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比清朝和唐朝小说中女侠形象的不同,聊一聊女侠形象的发展

对比清朝和唐朝小说中女侠形象的不同,聊一聊女侠形象的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621 更新时间:2024/1/15 10:42:29

而女侠的历史真的可谓是源远流长,而女侠的雏形也很早就在小说、诗歌等题材中出现了。

如果一定要追溯其的来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汉代的《吴越春秋》中的“越女剑”描写并没有直接提出女侠的概念,但是也可以说得上是“女侠”的一个前身了。

而到了唐朝的时期,女侠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其中描写的谢小娥、红线、聂隐娘等等的各种女侠的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经过了历朝历代的各种积淀,其到达了清朝代的时候,小说中女侠的数量更是激增,而我们也知道当时的小说也分为文言文小说以及在清朝盛行的白话文小说。

而其中的白话文小说的女侠都集中咋清朝末年出现的一批公案侠义小说和武侠小说之中,我们一起参照唐朝时期的女侠形象描写,对比两朝小说中女侠形象的异同,看看女侠形象的发展。

一.清朝时期女侠形象的对比

我们主要通过清朝时期的《儿女英雄传》、《绿牡丹》、《三侠五义》、《小五义》、《彭公案》、《七侠十三侠》这些作品来描摹一下清朝女侠的形态。我们不难发现,对比唐朝时期小说中的女侠形象,清朝小说中的女侠不论是从外貌神态,还是精神气质都是有了一定的改变。

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

1. 清朝的女侠对比唐朝更具女性特征

我们对比两个朝代的描写方式,我们可以发现唐传奇对于女侠的外貌花费的笔墨是极少的,比如其中《车中女子》只是写道:“可年十七八,容色甚佳,花梳满髻,衣则执素”,在《三髻女子》中的描写就更为简短了,其的描述是:“可年十七八,衣衫褴褛”。其对于贾人妻的描写则是只有三个“美妇人”更是简单至极,而广为人知的荆十三娘以及聂隐娘的外貌的描写更是没有花费一点的笔墨,我们仅仅可以从其的名字称谓和情节中发现其就是一个女性,而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太多的女性气息。

也就是说唐朝时期女侠的描写其实可以算得上是很简约到简单的,而清朝时期小说中对其的描写则可以说是细致至极。

在《绿牡丹》中其写道:“惟有那少年女子,穿了一身绿绸裤子,与白色绫袜套,大红缎子鞋,却不穿裙子。”而《彭公案》中也对女子进行了很细致的描写,其提到:“身穿桃红色女袄,葱心绿中衣,腰系西湖色汗巾,足下红缎花鞋又瘦又小。”

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衣着不再是“素”而是变成了“桃红色”、“西湖色”、“绿绸”等这样靓丽的颜色。在此同时对于其外貌描写也是颇费了一些笔力。

其中,在《儿女英雄传》中写道“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鼻若悬胆,唇似丹朱,莲脸生波,桃腮带靥,耳边镶带着两个硬红坠。”

而在《彭公案》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描写道:“年有十七八岁,生的芙蓉粉面眉黛青山,目横秋波,真有仙女之姿。”我们从其的描写可以发现其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明生动的古代美人,而在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的女性形象在那个时候都是裹着自己的脚的,而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裹着小脚的女性是怎么样手舞大刀行走在以男子为尊的世道下的,可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对于三寸金莲的刻画也使得其在那个时候是有别于男子的描写,或许在那个时期,缠足并不是强调而是创造了男女之间的差别。

而缠足也带着当时时代特有的特征,这个习俗在明末清初真正开始兴起,并在清朝时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这种普及上到大家闺秀,下到婢女其都多是“缠足”的,而正是因为这种普及使得其成了判别男女身份的一大重要的标志。

这从一定的程度上,我们通过这些的描写,可以发现清朝时期的女侠并没有带有十分浓郁的“侠”的特征,反而是有了很多的闺中女子的风范,这种风范我们也可以从才子佳人的小说中看到些许的影子。

2. 清朝女侠对比唐朝更具有世俗化的特征

我们都知道作为唐朝时期的大诗人,我们的诗仙李白的心中也是有着一颗侠客梦,在其的《侠客行》中,曾对于“侠”有着这样的描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在其中充分地向我们展露了唐朝侠客们的潇洒英姿,而这也是唐朝时期女侠很准确的描写。

在《谢小娥》中描写的“女侠”的形象谢小娥,其的身份是商妇,在其的所有家人都被盗贼所害之后其男扮女装,在仇家的家里当佣人,最后设计杀了自己的仇人之后就归隐了;而《崔慎思》中的崔慎思的小妾杀害了自己仇人之后,亲手杀害了自己的亲身儿子之后就失去了踪迹;而《贾人妻》中的商妇也是隐匿在市井之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之后也再次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失去了其的音讯等等。而在清朝的时期,虽然女侠的数量大大的得到了增加,但是却和唐朝时期相比,更加地世俗化。

