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文看懂五胡十六国,历史老师不服来战

一文看懂五胡十六国,历史老师不服来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21 更新时间:2024/2/7 9:55:59

当然,当时建立政权的不止这五胡,所建立的政权也不止16个,里面也不乏有汉人建立的政权,比如冉魏。只是北魏史官崔鸿写了一本《十六国春秋》,里面归纳了十六个以胡人为主所建立的政权,所以我们称那段历史为“五胡十六国”。

首先要说明一下,“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是两段历史,不一回事,很多人觉得五胡十六国就是南北朝,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我们先来理一理这两段历史的关系。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司马睿跑到江南建立了“东晋”,北方就乱成一锅粥了,这锅粥里煮出来的十六个政权,就是“五胡十六国”,他和东晋是呈现“南北对立”的状态的。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扫灭了北方十六国(当然,十六国不全是北魏所灭,这样说方便大家理解),统一了北方,开了“北朝”,

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扫灭了司马家族的东晋,建立了“宋”,此后南方经历了齐,梁,陈,这四朝,我们统称他们为“南朝”。

归纳一下,“五胡十六国”是和“东晋”南北对立的,这俩货完蛋后,才开启“南北朝”。

下面我们进入主题,“五胡十六国”是个什么东东?

背景

肯定有同学会问,为啥在西晋以前都没有胡人跑到中原来称王称霸,西晋以后咋一下子都冒出来了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胡人是怎么到中原的。

在东汉之前,中原的农耕文明和北方的游牧文明是有严格界限的,大致就是以长城和山海关为界,北方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南方是汉人的天下。

而且,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中原文明一直是严格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打击匈奴,那是绝不手软,直到把匈奴打残了,打废了,剩余少量的南下匈奴人,也都同化到中原文明里了。

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因为连年征战,中原人口急剧下降,就放宽了界限,允许一部分胡人到中原来居住,主要是为了增加赋税收入和兵源。

到了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更是大开绿灯,胡人兄弟们,我家大门常打开,中原大地欢迎您!于是,就掀起了胡人内迁的高潮。

不过,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的是,这些胡人并没有和中原人同化到一起,他们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呈部落氏居住,这就为以后胡人造反埋下了隐患。

序幕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儿子司马衷继位当了皇帝,就是那个著名的“傻子皇帝”。

当然,司马衷不傻,只是情商和智商双双不在线而已,手下人汇报说天下大灾,百姓都没有粮食吃,这货居然说了一句让大臣们大跌眼镜的话:“何不食肉糜”。

司马衷不仅智商不在线,审美似乎也有问题,娶了一个奇丑无比的皇后,名字叫“贾南风”。这名字,听着就很爷们。

很爷们的贾南风,当然不甘心在后宫过风花雪夜的生活,她很快就把持了朝政,而且和当朝太后的爸爸,司马炎留下的辅政大臣杨骏发生了矛盾,由此引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灭亡的前兆,也掀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公元306年,傻子皇帝司马衷死了,八王之乱结束了,西晋也被打成一锅浆糊了。

那些大臣们看着司马家内斗,都看傻眼了:“我滴乖乖呀,这司马家的人对自己家人下手,那是真狠呀,这个老板不靠谱,不如我单飞吧”。

于是,第一个单飞的人出现了。

五胡十六国之一:“成汉”

公元304年,在天府之国蜀地,巴氐族的首领李特率先造反,攻打成都,李特战死,儿子李雄接任首领,攻打下了成都,306年,李雄称帝,国号“成”。

公元338年,李寿杀了李雄的儿子李期,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汉”,因此,历史上称这个国家为“成汉”。

这个“成汉”比较特殊,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参与十六国混战的一个,只是关起门来内斗,颇有西晋之风。公元347年被东晋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二:“前赵”,也称“汉赵”

在八王之乱后期,司马颖被司马腾围困在邺城,这个时候,司马颖有个手下站出来了,他的名字叫刘渊。

刘渊说:“老板放心,我回匈奴借兵,一定把老板你救出去”,司马颖激动的看看刘渊,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拍了拍刘渊肩膀:“兄弟,速去速回,我等你好消息”。

刘渊回到了匈奴,但是却再也没有回去救司马颖,他也造反了。

公元304年,刘渊在左国城称王,定国号为“汉”。

为什么是“汉”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刘渊,还是有所顾忌自己匈奴人的身份的,害怕不能服众,于是也学着中原皇帝的样子,给自己找了个老祖宗,蜀汉的刘禅,所以定为“汉”。

