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才鸿年

才鸿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96 更新时间:2023/12/6 11:22:51

才鸿年,男,1940年1月29日出生于北京,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顾问。1957年才鸿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6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52研究所,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2年担任兵器工业52研究所所长;1993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1999年担任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军工配套分委会副主任,同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2007年担任总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专家顾问组成员;2009年担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2016年受聘为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才鸿年长期从事兵器用金属材料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为金属材料。

基本资料

名:才鸿年

外文名:CaiHongnian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市西城区

出生日期:1940年1月29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钢铁学院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7年9月,考入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

1961年1月,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7月,本科毕业后继续在北京钢铁学院就读研究生。

1966年1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52研究所,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至1988年2月)。

1982年3月,担任兵器工业52研究所所长(至1993年1月)。

1988年1月,担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副组长、组长。

1993年1月,担任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至1999年7月)。

1999年1月,担任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军工配套分委会副主任。7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7月,担任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1月,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至2008年1月)。

2007年1月,担任总装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专家顾问组成员。

2009年1月,担任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

2016年10月18日,受聘为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才鸿年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才鸿年长期从事军用新材料的研究工作。主持了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我国第一代复合装甲的研究工作,发明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装甲钢,为中国复合装甲材料与结构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主持了火炮身管自紧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参加了自紧身管疲劳寿命的研究,先后创立了火炮身管液压自紧技术和高效液压自紧技术,使炮管强度提高60%-100%,并成倍提高疲劳寿命;组织了军用新材料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研究和先进材料技术预先研究“十五”、“十一五”计划指南、关键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10月,才鸿年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4.05

《淬透性测定方法和应用》

(日)大和久重雄著;赵之昌,才鸿年译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1997

《火炮身管自紧技术》

才鸿年等著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2010.01

《现代热处理手册》

才鸿年,马建平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03

《金属材料手册》

才鸿年,赵宝荣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10月,才鸿年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防973)项目“特种材料模拟、表征与优化设计”。参与和主持了“七五”以来历次军用新材料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五年计划的编制。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10月,才鸿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8年

一九八六年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2年

焊后不回火薄装甲钢

国家发明二等奖

才鸿年人才培养

截至2016年7月,才鸿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一共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多名,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才鸿年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名称

作者

作者

高速冲击作用下材料宏细观响应行为的跨尺度数值模拟研究

刘金涛

北京理工大学

新型超高强度钢设计、力学行为及微结构分析

周士猛

北京理工大学

新型钨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伟赫

北京理工大学

连续増强SiC3D/Al复合材料三维实体模型重构及动态力学性能模拟

庆祥

北京理工大学

新型结构锆合金的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聂洋洋

北京理工大学

热处理工艺对AerMet100钢微观组织及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胜男

北京理工大学

Al/Fe2O3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在推进剂中的应用

高坤

北京理工大学

Ti–6Al–4V合金中绝热剪切带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对抗多次打击性能的影响

孙凯

北京理工大学

C_f/SiC基体等离子喷涂耐烧蚀涂层性能与防护机理研究

文波

北京理工大学

冲击加载下Ti-6Al-4V靶板失效机理研究

刘腾腾

北京理工大学

形变态93WNiFe合金绝热剪切现象研究

彭磊

北京理工大学

电流、电场和电脉冲对TC6钛合金力学行为的

裴传虎

北京理工大学

挤压、扭转复合形变提高钨合金绝热剪切敏感性的研究

刘金旭

北京理工大学

药型罩用高密度纯钨及钨镍合金研制

范爱玲

北京理工大学

高应变率下变形态镁合金力学行为各向异性研究

吴园园

北京理工大学

宽温高稳定性MLCC介质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机理研究

杜旻

电子科技大学

TC4钛合金微观组织与绝热剪切敏感性关系研究

胡阳光

北京理工大学

多孔W增强Zr基大块非晶合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薛云飞

北京理工大学

三维连通网状SiC/Zr基非晶复合材料动态性能及变形特征研究

刘娜

北京理工大学

一维加载条件下镁合金动态力学行为研究

彭磊

北京理工大学

粘结NdFeB永磁材料制造原理与技术

白书欣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粘结相对钨合金自锐性能影响的研究

祝志祥

北京理工大学

结构钢成分组织与绝热剪切敏感性关系研究

冀建平

北京理工大学

Mg-基、Zr-基大块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特征研究

邵长星

北京理工大学

平板结构在冲击载荷下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范亚夫

上海交通大学

自紧身管残余应力稳定性的研究

朱秀荣

第五二研究所

年度

学位

2016

博士

2016

博士

2016

硕士

2016

硕士

2016

硕士

2015

硕士

2014

博士

2014

博士

2014

博士

2014

硕士

2010

博士

2009

硕士

2009

博士

2008

博士

2008

硕士

2008

博士

2008

硕士

2008

博士

2007

博士

2007

硕士

2006

博士

2006

硕士

2006

博士

2006

硕士

1995

硕士

1990

硕士

才鸿年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4年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1年

兵器工业功勋奖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才鸿年曾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973专家顾问组成员,现任装备发展部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组长,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军用材料配套专家组组长,国家新材料重大科技项目专家组成员等。兼任亚稳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冲击环境材料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还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编委。

人物评价

才鸿年是中国薄装甲钢、复合装甲和炮管自紧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武器装备发展所需关键材料的保障做出了贡献,为中国军用材料发展的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理工大学评)

才鸿年是兵器工业系统中一位优秀的科技专家,多年来,他为中国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为中国兵器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新华网评)

标签: 才鸿年

更多文章

  • 陈丙珍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丙珍

    陈丙珍,女,1936年5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化工系统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丙珍于1962年从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原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工作;1986年至1990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研室主任;1996年至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

  • 陈景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景

    陈景,1935年3月9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市,贵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陈景于1958年从云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的昆明工作站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至1979年担任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室副主任;1979年至1988年担任昆贵所冶金

  • 陈立泉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立泉

    陈立泉,1940年3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固体离子学和能源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博士生导师。陈立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6年至1978年在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固体

  • 陈蕴博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蕴博

    陈蕴博,1935年1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材料加工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蕴博于1955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先后在原机械部机械科学研究

  • 崔崑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崔崑

    崔崑,男,汉族,1925年7月20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山东济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44年—1948年,崔崑在武汉大学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48年—1951年,成为武汉大学机械系助教;1951年—195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195

  • 丁传贤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丁传贤

    丁传贤,1936年2月11日出生于江苏南通,无机涂层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丁传贤于1959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工作;1983年至198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材料系工作;1994年先后以访问教授的身份

  • 傅恒志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傅恒志

    傅恒志,男,汉族,1929年8月24日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材料及冶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46年—1950年,傅恒志在西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52年—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

  • 关兴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兴亚

    关兴亚,1932年2月7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咨询、教授高级工程师。关兴亚于1955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乙炔化学研究室工作;1957年至1960年在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学工艺室工作;1960年至1981

  • 胡永康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永康

    胡永康,男,汉族,1940年2月5日出生,云南省曲靖市人,石油炼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胡永康毕业于云南大学;1961年—1977年,任职于抚顺石油炼制研究院;1977年—1987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1

  • 江东亮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江东亮

    江东亮,男,汉族,1937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安徽省歙县人,无机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江东亮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81-198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冶金和材料科学工程系工作;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