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立泉

陈立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3/12/22 21:21:37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固体离子学能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博士生导师。陈立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至1978年在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固体所进修;1980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固体离子学实验室;1987年担任“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总负责人;1999年牵头成立了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率先在中国国内研制出锂离子电池,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

基本资料

名:陈立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南充市

出生日期:1940年3月29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0年3月29日,陈立泉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

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晶体学专业学习。

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6年—1978年,在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固体所(StuttgartMax-Planck-InstituteofSolidStateResearch)进修。

1985年10月—12月,在法国科研中心波尔多固体化学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

1987年,陈立泉担任“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总负责人。

1990年—1996年,多次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92年—1992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99年,牵头成立了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4月,与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首席科学家”聘任协议。

主要成就

陈立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立泉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中国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他还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立泉先后发表论文250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4.12

《固体电解质一般原理、特征、材料和应用》

P.Hagenmuller著;陈立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08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11卷信息功能材料工程上》

占国,陈立泉,屠海令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08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第12卷信息功能材料工程中》

王占国,陈立泉,屠海令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03

《中国教材工程大典第13卷信息功能材料工程下》

王占国,陈立泉,屠海令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6

《信息功能材料手册上》

王占国,陈立泉,屠海令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07

《信息功能材料手册中》

王占国,陈立泉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立泉先后申报发明专利15余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年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9年

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体的发现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陈立泉人才培养

科研态度

陈立泉认为,科研院所往往太强调文章而不重视成果转化,因此在科研院所,搞产业化的人往往都比较边缘。在他看来,当前应该是“以任务带动学科”为主。也就是说,把国家的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他解释说,这并不是不重视文章,高质量的技术不能少,高质量的文章也不能少。

指导学生

根据2021年4月纳米离子学与能源材料实验室网站显示,陈立泉培养博士生14人(包括与中国国外联合培养2人),硕士生6人(包括代培3人),博士后1人。

平台建设

1980年,陈立泉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固体离子学实验室。

陈立泉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87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2001年11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3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技术科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7年

国际电池材料协会终生成就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6年

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

2004年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2012年

《储能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和材料学部副主任

超威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固态离子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国际固态离子学会委员

个人生活

陈立泉和夫人黄玉珍与赵忠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

人物评价

陈立泉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纳米离子学与能源材料实验室评)

陈立泉不仅开拓了中国固体离子学研究的新领域,还为中国的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新华网评)

陈立泉是中国固态离子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国际固态离子学及可持续能源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科学报》评)

陈立泉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标签: 陈立泉

更多文章

  • 陈蕴博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蕴博

    陈蕴博,1935年1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材料加工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蕴博于1955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先后在原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

  • 崔崑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崔崑

    崔崑,男,汉族,1925年7月20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山东济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44年—1948年,崔崑在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48年—1951年,成为武汉大学机械系助教;1951年—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5

  • 丁传贤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丁传贤

    丁传贤,1936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南通,无机涂层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丁传贤于1959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1983年至198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材料系工作;1994年先后以访问教授的身份

  • 傅恒志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恒志

    傅恒志,男,汉族,1929年8月24日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材料及冶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46年—1950年,傅恒志在西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52年—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

  • 关兴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兴亚

    关兴亚,1932年2月7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咨询、教授高级工程师。关兴亚于1955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乙炔化学研究室工作;1957年至1960年在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学工艺室工作;1960年至1981

  • 胡永康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永康

    胡永康,男,汉族,1940年2月5日出生,云南省曲靖市人,石油炼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胡永康毕业于云南大学;1961年—1977年,任职于抚顺石油炼制研究院;1977年—1987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1

  • 江东亮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江东亮

    江东亮,男,汉族,1937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安徽省歙县人,无机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江东亮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81-198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冶金和材料科学工程系工作;198

  • 金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涌

    金涌,1935年7月30日出生于北京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于1953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1954年被选派赴前苏联乌拉尔工学院留学;1959年从苏拉尔工学院毕业后回国,进入天津大学研修班学习;1960年进入中

  • 柯伟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柯伟

    柯伟,1932年12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1957年柯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197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1982年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李大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大东

    李大东,男,汉族,1938年2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山东省德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专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1956年—1962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化学专业学习并毕业;1962年—1988年,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课题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