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出土一块唐代石碑,丹麦记者欲出3000两黄金收购,为何被拒了

西安出土一块唐代石碑,丹麦记者欲出3000两黄金收购,为何被拒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38 更新时间:2024/1/16 15:30:54

前者已经属于唐朝的中唐时期,后者已经属于唐朝的晚唐时期,也就是说尽管是在后世看来已经衰落的唐中晚期,唐朝依然有着帝国的威仪,大国的气魄,盛国的包容。

由此可想而知整个唐朝又是怎样的辉煌和开放,也正是这种辉煌和开放,唐朝吸引来了很多异国人士,在经济、文化、科技,甚至是宗教上都有十分多的交流。

尤其是在宗教上,除了本土宗教道教外,很多人以为唐朝只有佛教这一种外来宗教,但事实上还有不少外来宗教,只不过因为统治者的好恶,发展相对式微,如“景教”。

都爱说每个人可以有每个人的想法,殊不知这样的想法让古罗马很是心累,因为它先是造成基督教分为三大流派,即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后又导致东正教分裂出7根枝叶,其中之一就是聂斯脱里派。

聂斯脱里派非常有个性,对基督教的解释是让基督教心梗的那种存在,他们不仅认为基督有一个“神”的位格,又有一个“人”的位格,还认为玛利亚不过就是生下了基督,没有神性,不应该被崇拜。

这种想法不亚于一种颠覆,从聂里脱里提出并建立教派之日起,就一直受到主教抨击,在公元431年的全基督教宗教会议“以弗所会议”上,聂斯脱里派因此被认为是异端而遭除名。

除名之后的聂斯脱里派,不得不哭哭啼啼开始寻找新的土壤,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波斯帝国受到极大欢迎,结果公元7世纪波斯帝国差点被灭,聂斯脱里派又不得不开始哭哭啼啼流亡,最终到达唐朝。

得知聂斯脱里派来到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考虑到他们在边疆大受欢迎,有利于他统治边疆地区,稳定丝绸之路贸易,于是让房玄龄隆重迎接了他们,并于公元638年正式同意他们在唐朝传教。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给他们建专门的寺庙——“波斯寺”(也称“大秦寺”,“大秦”是古罗马在中国古代的称呼),后来波斯寺遍布大唐——“于诸州,各置景寺,法流十道,寺满百城”。

面对这样豪奢大气的待遇,聂斯脱里派一行人受宠若惊,遂入乡随俗,将名字改成了意喻为“光明、新生”的“景”(这一点和摩尼教改叫“明教”差不多)。

随后景教也积极主动吸收唐朝主要宗教佛教的思想文化,致力于接地气,致力于靠近唐朝百姓的接受度,使得景教教徒最多时能达到20万人,也算是小小的繁荣了一下子。

只是这种融合反而促使景教走向了灭亡,公元840年到公元846年唐武宗灭佛,不仅仅只是佛教遭遇了重创,只要是和佛教稍微有一点关系的宗教,都遭到了波及,景教更是因此直接覆灭。

好在他们早早刻了一块“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用中文和叙利亚文将景教在中国的发展记录下来,还将此碑立在了长安大秦寺,因此景教没有被历史的洪流给冲刷殆尽。

就是这块碑遭遇有点崎岖和波折,先是景教覆灭后被人掩埋在了地下,后无意中出土,被就近移入金胜寺300年,结果引来了丹麦记者何乐模的觊觎,对方竟然打算用复制碑“偷龙转凤”。

当然这件事被政府及时发现了,可何乐模不依不饶,还嚷嚷着要拿3000两黄金购买,谁会稀罕区区3000两黄金?政府肯定觉得“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更有文化意义,于是拒绝了他。

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他们运走了那块复制碑,原碑就被移到了西安的碑林严防死守,现在这块遭遇了无数劫难,却幸得保存完整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被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又因为碑本身的历史价值——碑文中的第二部分记载了景教在中国唐朝的一百多年发展,侧面展示了唐朝时期的盛世繁荣景象,以及唐太宗及至唐德宗对待宗教的包容态度;

还有艺术和文化价值——楷书书法秀丽而劲健、灵动而庄严,同时造型作为典型的中国碑,兼具南北朝至隋唐风格因此十分独特,另外碑文手法上,虽然是传教士的手笔但却有不少用典和对仗。

早在19年前“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就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成为中国国宝,也是西方国家眼中基督教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圣之碑。

