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守贤

方守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4/1/20 9:46:29

方守(1932年10月28日—2020年1月19日),男,出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原主任。方守贤于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7年至1960年被派遣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0年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参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建造工作;1986年至1988年担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1988年至199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至2003年担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至2009年担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顾问;2013年获得国际粒子加速器大会终身成就奖;2020年1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方守贤主要从事带电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工作,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对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作了改进;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

基本资料

名:方守贤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2年10月

逝世日期:2020年1月1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神通广大的射线装置带电粒子加速器》

:安徽太平

人物生平

1932年10月28日,方守贤出生于上海,籍贯安徽太平。

1951年,考入交通大学就读。

1955年10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并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后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

1957年至1960年,在苏联列别捷夫研究所及联合核子研究所实习工作。

1960年回国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9年6月2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至1986年,担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工程副经理,领导BEPC建造。

1986年至1988年,担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领导团队按期、高质量建造了中国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1986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至199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全面领导研究所工作,实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稳定高效运行。

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6年0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

2005年至2009年,担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顾问。

2020年1月19日9时31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方守贤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方守贤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振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1982年—1983年在西欧联合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新型强流反质子积累环设计、负责聚焦结构设计,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小中型环形加速器的消色散方法。1983年—1986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对其理论设计作了改进。1986年—1992年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运行及改进,按期完成投入运行,整机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机器中占领先地位。此外他还从事强流质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前沿领域研究。

论文著作

截至2015年5月,方守贤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2年

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0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方守贤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09年8月20日,方守贤调研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并以《先进质子治疗装置(APTF)概念设计》为题作了关于质子用于医疗的科普报告。

方守贤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

199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物理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13年

国际粒子加速器大会终身成就奖

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3年03月—1998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8年03月—2003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8年06月—2000年

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4年—2008年

第五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2010年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科技委主任、科技顾问

2011年

中国科学院“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关键技术研究”先导专项科学顾问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科技委主任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却储存环工程科技委主任

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科技委主任

质子治疗加速器研究及建造项目总顾问

中国核学会理事、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

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

韩国浦项同步辐射光源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

日本理化所8GeV同步辐射光源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

人物评价

方守贤为奠定中国在τ-粲能区粒子物理研究的领先地位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方守贤是中国高能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中国加速器技术及大科学装置的发展进程中,方守贤先生以远见卓识多次提出战略性意见,贡献于倡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上海同步辐射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废料嬗变系统以及中国质子治癌加速器等装置的建设。他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加速器科技的发展,架起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加速器领域积极合作的坚实桥梁。(央视新闻评)

方守贤先生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和学术骨干,成为了中国加速器事业各领域的中流砥柱。先生为人磊落,学风端正,胸怀全局,鞠躬尽瘁,淡泊名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评)

方守贤先生为人磊落,学风端正,胸怀全局,鞠躬尽瘁,淡泊名利。他一直坚守在加速器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为中国高能物理和粒子加速器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华中科技大学樊明武院士唁电)

标签: 方守贤

更多文章

  • 田波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田波

    田波(1931年12月25日—2019年12月15日),男,汉族,山东桓台县人,病毒学与生物技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病毒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毒学创始人,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

  • 陆士新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陆士新

    陆士新(1929年12月12日—2019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苏盐城,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陆士新从大连医学院毕业后被国家选送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医学院内分泌研究所学习;1961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陈星弼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星弼

    陈星弼(1931年1月28日-2019年12月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浦江,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微电子学家,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星弼1952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电机系;1953年任教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959年任教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3年

  • 曾融生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融生

    曾融生(1924年8月16日-2019年10月22日),男,祖籍福建平潭,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1958年开始在青海、甘肃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应用面波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提出了地壳的

  • 张嗣瀛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嗣瀛

    张嗣瀛,(1925年4月5日-2019年10月4日),出生于山东章丘,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张嗣瀛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9年到东北工学院当讲师,历任东北工学院教授、工程力学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至1959年在前

  • 王补宣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补宣

    王补宣(1922年2月5日-2019年8月3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热工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与传热学带头人。1943年王补宣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7年7月赴美留学,1949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1950年回到中国后担任北

  • 章综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章综

    章综(1929年5月16日—2019年8月27日),出生于宜兴宜城镇,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综于1952年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至1962年在苏联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铁氧体、铁电体实验室进修;

  • 陈家镛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家镛

    陈家镛(1922年2月17日—2019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湿法冶金学家、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家镛于1943年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留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5

  • 卓仁禧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卓仁禧

    卓仁禧(1931年2月12日-2019年8月6日),男,福建厦门市人。高分子化学家。著名化学家、中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历任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生物医学高分子材料开放实验室主任、科技委员会委员、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并先后担任中国化学学会

  • 李济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济生

    李济生(1943年5月31日—2019年7月28日),山东济南人,人造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技术部总工程师、研究员。1966年李济生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后一直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从事卫星轨道动力学研究和卫星测控工作;1985年当选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