比如在《儿女英雄传》中的为复仇的世家女十三妹其刀法娴熟,力大如牛;而《续小五义》中的沙秋葵和阎云英作为江湖女一个帮助自己的夫君战斗,而另一个人则救人和比武;《绿牡丹》中的花碧莲用自己的拳脚惩恶扬善而鲍金花则是用自己的刀法帮助自己的夫君战斗等等。

其实在两朝描写的女侠的技艺来看,其实唐朝的女侠多是技艺高超的剑侠,其武力超群,来去如风,其中以聂隐娘为最甚,其的剑术出神入化到甚至有了奇幻的成分在,而清朝时期的女侠多不会浮于表面,其的功夫表现得更为实在,从这些人使用的兵器上来说,刀、剑、铁棍、匕首、暗镖等,而技艺上说其更是多使用拳脚、刀法、点穴等等,在描述上其也越来越清楚。

比如说,《绿牡丹》中写道:见自己身后已无站脚之地,前面朱豹步步紧逼,于是将身一伏,假作跌倒之势,朱豹认以为真,就弯腰来按,不料金花就地一窜,要从他头上窜过。而在《续小五义》中也有过这样的描写,其中“丑女子已知是姐姐用铁丸打的,不容他站稳,嗖的一声,飞起二七的金莲,照后心淌就是一脚”等等,作者颇费了一些口舌在具体的打斗情况下,并很努力地把之拆解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分动作,给读者一种声临其境的感觉。

而从起的归宿而言,其最终或是选择归隐或是直接遁入空门是唐朝时期的女侠的最终的选择;而清朝时期的女侠则不然,其有着自己的配偶,甚至有着自己的家人和家庭。这就是清朝时期的女侠和唐朝时期的女侠的重要区别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打破了唐朝时期“独孤无情”的一种女侠形象模式,当然这样的配偶形式也为之后的“侠侣”式的武侠开创了先河,可谓是有着很深的影响。

3. 清朝女侠对比唐朝更受伦理的束缚

聂隐娘的自主选择自己的夫婿在唐传奇的女侠的心里没有很多根深蒂固的男女观念,没有男女大防这样的传统思想,自然就更没有贞洁烈女这种意识,取而代之的是其做事有担当,敢作敢为,豪放不羁;而到了清朝时期的女侠却是被封建伦理牢牢地束缚住了,在起得小说中我们可以时常发现“守宫砂”的出现,其作为古代用来证明女侠贞洁的一个重要佐证,据说只要把宫砂涂在女子的手上,只有和男子交合才会褪去,虽然在现代有很多人认为其方式愚昧,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在那个时候仍然是女子是完璧之身的最直观的一大力证。

而唐朝时期的女侠崇尚自由婚恋,我们可以发现那个时候的红拂虽然只是一个婢女但是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己心爱的男子私奔;聂隐娘看见磨镜少年到自己家来的时候可以很坚定没有迟疑地说自己要这个人作为自己的夫婿;贾人妻和立本来是素昧平生的路人,但是可以因为情投意合就直接结婚;崔慎思的小妾因为内心欢喜崔慎思就可以直接下定决心没有名分地和这个男子同居两年。

通过这些的例子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萍水相逢就决定自己的终生可以说是勇敢大胆的,这是唐朝特有的勇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礼教意识渐渐不断地强化,这就使得之后几乎销声匿迹。

与之对比的是清代女侠,其的婚姻多是被动没有自由的,其不仅没有明确的择偶标准,也没有自己勇敢追求的勇气,所以其的婚姻大事最终都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具体体现。虽然也有着自己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的,看见自己的心上人就要求自己的父母为自己追求的,但是这类女子的数量仍然是极少的。

虽然其有极少部分的人会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在“出嫁从夫”这个传统的观念中,却是都还是一直谨遵的,十三妹在嫁了人之后,就把之前作女儿时节的行径全服丢开,却事事克己、步步虚心的作起人家,还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出,清朝时期的女侠和唐传奇中的女侠相比其呈现除了一种世俗化、女性化、伦理化的倾向。

二.造成其变化的原因

从描写模糊到渐渐开始有意识的把女子和男子区分出来,对性别开始强调;从带有浪漫气息的理想社会到世俗的社会真相,从有着极高的婚姻自由到伦理制度的相互制约。清代的女侠和唐朝时期的女侠有着很大的变化。

从思想上说,唐朝是尊崇老子的思想的,上到皇帝下到底层百姓其都对道教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而其的传播也对当时的人们在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大的程度上也直接体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

从武功而言,道家的很多武功也对小说的创作影响至深,比如说隐身术、飞檐走壁的轻功、易容术等等,都使得唐朝时期的女侠武功中有着一种超脱现实生活的传奇色彩。

从人生观上说,唐女侠在复仇完成之后亦或是报恩完成之后,往往都选择了离开人们的视野,走向了归隐,这样的归宿从一定程度上也是和道家的一些思想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的。

而清时期的女侠则是广受到了当时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她们在文化的高压政策下出现,程朱理学在那个时候的思想体系中几乎占据了最高统治的地位,也就是说,清代时期小说中出现的女侠不再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存在,其应该服从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妻子,其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那个时期是自己丈夫的一个附属品。

