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李世民不上当受骗,也不可能那么早死,大唐更不会被女人掌权

如果李世民不上当受骗,也不可能那么早死,大唐更不会被女人掌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92 更新时间:2024/1/26 22:13:39

唐太宗李世民,唐王朝的第二个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年轻的时候,跟随自己的父亲李渊太原起兵摘桃子,快速地夺取了隋王朝的天下,然后通过宣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又迫使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则成为了一代千古帝王!

李世民继位之后,励精图治,唐王朝很快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与外族的多次战争中,也是胜多败少,华夏民族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也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年轻时期的李世民对于秦皇汉武追求“长生不老”很是不屑,曾经对着自己的近臣说,“朕今所好者,惟在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神仙事本是虚妄,空有其名。”并且根据秦皇汉武被方士所骗的经历作出了这样的总结:“据此二事,神仙不烦妄求也。”

这个时期的唐太宗年富力强,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很有自己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作为,对于神仙求道求仙药以求长生不老这样的事情嗤之以鼻,如果敢有方士或者大臣提起类似的事情,就会被唐太宗所责备,甚至是处罚!

唐太宗为了避免秦皇汉武的覆辙,还颁布了一道诏书:“夫生者天地之大德,寿者惰短之常数。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虽复回天转日之力,尽妙穷神之智,生必有终,皆不能免。”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特别是作为在打江山时参与了绝大多数重大战役的皇帝,李世民一生的文治武功无人能敌,但是也耗费了自己大量的精力。在李世民年轻的时候,这些经历可能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一旦过了四十岁,五十岁,衰弱的征象就很明显了。

面对这样的身体变化,唐太宗李世民很是害怕。尤其是在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拖着病重的身体,亲征高句丽,然而这一次远征并没有带来胜利,反而被打得大败,再加上其他一些事情,让唐太宗感觉到了生命的无常以及自己的无奈。

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对待神仙和方士的态度开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王玄策杨威天竺国之后,为唐太宗李世民带来了阿罗那顺以及两万余人的俘虏。在这些俘虏里面,有一个人让唐太宗李世民眼前一亮,他就是番僧那逻迩娑婆寐。

根据《新唐书》记载:“得方士那逻迩娑婆寐,自言寿二百岁,有不死术,帝改馆使治丹,命兵部尚书崔敦礼护视。”这个时候的唐太宗对于番僧的话深信不疑,甚至让兵部尚书亲自看管这个那逻迩娑婆寐。然而,“(那逻迩娑婆寐)后术不验,有诏听还,不能去,死长安。”

就像命运跟唐太宗李世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以为是救命稻草,自诩活了两百余年的番僧那逻迩娑婆寐到了长安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让自己唯一的希望都破灭了,这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无异于一次巨大的打击。

在向“番僧”求药无门之后,唐太宗李世民最后只能够将希望寄托在本土的方士身上,然而,本土的这些方士除了炼丹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本事能够挽救李世民即将崩塌的身体。到了这个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只能够病急乱投医了,听信了身边方士的话,胡乱地吃了丹药,最后身体愈加衰弱,不得不在病榻之上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一代帝王就此陨落。

年轻时期的唐太宗不信方士,不求仙药,以为自己能够看空一切,到了晚年的时候,求生欲强烈的他不得不求助于方士番僧,让其晚节不保,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个样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参考资料:《新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对比清朝和唐朝小说中女侠形象的不同,聊一聊女侠形象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而女侠的历史真的可谓是源远流长,而女侠的雏形也很早就在小说、诗歌等题材中出现了。如果一定要追溯其的来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汉代的《吴越春秋》中的“越女剑”描写并没有直接提出女侠的概念,但是也可以说得上是“女侠”的一个前身了。而到了唐朝的时期,女侠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其中描写的谢小娥、红线、聂隐娘等等的