刘渊死后,刘聪杀死兄长刘和,夺取帝位。就是这个刘聪,连续俘虏西晋两代皇帝,司马炽和司马邺,灭了西晋。

刘聪死后,刘曜杀死刘粲夺取帝位。刘曜觉得自己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匈奴人,不再供奉刘禅为祖宗,于是,他改国号为“赵”。

所以,对于刘渊建立的政权,有两个称呼,一个是“汉赵”,一个是“前赵”。

李雄的“成汉”和刘渊的“前赵”的建立,标志着五胡十六国正式拉开了序幕。

小高潮

刘曜改国号为“赵”后,手下有个大将石勒不干了:“奶奶个腿,都是带兵的人,你能称帝,老子也能”。

五胡十六国之三:“后赵”

公元319年,石勒在河北邢台称“赵王”,史称“后赵”。此后10年,“前赵”和“后赵”之间攻伐不断。公元329年,石勒灭了前赵,自己称帝。

后赵是五胡十六国中的一个小高潮,石勒,以一个奴隶的身份,最终统治中原,他在位期间,后赵几乎统一了北方,和东晋以淮水为界,南北分治。

石勒死后,侄子石虎夺取了帝位。

石虎是个非常残暴的人,大兴土木,动辄杀人。他死后,后赵再次陷入内乱,最终他的养孙冉闵胜出,改国号为“魏”。史称“冉魏”,但是因为时间太短,没有算入十六国之中,我们仍然把他当成是“后赵”的一部分。

冉闵是汉人,一直非常痛恨胡人的统治,因为在胡人的统治下,汉人的地位非常的低,汉人的命就如同牛羊一样,随意杀戮,胡人称汉人为“两脚羊”。

因此,冉闵当上皇帝后,下达了“杀胡令”,这个期间大量的胡人被杀,数量急剧减少。

不过,冉闵也没有蹦跶几天,因为内乱不断,被辽东的慕容家捡了个漏。公元351年,“前燕”出兵杀了冉闵,“后赵”灭亡。

在中原打成一锅粥的时候,在西北和东北方向分别悄悄的崛起了两个独立的政权,分别是“前凉”和“前燕”。

五胡十六国之四:“前凉”

前凉在今天的甘肃武威市,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01年,汉人张轨出任凉州刺史,虽然表面上一直是西晋和前赵,后赵的疆域,但事实上却是割据状态,直到353年,张祚才正式称帝,386年被前秦大将吕光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五:“前燕”

在辽东,有一支鲜卑慕容氏,就是天龙八部里慕容复的老祖宗。

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王,建都龙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前燕”灭了“后赵”之后,曾经一度挺进中原,占领洛阳,还和东晋掰了几年腕子。

在和东晋的战斗中,慕容家族的慕容垂屡立战功,但是却处处受到排挤,无奈带领妻儿老小以及手下亲信投奔了前秦符坚。

公元370年,前秦符坚灭了前燕。

短暂统一

公元350年,暴君石虎死了,后赵大乱,他手下的一个氐族首领符洪决定跳槽了,他找了个新老板“东晋”。不过,老东家很快就知道了,派麻秋过来干掉了他。

公元351年,符健决定不再给东晋打工了,他在长安称王,国号“秦”。

五胡十六国之六:“前秦”

符健死后,一个牛逼克拉斯的人物横空出世,他叫符坚。

符坚当上皇帝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灭了北方所有的割据小政权。370年,灭前燕,取关东六州;371年,灭仇池,吐谷浑归附;373年攻占巴蜀,汉中;376年,灭前凉,灭代,灭西域各国。

在五胡十六国中,前秦的疆域面积是最大的,史料记载,“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就连后来的北魏和北周,都没有达到这个规模。

五胡乱华时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北方大一统。

统一北方后,符坚把目光瞄准了东晋,发动了淝水之战。符坚率领二十万大军对抗东晋的八万人马,结果前秦大败,符坚在慕容垂的保护下,才勉强回去。

淝水之战后,前秦迅速衰败,以前归附他的小政权又开始蠢蠢欲动,五胡乱华的一个新高潮即将到来。

新高潮

淝水之战后,前秦开始分裂,分裂成了三大派系。

第一个派系是“秦系”,分别是“后秦”和“西秦”。

第二个派系是“燕系”,分别是“后燕”、“南燕”、“北燕”。

第三个派系是“凉系”,分别是“后凉”、“北凉”、“西凉”、“南凉”。

这9个政权都是从前秦分裂出去,以及再分裂所产生的,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一下。