而从经济上来说,清朝几乎是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这就使得很多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印刷业的发展程度最盛,活字印刷代替了雕版印刷,使得当时的印刷数量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宗法伦常到了清朝的时候渐渐代替了快意恩仇的浪漫思想,其的演化从一定的程度上是符合社会经济和道德风俗的深刻的改变的。

三.小结

对比清朝女侠形象和唐朝的不同,我们不难发现其的改变是顺应着时代的变迁进行了适应当时自己所在的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变。

和唐朝唐传奇中描绘的女侠,清代的小说中的女侠形象更加有着女性的特征、更加地世俗化、受到了伦理道德的约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趣说唐玄宗的女儿们,四姐妹嫁给两对叔侄,小棉袄备受杨贵妃欺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一个男人如果有3件小棉袄一定很幸福,有32件小棉袄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唐玄宗,体验一次“超级爸爸”的感受吧。 01. 武惠妃的三个女儿 武惠妃是唐玄宗一生最宠爱的两个女人之一,也是生育数量最多的嫔妃,她一共给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子以母贵,武惠妃得宠,她的女儿们自然也

  • 赵高为何能够指鹿为马?故事并不完整,唐代诗人元稹道破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是说,有一天在朝堂上,赵高令小黄门牵来了一头鹿,他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笑着说,这明明是一头鹿,您怎么说它是一匹马呢?赵高说这就是一匹马,不信陛下问大臣们。有的大臣说是鹿,有的大臣说是马。后来,凡是说马的大臣都被赵高杀害了。这是记载于《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故事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熟悉

  •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造反?学者:如果是你也要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期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已,各地群雄并起都想趁乱世分一杯羹,最终由唐国公李渊从晋阳起兵攻打隋朝都城后大获全胜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众所周知唐朝多明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为盛唐奠定基础,使唐朝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自古以来历代帝王极其重视外交,唐朝也不例外,最鼎盛时期受国外朝贡多达三百,不仅如此唐朝的

  • 山东一女巫模仿武则天称帝,并在后宫养了不少童男,其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晁正坤,山东安丘人,小学毕业。她曾当过村里的妇女队长,生产队解散后,这让已经习惯拥有权力的晁正坤很不习惯。于是,她想尽各种办法,组建自己的小团体。农村获取信息的手段比较落后,部分村民依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恰好晁正坤学过一点儿巫术。所以,她决定从这方面入手,装神弄鬼给村民们看病。起初,村民们都不相信晁

  • 玄武门之变真相:李渊落寞退场,看李世民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和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何面对李渊,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什么反应

    贞观九年(635)李渊去世,唐太宗通知褚遂良要求查阅唐高宗与自己的实录起居注,遭到恪守祖训史官的严辞拒绝。谏议大夫朱子奢说:陛下固然圣明,独鉴起居,于事无失。但若以此传示子孙,要是他们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不得不希风顺旨,全身避祸,悠悠千载,还有信史可言吗?意思就是陛下虽然神明,但不可以开

  • 展现自己最真的一面,武则天是如何利用“初夜”取得皇上的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并没有得到皇上注意,进宫几个月也没有见到皇上。只有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皇宫的规则和礼仪。在此期间与她一起入宫的还有一个叫徐惠的姑娘。徐惠的父亲在朝廷为官,武则天得知皇上近日要宠幸徐惠。武则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与徐惠结为姐妹,然后再通过徐惠接近皇上

  • 一代女皇武则天留给人们的千年谜团,至今无人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洗脱冤屈的,武则天秘史mv免费看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留下了千古谜团:立无字碑究竟是何意?百年来无数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想一探究竟,终一无所获,无法还原历史的真相……老规矩,先介绍一下武则天的生平:(624年-705年)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或武后(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一、早年经历

  • 荆轲刺秦《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背景,风萧萧兮易水寒古诗全文,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创作背景荆轲本是齐国人,后来到卫国游说卫元君,但卫元君并没有任用他,荆轲就辗转来到了燕国,到燕国以后,和当地擅长击筑的高渐离成了知己,他两个经常和歌而泣。(公元前232年)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后,之后太子丹怕秦兵总有一天会来攻打燕国,于是引见贤才,商讨应对之策,最终敲定要寻找一名合适的刺客。太子的

  • 孔子说曾子:人不能不孝,但不能愚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宗圣曾子画像曾参是个很讲孝行的人,但有时讲得太过分,孔子为此还批评过他。有一次,曾参在瓜地里锄草,不小心把瓜秧连根锄断。他的父亲曾点见儿子把一棵长势正旺、快要结瓜的秧子锄死了,心痛得很,不禁火冒三丈,随手举起拐杖,一下子砸了过去。曾参结结实实地挨了一拐杖,当时就昏倒在地,过了

  • 孔子学富五车被称为圣人,周游列国竟多次被小孩子难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周游列国路线,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多少年,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处处碰壁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var1]孔子学富五车,周游列国,可是没想到却多次被小孩子所刁难,有些问题甚至到近现代人类才能解答。传说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路过今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