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岳飞时代,只手擎天,粉碎大金灭南宋梦想的人

后岳飞时代,只手擎天,粉碎大金灭南宋梦想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21 更新时间:2024/1/1 0:21:21

公元1161年,距离岳飞遇害已过去了19年,距离宋金的绍兴和议也过去了整整20年。

乞讨来的和平并不能长期维系,这一年金的执政人是完颜亮,这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27岁即弑君得位,在他统御大金的这12年,他励精图治将金国的国力推至了另一个小巅 峰,同时,在条件成熟后,他也丝毫未曾掩饰对南宋的觊觎之心。他曾作诗:万 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 一峰。其诗如此,几乎就是明说要撕毁和约,覆灭南宋了。

咱们再看南宋这头,20年的和平不但没换来南宋的军事整合,实力提升,反而更军备废弛,军 队的士气低落,训练松懈。仅此一点,秦桧,赵构之流怎么都无法洗白。我们当然反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喊打喊杀,也反对不顾国情的一味强硬,在国家的外交上,我们要有原则同样要有策略,求和并不都是软弱,拳头往往先缩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但这一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争取时间空间,为了强大自己终击败敌人,单纯为求和而求和的是苟且偷生,注定是要被唾弃的。

南宋礼部郎官允文在出使金国的过程中观察到了金国正在大规模运输粮草、打造战船,不断为战争做准备,也注意到了完颜亮种种准备南侵的言论和举动。多次向朝廷发出了示警,在1160年正月的上疏中甚至明确指出:金人必将败盟,五路出兵,希望诏命重臣商议备御之策。

然而宋廷所派的使者王纶却称金国方面恭顺和好,丞相汤思退更是个彻头彻尾的求和派一意绥靖。

1161年10月,完颜亮兵分四路,动员全国总兵力60万,对南宋发动全 面进攻。其进攻路线和一年多前虞允文的奏折仅稍有不同,这只说明一件事,完颜亮压根就没对这个灭宋军事计划进行保密,或许甚至曾大肆宣传也说不定。

完颜亮这个人完全可能干出这种事来,他在自己还是郡王的时候就曾在给别人题扇面上书: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也写过题木樨花的诗句: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可以想见,这是个多么狂妄的人,根本就不屑掩藏自己的志向和雄心。可就是这么个随便几个间谍都能打听到的事,南宋却没做任何准备。

在各处战场,宋军一触即溃,在第 一重要的两淮战场,总指挥刘锜重病缠身,战事由建康都统制王权统一指挥,但王权畏敌如虎,仅派部将姚兴据敌渡淮,自己退到和洲,姚兴十分血性,仅以四百骑兵抵挡十多万金人,从早晨到中午,战斗几十个回合,亲手杀敌数百,然援兵不到,终力战而亡。王权再不战而弃和洲退往长江以南采石。完颜亮几乎不费吹灰之力抵达了长江北岸,只准备南渡长江天险,如果渡江成功,南宋朝廷绝 无幸理。

在这种形势下,赵构终于干了件人事,撤了王权的军职,王权部由宿将池州都统制李显忠统御,并紧急派虞允文去采石矶前线代替朝廷慰军。

虞允文不敢怠慢,火速赶往了采石,到了采石,直接傻眼。

当时的形势是,宋军只有1万8千从长江北岸逃回来的败军,没有主帅,军纪涣散、毫无士气。长江对岸是完颜亮亲 自统帅的金军主力大约20万大军,正在日夜造船,厉兵秣马。宋主帅李显忠还在路上,长江南岸防线形同虚设。形势危如累卵。

基辛格说:中国这个民族,总是被他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这时候,这个勇敢的人站出来了,对,就是虞允文。在主帅未到任的情况下,从没上过战场的他挺身而出担负了主帅的职责,先一步步来,首先开始调动军 队士气,他向全军慷慨陈词说:我军控制着大江,若凭藉长江天险,还可以死里求生,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诸位能不能和我一起血战以报效国家呢。全军感动,皆有死战之志,士气明显回升。

