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红,1968年3月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原籍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89年,吴明红毕业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本科并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4月,任上海大学教师;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1年9月,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射线所所长;2003年9月,任上海大学研究生部主任;2004年5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2005年10月,任上海大学校长助理、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2013年10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明红长期从事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明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出生日期:1968年3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5年—1989年,吴明红就读于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现上海大学)。
1992年,获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1992年4月—2000年11月,任上海大学教师。
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1年9月—2003年9月,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射线所所长(其间:2001年9月—2001年12月,在上海市教委党校学习)。
2003年9月—2004年5月,任上海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2004年5月—2005年10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2005年10月—2013年6月,任上海大学校长助理、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其间:2006年,入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008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9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委党校学习)。
2013年7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
2013年10月,任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其间:2014年3月—2014年6月,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组部青年创新人才培训班学习;2015年,当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吴明红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明红针对多介质复合污染协同治理科学难题,从其组分特征入手,在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领域以及有机复合污染治理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围绕复杂有机污染物结构与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特征,研发了系列高选择性、高吸附性及催化活性的碳基复合材料;研发微结构精确可控的氧化石墨烯工业膜材料,实现了高盐有机废水的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取得关键新技术与工程应用突破;研发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新技术,实现了工业源和微环境无动力源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治理,形成产业化应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2月上海大学官网显示,吴明红在Nature、NatureChemistr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论文SCI他引26000多次。
科研获奖
根据2021年12月上海大学官网显示,吴明红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排第一、第五)、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2项排第一、1项排第二)、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65项。
吴明红人才培养
教学理念
吴明红身兼校领导职务,却始终置身科研一线,每天的日程表排得很满,但她坚持带研究生,坚持给学生们上课。她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私底下,她对待学生就像朋友一样。她备课从“不充分”,课堂留出讨论时间,让学生“产生火花”;她认为课堂是动态的,为和学生互动,自己不断更新知识;要捕捉学生朦胧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学成果
根据2021年12月上海大学官网显示,吴明红曾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吴明红荣誉表彰
社会兼职
个人生活
早年生活
吴明红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吴宁街道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最爱听科学家的故事,尤其敬佩居里夫人。由于居里夫人研究放射化学、核物理和核化学,所以吴明红也对该专业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学阶段,吴明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是命运之神和她开了个玩笑:在198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班主任错将上海科技大学(现为上海大学)理解成了中国科技大学的上海分校,于是一心想报考中科大的吴明红来到了上海科技大学。
家庭情况
吴明红有一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任博导的丈夫,工作同样出色和繁忙,但他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有时吴明红忙得无暇顾及,下班回家已天黑,只能留儿子在灯下独自做作业。
人物评价
吴明红带领团队开启核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研发高性能碳基环境功能材料用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致力以科技创新守护绿水青山。同时,她还积极推动科学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目前,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船舶、化工、核工业等重要工业行业的有机污染治理,还在新能源等领域服务民生。她不仅善于开拓新的科研方向,也积极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奖成果走出实验室,应用于产业实际,让科技造福更多人。(《文汇报》评)
吴明红胸怀报国之志,在科研强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追求卓越,不懈奋斗。(《闽北日报》评)
吴明红以一名高等教育事业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感,殚精竭虑、恪尽职守、竭诚奉献,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强烈的报国责任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出优异的成绩。(上海大学评)
吴明红非常善于捕捉学术的新发展方向,并敢于做出大胆的尝试。她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开导学生,遇到失败不要怕,只要肯去面对的话,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