  • 趣说唐玄宗的女儿们,四姐妹嫁给两对叔侄,小棉袄备受杨贵妃欺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一个男人如果有3件小棉袄一定很幸福,有32件小棉袄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唐玄宗,体验一次“超级爸爸”的感受吧。 01. 武惠妃的三个女儿 武惠妃是唐玄宗一生最宠爱的两个女人之一,也是生育数量最多的嫔妃,她一共给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子以母贵,武惠妃得宠,她的女儿们自然也

  • 赵高为何能够指鹿为马?故事并不完整,唐代诗人元稹道破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是说,有一天在朝堂上,赵高令小黄门牵来了一头鹿,他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这明明是一头鹿,您怎么说它是一匹马呢?赵高说这就是一匹马,不信陛下问大臣们。有的大臣说是鹿,有的大臣说是马。后来,凡是说马的大臣都被赵高杀害了。这是记载于《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熟悉

  •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造反?学者:如果是你也要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期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已,各地群雄并起都想趁乱世分一杯羹,最终由唐国公李渊从晋阳起兵攻打隋朝都城后大获全胜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众所周知唐朝多明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为盛唐奠定基础,使唐朝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历代帝王极其重视外交,唐朝也不例外,最鼎盛时期受国外朝贡多达三百,不仅如此唐朝的

  • 山东一女巫模仿武则天称帝,并在后宫养了不少童男,其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晁正坤,山东安丘人,小学毕业。她曾当过村里的妇女队长,生产队解散后,这让已经习惯拥有权力的晁正坤很不习惯。于是,她想尽各种办法,组建自己的小团体。农村获取信息的手段比较落后,部分村民依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恰好晁正坤学过一点儿巫术。所以,她决定从这方面入手,装神弄鬼给村民们看病。起初,村民们都不相信晁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渊落寞退场,看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和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何面对李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什么反应

    贞观九年(635)李渊去世,唐太宗通知褚遂良要求查阅唐高宗与自己的实录起居注,遭到恪守祖训史官的严辞拒绝。谏议大夫朱子奢说:陛下固然圣明,独鉴起居,于事无失。但若以此传示子孙,要是他们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不得不希风顺旨,全身避祸,悠悠千载,还有信史可言吗?意思就是陛下虽然神明,但不可以开

  • 展现自己最真的一面,武则天是如何利用“初夜”取得皇上的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并没有得到皇上注意,进宫几个月也没有见到皇上。只有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皇宫的规则和礼仪。在此期间与她一起入宫的还有一个叫徐惠的姑娘。徐惠的父亲在朝廷为官,武则天得知皇上近日要宠幸徐惠。武则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与徐惠结为姐妹,然后再通过徐惠接近皇上

  • 一代女皇武则天留给人们的千年谜团,至今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武则天秘史mv免费看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留下了千古谜团:立无字碑究竟是何意?百年来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想一探究竟,终一无所获,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老规矩,先介绍一下武则天的生平:(624年-705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或武后(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一、早年经历

  • 荆轲刺秦《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背景,风萧萧兮易水寒古诗全文,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创作背景荆轲本是齐国人,后来到卫国游说卫元君,但卫元君并没有任用他,荆轲就辗转来到了燕国,到燕国以后,和当地擅长击筑的高渐离成了知己,他两个经常和歌而泣。(公元前232年)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后,之后太子丹怕秦兵总有一天会来攻打燕国,于是引见贤才,商讨应对之策,最终敲定要寻找一名合适的刺客。太子的

  • 孔子说曾子:人不能不孝,但不能愚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宗圣曾子画像曾参是个很讲孝行的人,但有时讲得太过分,孔子为此还批评过他。有一次,曾参在瓜地里锄草,不小心把瓜秧连根锄断。他的父亲曾点见儿子把一棵长势正旺、快要结瓜的秧子锄死了,心痛得很,不禁火冒三丈,随手举起拐杖,一下子砸了过去。曾参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拐杖,当时就昏倒在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