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唐本忠

唐本忠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3/12/6 11:54:07

唐本忠,1957年2月出生于湖北潜江,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中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198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983年前往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与药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座教授、张鉴泉理学教授;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资助;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015年担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1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方法论的探索、先进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聚集诱导发光(AIE)现象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唐本忠

外文名:BenZhongT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潜江

出生日期:1957年2月

毕业院校:日本京都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人物经历

1957年2月,唐本忠出生于湖北潜江,籍贯湖南津市。

1978年2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

1982年1月,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3年4月,前往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博士学位(1988年)。

1989年4月,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与药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94年7月)。

1994年7月,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工作,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B类,海外华裔科学家)。

2008年3月,晋升为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实验室主任。

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2015年,担任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

2021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理工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唐本忠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唐本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设计合成新型聚合单体和构筑新型大分子;开发适应多种官能团的立体有择性聚合催化剂;合成线性与超支化共轭聚合物与有机金属聚合物;研制具有光电磁和生物功能的先进材料。

唐本忠发明了合成炔类聚合物的新催化体系,开拓了从炔类单体制备线性和超支化高分子的新聚合途径,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光、电、磁、热和生物活性的新功能材料。发现了反的AIE现象、解释了AIE过程的机理,并将AIE效应有效地应用到发光器件、化学检测和生物传感等技术领域。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1月,唐本忠已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总引约67000次,H因子126。2014年—2017年连续当选全球材料和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

据2021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官网,唐教授已发表科学论文1600篇,他引十一万余次,h指数152。

代表性论文如下:

Zhao,W.,Cheung,T.S.,Jiang,N.,Huang,W.,Lam,J.W.,Zhang,X.,...&Tang,B.Z.(2019).Boostingtheefficiencyoforganicpersistentroom-temperaturephosphorescencebyintramoleculartriplet-tripletenergytransfer.NatureCommunications,10(1),1595.

Zhao,Z.,Chen,C.,Wu,W.,Wang,F.,Du,L.,Zhang,X.,...&Lam,J.W.(2019).Highlyefficientphotothermalnanoagentachievedbyharvestingenergyviaexcited-stateintramolecularmotionwithinnanoparticles.Naturecommunications,10(1),768.

Zhang,H.,Zheng,X.,Kwok,R.T.,Wang,J.,Leung,N.L.,Shi,L.,...&Tang,B.Z.(2018).Insitumonitoringofmolecularaggregationusingcirculardichroism.Naturecommunications,9(1),4961.

Zhao,W.,He,Z.,Peng,Q.,Lam,J.W.,Ma,H.,Qiu,Z.,...&Tang,B.Z.(2018).Highlysensitiveswitchingofsolid-stateluminescencebycontrollingintersystemcrossing.Naturecommunications,9(1),3044.

Wang,J.,Gu,X.,Ma,H.,Peng,Q.,Huang,X.,Zheng,X.,...&Tang,B.Z.(2018).Afacilestrategyforrealizingroomtemperaturephosphorescenceandsinglemoleculewhitelightemission.Naturecommunications,9(1),2963.

Qi,J.,Chen,C.,Zhang,X.,Hu,X.,Ji,S.,Kwok,R.T.,...&Tang,B.Z.(2018).Light-driventransformableopticalagentwithadaptivefunctionsforboostingcancersurgeryoutcomes.Naturecommunications,9(1),1848.

He,Z.,Zhao,W.,Lam,J.W.,Peng,Q.,Ma,H.,Liang,G.,...&Tang,B.Z.(2017).Whitelightemissionfromasingleorganicmoleculewithdualphosphorescenceatroomtemperature.Naturecommunications,8(1),416.

Wang,Z.,Nie,J.,Qin,W.,Hu,Q.,&Tang,B.Z.(2016).Gelationprocessvisualizedby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fluorogens.Naturecommunications,7,12033.

Guan,W.,Wang,S.,Lu,C.,&Tang,B.Z.(2016).Fluorescencemicroscopyasanalternativetoelectronmicroscopyformicroscaledispersionevaluationoforganic–inorganiccomposites.Naturecommunications,7,11811.

