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川于1999年-2004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回到北大,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职。刘若川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他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与p进朗兰兹纲领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是与人合作在几何相对p进霍奇理论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2019年9月20日,荣获“科学探索奖”,肯定他致力于将经典的复数域上的几何学理论拓展至p进数域,对p进簇的黎曼-希尔伯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鼓励他在非交换p进Hodge理论方向努力攻坚。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1年11月3日,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若川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代表作品:《p进局部系统的刚性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
主要成就:与人合作在几何相对p进霍奇理论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职称:研究员
学者简介
刘若川于1999年-2004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获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回到北大,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任职。
科研情况
刘若川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他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与p进朗兰兹纲领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是与人合作在几何相对p进霍奇理论方面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2022年6月15日,北京大学官方发文称,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刘若川在算术几何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近期被国际顶尖数学期刊Journalof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JAMS)接受。在最近Pila-Shankar-Tsimerman关于任意志村簇的Andre-Oort猜想的突破性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杰出成就
近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若川与合作者共同完成的论文RigidityandaRiemann–Hilbertcorrespondenceforp-adiclocalsystems(《p进局部系统的刚性与黎曼希尔伯特对应》)被世界顶级数学期刊InventionesMathematicae接受并在线发表。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20日,荣获“科学探索奖”,肯定他致力于将经典的复数域上的几何学理论拓展至p进数域,对p进簇的黎曼-希尔伯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鼓励他在非交换p进Hodge理论方向努力攻坚。
2020年8月,入选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名单。
2020年10月15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1年11月3日,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名称: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
2023年2月19日,刘若川获得第十九届陈省身数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