接下来,他发动了民间尤其是商家的力量,由商人捐献的海船多达300多艘,这些商家平时准备对付海盗的船不但船体结实,还配有熟练的水手,使南宋水师的实力大增。

然后,他妥善安排各路败军,比如光州刚好退下来的败军几乎个个带伤,他便将他们安置在山后,打着旗子不断移动以作疑兵。

金军很快开始渡江,没想到经过了几天的整顿,宋军终于爆发了,尤其是水 军个个奋勇争先,金军的船运兵还可以,水战实在不内行,一遇到宋水 军开始爆种,就只有挨打的份,打了几天,船沉了不少,可是压根连南岸都没摸到。

一筹莫展之际,完颜亮等来了更坏的消息,完颜亮的从弟完颜雍,乘着他南征,中原空虚之际在东京(辽阳)称帝了。

完颜亮立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生性倔强的他一定要南下取得决定性战果再回头收拾完颜雍,采石矶过不了江就换地,他准备从瓜州渡江。

长江南岸,李显忠带军也已抵达采石,战线也基本稳住了。虞允文和李显忠商量下一步的安排。虞允文料定完颜亮会另择渡口渡江,而他准备渡江的地方很可能是瓜州。两人商议好,由虞允文带领大约1万6千人转移至京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大冤种完颜亮跑到瓜州一看,怎么对面还是虞允文?

渡江仍然不利,还是过不去。完颜亮大怒,下了一个死命令,勒令将士说: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

这个死命令,要了完颜亮的命,金军将领知道三天是绝不可能渡江的,而一直以来严刑峻法的完颜亮是很可能真的杀人的。再加上北方完颜雍的称帝也严重动摇了军心。军中的中高级将领耶律元宜、唐括乌野等发动了联合兵变,趁夜在军中杀死了完颜亮。金军这次的举全国之力的大规模南侵就这样虎头蛇尾,无疾而终了。

而在这大势滔滔之中力挽狂澜,为南宋再续命了一百多年的,非一介书生虞允文莫属。

公元1162年,赵构退位,宋孝宗登基,宋孝宗登基后,不到一个月即给岳飞平反,谥号武穆。

当时赵构尚是太上皇,还实际掌控着一切权力,他以这种形式向天下昭示,在这件事上,他确实犯下了难以挽回也无法饶恕的错误。

更多文章

  • 王维隐居辋川写一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带你感受诗画般的秋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维最著名的二十首辋川集诗,王维在蓝田辋川的资料,王维的家为什么叫辋川

    王维在这首诗里,巧妙地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中的名句,篇末更是不惮以“五柳先生”自居。尽管有所借鉴,但是学者赵昌平仍然认为这首诗集陶渊明、谢灵运之长,隐去了“秀才说家常话”的风格。在叙事上做到了人景合一,浑然天成,实现了中国诗史上的一次飞跃。《唐诗三百首》把这首诗排在杜甫五律《登岳阳楼》之后,

  • 靖康耻五: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却不能保家卫国,钦宗最终被乱马踩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康王,靖康之乱简介,靖康之变女人的下场

    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时,完颜宗望通过边打边谈的压榨式谈判完全扫除了障碍。这一次东西两路大军再也没有遇到阻挡,一路杀到开封城下,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开始了。跟第一次不同的是,老将种师道已经病逝,主战派大臣李纲也被贬往外地。面对大军压城,心灰意冷的宋钦宗病急乱投医,居然相信一个叫郭京的下级军官。这个人就是一个

  • 刘德华版狄仁杰,静儿与狄仁杰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狄仁杰中上官静儿为啥死,刘德华版狄仁杰简介,上官静儿和狄仁杰小说

