好赶紧向李世民求情,还说他并无偷渡之心,委实是走正规流程过于烦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