更多文章

  • 明朝在位仅十月的胖子皇帝,善于用兵打仗,明史评价堪比文景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明史》说明,这位皇帝在位时间很短,也就不到一年时间。但其用人治国的成就“善不胜书”。如果他能更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以德教化万民,他开创的盛世和文景之治相媲美。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朱高炽的一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做概括:文治和武功。这两点也是朱高炽成功的地方。上图_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

  • 门神尉迟敬德祖地风水探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阴阳二宅同向,乾山巽向。尉迟敬德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尉迟恭字敬德,鲜卑族,今山西朔城区人。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号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戎马一生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

  • 浮图缘:看懂皇帝对合德帝姬的下手,才明白他内心的嫉妒与恨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合德帝姬简介,合德帝姬的扮演者陈玉婷,合德救飞燕

    浮图缘:看懂皇帝对合德帝姬的下手,才明白他内心的嫉妒与恨意!《浮图缘》中草包皇帝说过,合德帝姬虽然是他的亲妹妹,却从不管他这个亲哥哥,一心巴结太后。可见他对合德帝姬是非常不满的,可真相是合德帝姬差点被荣安皇后送去和亲的时候,他这个亲哥哥也无能为力,甚至从没管过妹妹,要不是肖掌印出谋划策,帮助她获得太

  • 若不是他极力劝阻武则天,李家的天下可能就没了,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长寿元年正月,武则天手下酷吏之一的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还把他们抓进了监狱。当时规定,只要囚犯承认谋反就可以减免死罪。于是,狄仁杰当场认罪。来俊臣得到他的口供,准备来日行刑,不再严加看守。狄仁杰想狱卒借来笔墨,然后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冤屈,塞在棉衣中,请求狱卒帮忙送到儿子狄光

  • 司马懿诛他三族却漏了一个,百年后其后人夺走司马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桓范于建安末年入丞相府。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为羽林左监,因为有才学,与王象等共撰《皇览》。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后迁征虏将军、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任内与徐州刺史郑歧有房屋纠纷,桓范意图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郑歧,被郑歧上奏告发而免官。后迁任兖州刺史又不得意。随后要迁任冀州牧,但桓范

  • 晚年武则天:权力是欲望的催化剂,吞噬了多少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00年,洛阳城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皇帝要“选美”了,在漫长的皇权时代,这样的事情经常上演,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但这次的消息很特别,因为这次是要选男人,在位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这已经是女皇统治这个国家的第十个年头了。大唐风气豪放,妇女地位比较高,有钱有地位的女性,养个面首什么的,也

  • 史上最厉害的寡妇:项少龙为了她不肯穿越,秦始皇为了她破例下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寻秦记》里面的琴清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知书达理,刚拜堂成亲的晚上丈夫就被叫走去打仗,可惜最后死了,所以她就成了寡妇。从现代穿越回去的项少龙因为和她两情相悦,到后来即使能够回到现代,也为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于是才有了后来的“焚书坑儒”和项羽的出世。虽然《寻秦记》内容不全为实,但真正历史上却有着琴清

  • 李白和杜甫都写了王昭君,“诗仙”和“诗圣”谁写得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究其原因,诗人们为什么总是“钟情”于王昭君,无外乎3点理由,一是昭君是一个大美人,没有哪个诗人天生就喜欢写丑女的。二是昭君“怀貌不遇”,在诗人看来,等同于他们的“怀才不遇”。三是昭君出塞,使边塞“鸣镝无声五十年”,她是和平的天使,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么李白和杜甫谁写得更好呢?先看看杜甫的《咏怀古迹

  • 曹爽刚死,司马懿得一块玄石,上刻四字,司马懿大惊:司马氏危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此时的天下仍然是曹氏的,司马懿心里明白:曹氏后人,早晚有一天,会有人站出来复仇。现在摆在司马懿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取代曹魏,自己坐天下。而此时的司马懿其实也已具备取代曹魏的实力,一方面曹氏子嗣凋零,后继无人,而司马懿有九个儿子,个个精壮成才、生龙活虎,司马师成为卫将军,是军界新贵,司马昭成为安西将

  • 武则天嫁给李治生四子二女,6个孩子有何结局?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为何要嫁给李治,武则天是怎么怀上李治的,武则天嫁给李治的时候多少岁

    初唐诗人宋之问就认为武则天在位期间施行的一些措施,比如奖励农桑、首创“殿试”等,对唐朝各方面发展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北宋谏臣鲁宗道则认为武则天是危害大唐社稷的罪人,不仅篡夺大唐江山,任用来俊臣、周兴等酷吏搞得朝廷人心惶惶,还荒淫无道,豢养了不少面首。当然,双方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评价武则天,各有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