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施剑林

施剑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16 更新时间:2023/12/4 16:55:13

施剑林,1963年12月出生于江苏太仓,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施剑林于1983年从南京化工学院本科毕业;1989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3年至1994年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PML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0年至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4月施剑林院士加盟同济大学。施剑林主要从事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评价,无机纳米材料,介孔材料与主客体材料等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施剑林

国籍:中国

民族:1963年12月

出生地:江苏太仓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无机光学透明材料:透明陶瓷》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人物经历

1979年—1983年,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无机材料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9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无机材料专业,师从严东生院士、林祖纕教授,获得博士学位。

1989年—199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3年—1994年,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PML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1994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12月—2004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

2008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4月13日,同济大学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的仪式暨专题报告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主要成就

施剑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施剑林于1983年至2005年期间从事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评价透明陶瓷等研究;1998年之后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介孔材料与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的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与环境应用;介孔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多功能化、药物输运和纳米诊疗剂等方面的研究。他还提出了“纳米催化医学”的全新研究前沿方,使用无毒纳米颗粒而不使用传统的有毒化疗药物,通过引发瘤内原位的催化反应达到抗肿瘤目的。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10月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显示,施剑林发表杂志SCI论文500篇,SCI他人引用39,000余次,H-index为112,并被ThomsonReuters选为2015至2019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8.12

《无机光学透明材料:透明陶瓷》

施剑林,冯涛著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3

《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施剑林著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承担项目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网站显示,施剑林先后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信息功能陶瓷若干基础问题研究”(2002-2008)和国家重点纳米专项“半封闭空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的关键纳米技术”(2013--)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承担并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材料高技术和科学院创新方向性等多项国家与地方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网站显示,施剑林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2008,2014)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一项等科技奖励,另获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5)。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8年

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科学与团聚问题研究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8年

氧化锆先进陶瓷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科学问题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

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两院院士评选)

2006年

先进陶瓷固相烧结:理论与实践

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6年

先进陶瓷固相烧结理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首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8年

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组装方法与催化性能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

低比表面积高烧结活性氧化锆粉体与制品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1年

介孔基复合材料设计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与应用探索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

空心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药物缓控释和磁功能化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

施剑林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在施剑林课题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他从来不说“必须做什么或者禁止做什么”,从来不会说几点之前必须进办公室、实验室,科研时间完全是由学生自己支配的,但是他自己有严格的工作时间,每天早上八点左右,施剑林办公室的门准时打开。他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课题的选择,也尊重学生的意见。

工作习惯

施剑林对学生的文章修改,小到一个标点符号,大到整篇文章的构思,都会逐字逐句,并且很快反馈,从不拖沓。

教育成果奖励

施剑林被选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4年度教书育人十大名师,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优秀研究生导师。2020年5月他参与完成的《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的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的创建》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施剑林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0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990年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中国化学会

1996年

第二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

2003年

上海市科技精英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6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英国皇家化学会

2019年11月2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

《科学通报》编委

2014年

中国化学会理事

2015年

国际介孔材料学会理事

2017年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副主编

2017年

《AdvancedHealthcareMaterials》编委

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理事

人物评价

施剑林在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等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他作为一名优秀研究生导师所具备的厚德载物、为人师表的优秀品质。施剑林是一位厚德博学、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尊重学生、可亲可敬的优秀导师。施剑林给大家的印象都是工作上非认真,平时对大家和蔼可亲。(上海硅酸盐所孟丽、周亚君、杜燕燕评)

标签: 施剑林

更多文章

  • 宋礼成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礼成

    宋礼成,1937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宋礼成于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1986年晋升为南开大学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南开大学教授;199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做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礼成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化

  • 孙世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世刚

    孙世刚,1954年7月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世刚于1982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获得法国巴黎居里大学国家博士学位后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1987年10月回国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

  • 唐本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本忠

    唐本忠,1957年2月出生于湖北潜江,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198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983年前往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 田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田禾

    田禾,1962年7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精细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禾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9年从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锡根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 田昭武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昭武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1949年田昭武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1978年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9

  • 田中群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中群

    田中群,195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中群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学位后即回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同时参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1

  • 佟振合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佟振合

    佟振合,1937年9月1日出生于山东梁山,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佟振合于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09月,佟振合加盟山东大学。佟振合主要

  • 涂永强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涂永强

    涂永强,1958年出生于贵州遵义,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涂永强于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5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回国后担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 万惠霖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万惠霖

    万惠霖,1938年11月20日出生于湖北汉口,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万惠霖从厦门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1982年至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进

  • 万立骏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万立骏

    万立骏,男,1957年7月出生于辽宁大连,日本归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第十届主席、党组书记。1982年万立骏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机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