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施教耐

施教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722 更新时间:2024/1/17 22:20:29

施教耐(1920年11月29日—2018年11月24日),福建晋江人,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0年施教耐从菲律宾中学毕业后回国升学,进入浙江大学生物系学习;1944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1953年植物生理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以来,施教耐先后任该所的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9年获得“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0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11月2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施教耐长期从事植物代谢酶的调节研究。

基本资料

名:施教耐

外文名:ShiJiaonai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晋江

出生日期:1920年11月29日

逝世日期:2018年11月24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政治面貌: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人物生平

1920年11月29日,施教耐出生于福建晋江龙湖石厦村。自幼随父亲定居于菲律宾,在马尼拉接受初级和中级教育。

1940年,施教耐在菲律宾中学毕业后回国升学,进入浙江大学生物系学习。

1944年,施教耐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植物生理学助教。

1950年,施教耐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师从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先生,从事植物中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根系离子吸收机制的研究。

1953年,植物生理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以来,施教耐先后任该所的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60年)、研究员(1982年)。

1991年,施教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8年11月24日12时50分,施教耐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主要成就

施教耐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施教耐在光合碳代谢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他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乙醛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一定的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实中有一内源抑制剂对HMP途径起着调节作用;在C4植物PEP羧化酶结构与功能研究中,证明酶存在着多构象状态并对酶的二级结构特性、亚基的空间排布、亚基的解离聚合以及酶的多调节位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筛选出两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1月,施教耐及其合作者共发表论文90篇。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纤维素酶应用研究工作

全国科技大会奖

1988年

磷磷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施教耐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11月,施教耐已培养出博士生6名,硕士生5名,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施教耐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培养的学生情况如下:

年度

论文名称

作者

类型

1982

高梁叶片PEP羧化酶的构象状态与分子特性

焦进安

硕士

1985

光合C_4-PEPC若干结构特性和功能的关系

周群

硕士

1985

高梁NADP苹果酸脱氢酶的纯化及其调节特性

硕士

1990

干旱对露花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调节特性的影响

岳浩

博士

1993

ACC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对蕃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福强

博士

1996

Rubisco活化酶的性质及其基因表达调节的研究

唐如航

博士

高梁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纯化及其酸变性的动力学研究

王江海

硕士

番茄果实和水稻幼苗中焦磷酸:D-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的特性

胡志元

博士

水分胁迫对露花PEP羧化酶表达水平的影响及PEP羧化酶性质的研究

唐犁

博士

ACC合成酶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汤福强

博士

施教耐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0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89年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称号

社会任职

施教耐先后兼任上海市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第二届)、理事(第三届)。

人物评价

施教耐是中国植物碳代谢领域的重要奠基人,他治学严谨、锐意创新,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在植物光合作用碳代谢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施教耐一生淡泊名利、豁达仁厚,为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

标签: 施教耐

更多文章

  • 邓起东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邓起东

    邓起东(1938年2月23日—2018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双峰,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邓起东于1961年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78年转至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陈创天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陈创天

    陈创天(1937年2月18日~2018年10月31日),男,出生于浙江奉化斗门头,材料科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3年9月,陈创天首次向国外同行报告BBO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引起国际激光界的关注。曾获第三世

  • 闵乃本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闵乃本

    闵乃本(1935年8月9日~2018年9月16日),男,江苏如皋人,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闵乃本院士1955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9年9月留校任教,历任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学

  • 洪朝生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朝生

    洪朝生(1920年10月10日—2018年8月19日),男,北京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洪朝生于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前往荷兰莱顿大学实验室工作;1952年回中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

  • 马瑾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瑾

    马瑾(1934年11月27日—2018年8月12日),女,江苏如皋人,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马瑾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58年被国家选拔派往前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所攻读研究生;1962年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大

  • 李朝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朝义

    李朝义(1933年6月5日—2018年8月11日),男,重庆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朝义于1956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0134部队担任军医;1961年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加入中

  • 刘光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光鼎

    刘光鼎(1929年12月29日-2018年8月7日),山东蓬莱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刘光鼎1948年9月参加革命;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随即在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2年;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任队长;1964年任地质部海洋地质所地球物理

  • 周尧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尧和

    周尧和(1927年5月30日—2018年7月30日),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周尧和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53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深造;1957年研究生毕业,获苏联技术

  • 宋玉泉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玉泉

    宋玉泉(1933年6月12日—2018年7月27日),河北张北人,金属材料超塑性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吉林大学教授。宋玉泉1955年9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后分配至吉林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任教;1980年晋升为吉林工业大学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吉林工业大学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

  • 林尊琪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尊琪

    林尊琪(1942年6月3日—2018年5月28日),男,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工程师。1964年林尊琪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研究生,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