    听到国师的话,便派了她的心腹上官静儿,让她把迪徐人杰带来。上官静儿策马向前。他一到,就看到迪徐人杰和一群黑衣蒙面人在打架。 面对黑衣蒙面人的攻击,他坦然面对。黑衣蒙面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刹那间,蒙面人被打得东倒西歪。另一名盲人狱友告诉迪徐人杰,外面没有这里安静。 总之,出门在外要小心。当然,迪徐人杰

  • 决胜江淮:南宋名将荟萃,蒙古八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荆襄战区,蒙军于公元1236年攻陷襄阳;在川蜀战区,蒙军在公元1237年打下成都。三年过去了,南宋的川蜀战区和荆襄战区几乎被打残。但是由于江淮地区紧邻南宋京畿临安(杭州),南宋朝廷在此部署重兵,蒙古军始终占不到便宜。1、安丰军之战公元1237年冬,大雪飘落在黄河与天山,也飘落在塞北和江南。在这”千

  • 明朝灭亡的环境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老梁讲明朝灭亡完整版,明朝灭亡深层原因,阎崇年讲明朝灭亡

    地震和洪水是两个前哨兵,而且来得毫无征兆。山陕交界的华县正笼罩在宁静的深夜里,刹那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来袭,方圆千里成了废墟,瞬间夺取了百万人的性命。更恐怖的是,伴随着地震到来的黄河、渭河大决堤,将这片土地化作了人间炼狱。明朝人估计想不到,这样几乎毁灭一切的大地震仅仅是个开始。15

  • 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他是怎么处理外交关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文 |老涵编辑 |老涵丝绸之路契切伊根在瓦拉特的地位使蒙古人控制了一直到北极的北方贸易路线。即使有了新的贸易货物来源,成吉思汗仍然需要进入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指的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这三个主要文明之间的贸易联系网络,穆斯林国家占据了这一洲际三角的中心。核心区约有5000英里,但包括替代路线、次要路

  • 武则天和太宗在一起11年没有孩子,为什么要和李治结婚一年才有孩子呢?也连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则天与李治有血缘吗,真实的武则天和李治,武则天和李治关系怎样

    因此,李世民没有如剧本中所描写的,在与武则天一见如故之后就把武则天列入后宫。皇帝与武则天完全无情可感,仅为政治上的结合。西元649年李治即位,同时他还把武则天由佛寺迎进宫中,经过和武则天彻夜难眠的春宵,武则天竟怀龙意!武则天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精彩异常。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以姿容雍丽入选后宫,封

  • 两宋时期,宣抚司机构的运转中,副贰与僚属各有哪些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宋朝宣抚使的副贰宋朝宣抚使的副贰主要是宣抚副使及宣抚判官。宣抚副使始设于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以参知政事向敏中为河东河北宣抚使,枢密直学士冯拯、陈尧叟为宣抚副使。宣抚副使可同时设两名,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员。实际上北宋时,宣抚副使只副长官,并不单独设置,判官则是高级属官。宣抚副使有时以皇帝

  • 李世民被称为一代明君,建立起了贞观之治,他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继位之后,最先下手的一个领域便是军事了,他刚刚登基不久龙椅还没有坐热,手中的权力更是不稳定,这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是很危险的。边境地区还有很多的隐患,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吐蕃政权也是新崛起的势力,这些都成为了李世民巩固皇权的一大阻碍。新帝登基国内的局势自然是动荡的,突厥也抓住了这一时机,在李世

  • “绣衣春当霄汉立”,浅析明朝锦衣卫的官制与职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锦衣卫制度对照表,绣衣御史与锦衣卫,明朝锦衣卫官职

    锦衣卫的出现常与死亡挂钩,让所见之人闻风丧胆,影视剧中的形象与历史上是否相符?历史上的锦衣卫有这么厉害吗?锦衣卫的产生与初期设置锦衣卫产生于明初太祖朝,那么明太祖设立锦衣卫的动机是什么呢?在众多起义队伍反抗元朝暴虐统治时,一个和尚为了生存毅然加入起义队伍中。这个和尚名叫朱重八,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