Mei,J.,Leung,N.L.,Kwok,R.T.,Lam,J.W.,&Tang,B.Z.(2015).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togetherweshine,unitedwesoar!.Chemicalreviews,115(21),11718-11940.

Mei,J.,Hong,Y.,Lam,J.W.,Qin,A.,Tang,Y.,&Tang,B.Z.(2014).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thewholeismorebrilliantthantheparts.Advancedmaterials,26(31),5429-5479.

Ding,D.,Li,K.,Liu,B.,&Tang,B.Z.(2013).BioprobesbasedonAIEfluorogens.Accountsofchemicalresearch,46(11),2441-2453.

Hong,Y.,Lam,J.W.,&Tang,B.Z.(2011).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ChemicalSocietyReviews,40(11),5361-5388.

Liu,J.,Lam,J.W.,&Tang,B.Z.(2009).Acetylenicpolymers:syntheses,structures,andfunctions.Chemicalreviews,109(11),5799-5867.

承担项目

截至2017年1月,唐本忠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科研项目约30项,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类)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并作为研究骨干参加“973”课题1项。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2007年

新型光电功能分子材料与相关器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朱道本,刘云圻,于贵,唐本忠,白凤莲

2017年

聚集诱导发光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唐本忠,秦安军,董宇平,,孙景志

唐本忠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唐本忠认为:科研工作者要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强烈的事业心,有热情就会投入。他反对“悬梁刺股”的做法,苦行僧般的探索,很难有大的成就。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很相似,很多好想法都来自稍纵即逝的灵感。科学也非常需要想象力,比如液晶显示,科学知识早已存在,产品却在很久以后才研发出来。要把科学变成技术和变成产品,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唐本忠提出了“创新研究三部曲”,即“发现新问题,发掘新问题”、“提出新概念,建立新模型”、“开发新应用,开拓新领域”。

唐本忠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07年

香港裘槎基金会(CroucherFoundation)高级研究成就奖

200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

ScienceChinaChemistry杰出贡献奖

2012年

美国化学学会Macro2012讲座奖

2013年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2014年

第27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奖(Laureateofthe27thKhwarizmiInternationalAward)

2015年

广州市荣誉市民

201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8年

中央电视台科技创新人物奖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葆仁奖

爱思唯尔出版社冯新德聚合物奖

2022年

“2022年全球顶尖科学家”排名中位列中国第4(世界排名第263),并在化学领域位居中国第1(世界第10),材料科学领域位列中国第5(世界第25)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3月

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

2012年

华南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2015年5月21日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教授

2017年1月11日

山东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2017年3月17日

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2018年11月15日

湖南大学客座教授

2019年11月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汉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MaterialsChemistryFrontiers》主编

《PolymerChemistry(RSC)》副主编

《ProgressinChemistry》副主编

《Aggregate》主编

人物评价

唐本忠院士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提出的AIE概念为传统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圳大学副校长晨评)

唐本忠在创造具有新颖分子结构和独特功能特性,以及聚集诱导发射特性的新材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第27届夸瑞兹密奖评)

标签: 唐本忠

更多文章

  • 田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田禾

    田禾,1962年7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精细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禾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9年从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锡根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 田昭武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昭武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1949年田昭武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1978年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9

  • 田中群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中群

    田中群,195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中群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学位后即回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同时参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1

  • 佟振合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佟振合

    佟振合,1937年9月1日出生于山东梁山,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佟振合于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09月,佟振合加盟山东大学。佟振合主要

  • 涂永强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涂永强

    涂永强,195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涂永强于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回国后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 万惠霖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惠霖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万惠霖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1982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进

  • 万立骏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万立骏

    万立骏,男,1957年7月出生于辽宁大连,日本归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十届主席、党组书记。1982年万立骏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

  • 汪尔康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汪尔康

    汪尔康,1933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镇江,分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汪尔康于195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1955年被选派到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极谱研究所学习;1959年获得捷克斯洛伐

  • 王方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方定

    王方定,1928年12月2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籍贯四川自贡,核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3年王方定从四川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开始从事核武器研制中的放射化学工作,研制了用于引发原子弹链式核反应的中子源材料;

  • 王夔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夔

    王夔,1928年5月7日出生于天津,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夔1949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先后为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52年分配到北京大学医预科任教;1953年进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