五胡十六国之七:“后秦”

公元384年,前秦大将,羌族人姚苌带着符坚的儿子符睿出去打仗,结果,不但打了败仗,符睿还战死了,符坚大怒,姚苌不敢回去,在渭北自立为王,建立“后秦”。

公元417年,东晋大将刘裕亲率大军,攻克洛阳,许昌,破临潼,围困长安,姚苌的孙子姚泓出城投降,“后秦”灭。

五胡十六国之八:“西秦”

符坚在位的时候,册封了一个镇西大将军,是鲜卑人乞伏司繁,负责管理陇西地带。淝水之战后,乞伏司繁的儿子乞伏国仁眼瞅着符坚不行了,就独立了,建立了“西秦”。

“西秦”在公元400年的时候被“后秦”给灭了一次,后来又复国了,31年后,被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夏”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九:“后燕”

还记得当年从前燕逃出来的慕容垂吗?现在该他登场了。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预感到,自己光复大燕国的时机到了。公元384年,慕容垂在荥阳称燕王,建立了“后燕”。也是在这一年,鲜卑族的拓跋珪在牛川恢复了“代国”,并改名为“魏”,也就是后来的北魏,他将成为慕容垂的克星。

公元395年,后燕和北魏在参合坡大战,后燕大败,并分裂成了两部分。

五胡十六国之十:“南燕”

参合坡之战后,慕容德在滑县称帝,建立“南燕”,十二年后被东晋刘裕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十一:“北燕”

公元407年,后燕的冯跋发动政变,灭了后燕,然后拥立高句丽人慕容云当皇帝,史称“北燕”。436年被北魏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十二:“后凉”

还记得当年是谁灭了前凉的吗?对了,前秦大将吕光。

就在符坚和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死磕的时候,吕光也奋战在消灭西域小国的路上。得到符坚的死讯后,吕光伤心欲绝,让全家人为符坚披麻戴孝。

然后,吕光就在西北独立,建立了“后凉”。403年,被后秦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十三:“北凉”

吕光征西域的时候,带去了一个秘书,名字叫段业,负责给吕光写文章,写战报啥的,公元397年,段业称凉王,建立了“北凉”,后来被柔然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十四:“西凉”

这个可不是西游记里的“西凉女国”。

公元401年,沮渠蒙逊杀了段业,河西地区群龙无首,段业的旧部就拥立当地土著大户李暠为帝,史称“西凉”。后被北凉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十五:“南凉”

鲜卑人拓跋乌孤所,公元397年建立,后被西秦所灭。

五胡十六国之十六:“夏”

这个小政权出现的时间是最晚的,基本上十六国都快打的奄奄一息了他才出现。

公元407年,南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定都统万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榆林。公元431年被吐谷浑所灭。

好了,至此,十六个国家已经全部登场完毕,我的脑细胞也快用完了,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已经看的一个脑袋两个大了。

尾声

在整个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两个特殊的政权,没有被算进去,但是却不得不提,因为他们也非常重要。

一个是吐谷浑。

他是鲜卑慕容氏的一支,首领的名字就叫慕容吐谷浑,公元313年建立,后来就以人名为国号,叫“吐谷浑”。地盘在今天的青海和甘肃一带。

这个吐谷浑非常的神奇,他从西晋末年立国,历经了350年,直到唐朝李世民时期,才被唐所灭,可以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诞生出来的,最长寿的一个小国家。

一个是“代国”。

鲜卑人拓跋猗卢所建立,是西晋的忠实拥护者,后来被前秦符坚所灭。

公元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代国”,但是他给改了一个名字,叫“魏”,就是后来的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历时100多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开启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一个阶段,整个北方陷入分裂,政权更替频繁,而且主要是由胡人统治。

看完这段历史,很多人会关心一个问题,我现在的汉人还是纯粹的汉人吗?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当时的胡人与汉人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是还是有所区分的,汉人在郡县制的体制下生活,胡人还是用自己的部落制生活在一起,双方的交集并不多。

而且,自古以来,胡人都算是我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偶尔交流一下,也属正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皇后朱琏,不堪忍受金国“赐金浴”,投湖自尽,死时年仅26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耻”可以看出,这是汉族历史上最耻辱的事情。令人痛心的是,国君宋徽宗、宋钦宗抗敌的伟大,深深地刺痛了汉族人民的心!徽钦派不仅有皇帝,还有有笔的文人。他们的行为,别说还少了点文人的气焰,让汉人自惭形秽!靖康之耻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城,张邦昌后来在金人的帮助下建立了伪楚政权,而围困京城的徽秦宗派

  • 回到唐朝,聊聊拥有289年历史的唐朝,为何热衷“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唐代和亲表现出较强的功利和目的,存在诸多不合时宜的伦理习俗,但其和平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仍具有借鉴意义。一、唐代和亲考述1.初唐时期的和亲(618-648)唐建立之初,高祖吸收隋末因暴政和农民起义而亡的前车之鉴,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使国力得以迅速恢复。在经

  • 央视持续热播《中华战争通史》安史之乱(五)山河重创 盛唐不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春望》正是唐朝诗人杜甫在安禄山起兵叛乱第三年,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时所写。看着眼前满目疮痍的长安城,回想起花团锦簇的繁华,诗人杜甫也只能无力地抒写心中的感伤,笔尖所触及的更多的是这个盛世王朝,在凄风苦雨中的飘摇不定。而面对

  • 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对花蕊夫人、小周后的凌辱,诠释了何为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对华蕊夫人和孝周皇后的痴迷就是典型的例子。先说花蕊夫人,她是后蜀皇帝孟尝君的妃子。宋太祖赵匡胤久闻其名,非常想要她。后来,赵匡胤与后蜀开战,孟尝臣投降,被封为秦国公。在一次宴会上,赵匡胤认识了华蕊夫人。不管他看到什么,赵匡胤骨子里都疯了,从此吃不饱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这无与伦比的

  • 《明史》修订耗费百年,暗指明朝皇帝都不正常,二十四史之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史为什么明朝没人记载,明史记载明朝大将刘挺,明朝二十四亲卫多少人

    如果历史的书写非要任命一个万世之主,司马迁的票数肯定不会比谁少。(本文由第一作者董博原创)这部史书是清政府主持下集体智慧的结晶。顺治二年(1645年),清政府设立明史馆,意在编纂明史,但由于当时天下不一,一切纷繁复杂,并未真正开始运作。从顺治初年到乾隆末年,《明史》改版几乎囊括了当时清朝统治者所能找

  • 既然不能承担,就不要爱上我,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不负责任的开始。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中,杨玉环也位列其中,除了长相优越,再加上良好的教养,性情温和,寿王李瑁对她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请求下侧立为寿王妃。武惠妃死后,唐玄宗伤心难耐听闻杨玉环资质极佳,便将她召入宫中,以祈福为名,将他送入山中为道,为李瑁册立完新王妃之

  • 北宋时期军事武备制度分明,以及富弼经略辽夏思想的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范仲淹与富弼的治军理念一致,对有功者赏罚分明。据史料记载,康定元年(1040年),福州的曹司马逊、张适、黄桂等人私自抽取士兵的粮饷。范仲淹认为,在军事时期,无数士兵因饥寒而逃。军队将难以发挥作用。于是下令处死马寻等人。而虎翼军第九军长王琼则大获全胜。任用人才培养将领面对北宋“崇文抑武,忌用武”的既定

  • 孟宪实:北庭与唐朝的丝绸之路管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原文刊于《甘肃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第44-53页。孟宪实,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提 要唐朝经营西域,继承的是汉朝传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有西汉体制的影响。最初,唐朝在北疆以西州为中心展开建设,即使在安西都护府转驻龟兹之后,西州的地位依然重要。安西都护府下辖四

  • 封面福利|快留言,免费看音乐剧《南唐后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2023年2月17日、18日,音乐剧《南唐后主》将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上演,该剧撷取李煜的短暂人生进行突破性的音乐剧改编,用写意的舞台和融合的音乐,倾吐南唐后主情深语挚的身世家国之叹。据悉,音乐剧《南唐后主》自孵化起已打磨三年有余,该剧运用“词人”和“皇帝”两个角色来代表李煜的双重身份,将意识的战场带入

  • 连环画历史故事之-《郑成功收复台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陕西版郑成功连环画,郑成功收复台湾黑白手绘图,郑成功收复台湾案例

    这部连环画是根据历史記载和民间传说编绘而成的。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主义的光辉事迹。今天,美帝国主义仍然无耻地霸占着我国神圣的领土台湾,阴谋制造“两个中国”。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遭到了我国人民和全世界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历史证明:侵略者的命运是注定要失败的,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