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麻生明

麻生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4 更新时间:2024/1/19 19:41:57

麻生明,1965年5月29日出生于浙江东阳,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麻生明考入杭州大学化学系;1986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留所任教,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1992年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前往美国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回国从事科研工作,同年担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入选教育部第五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4年出任浙江大学理学部主任,同年全职加入复旦大学化学系。麻生明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麻生明

外文名:ShengmingMa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东阳

出生日期:1965年5月29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5年5月29日,麻生明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高中就读于东阳市巍山高级中学。

198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杭州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化学系。

1986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就读研究生,师从有机化学家陆熙炎院士,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博士学位(1990年)。

1990年12月,博士毕业后留所任教,担任助理研究员(1990年12月-1992年6月)。

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

1992年9月,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10月)。

1993年10月,前往美国普渡大学,跟随根岸荣一(Ei-ichiNegishi)教授(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97年3月)。

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7年3月,从美国回国后继续在上海有机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1997年3月-1997年9月)、研究员(1997年9月-),9月担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9年11月)。同年兼任上海有机所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对《中国化学》、《化学学报》、《有机化学》3个杂志的出版工作进行大幅度改革。

2000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的首席科学家之一(2005年)。

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

2003年2月,入选教育部第五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同时担任上海有机所与浙江大学共聘教授。同年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10月,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至2014年8月),同时担任上海有机所特聘研究员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2008年9月,担任973计划“惰性化学键的选择性激活、重组及其控制”首席科学家。11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9年11月,担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4年1月,出任浙江大学理学部主任。2月担任主编的《有机化学前沿》(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首期出版。9月,担任复旦大学教授。

主要成就

麻生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麻生明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开展金属催化的联烯反应,联烯的亲核加成反应,联烯的亲电加成反应,联烯自由基化学酶催化反应,联烯的合成化学,以及自己发展的这些方法学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基于联烯和炔烃等不饱和烃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研究,揭示反应中的选择性调控规律;发展新型催化剂,实现原子经济性反应中有关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的有效调控。

论期刊论文

截至2016年,麻生明作为项目负责人共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J.Am.Chem.Soc.上19篇,Angew.Chem.Int.Ed.上35篇,Acc.Chem.Res.和Chem.Sci.上各3篇,NatureCommunications上4篇,Chem.Rev.上1篇,上述工作已被美国科学家B.M.Trost和V.Gevorgyan、日本科学家Y.Yamamoto和西班牙科学家M.Alvarez等应用到他们的工作中;撰写专著1部和章节2章;申请和授权的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多项。

出版著作

麻生明,魏晓芳编著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1.06

《金属参与的现代有机合成反应》

麻生明著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6.07

《原子经济性反应》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7.01

《现代有机合成化学进展》

吴毓林,麻生明,立信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学术论文

ShengmingMa*,TransitionMetal-Catalyzed/MediatedReactionofAlleneswithANucleophilicFunctionalityConnectedtotheα-CarbonAtom.Acc.Chem.Res.2003,36,701-712.

ShengmingMa*,SomeTypicalAdvancesintheSyntheticApplicationsofAllenes.Chem.Rev.2005,105,2829-2871.

ShengmingMa*,ElectrophilicAdditionandCyclizationReactionsofAllenes.Acc.Chem.Res.2009,42,1679-1688.

ShengmingMa*,RecentAdavancesintheChemistryofAllenes.AldrichimicaActa2007,40,(4),91-102.

YuliWang,WanliZhang,andShengmingMa*,ARoom-TemperatureCatalyticAsymmetricSynthesisofAlleneswithECNU-Phos.J.Am.Chem.Soc.,2013,135,11517-11520

XinjunTang,CanZhu,TaoCao,JingqiangKuang,WeilongLin,ShengjunNi,JiashengZhang&ShengmingMa*,CadmiumIodide-mediatedAllenylationofTerminalAlkyneswithKetones.Nat.Commun.2013,4,2450/doi:10.1038/ncomms3450.

QiankunLi,ChunlingFu,andShengmingMa*,Palladium-CatalyzedAsymmetricAminationofAllenylPhosphates:EnantioselectiveSynthesisofAlleneswithanAdditionalUnsaturatedUnit.Angew.Chem.Int.Ed.,2014,53,6511-6514.

ShangzeWu,XinHuang,WangtengWu,PengbinLi,ChunlingFuandShengmingMa*,AC–HBondActivation-BasedCatalyticApproachtoTetrasubstitutedChiralAllenes.Nat.Commun.2015,6:7946doi:10.1038/ncomms8946.

JianxinDai,MinyanWang,GuobiChai,ChunlingFu,andShengmingMa*,APracticalSolutiontoStereodefinedTetrasubstitutedOlefins.J.Am.Chem.Soc.2016,138,2532-2535.

WeimingYuan,LiuSong,andShengmingMa*,Copper-CatalyzedBorylcuprationofAllenylsilanes.Angew.Chem.Int.Ed.2016,55,3140-3143.

专利成果

α-萘甲基取代的螺环双噁唑啉配体、合成及其在合成吡咯烷衍生物中的应用,发明,2009,第1作者,专利号:200910051785.4

β-萘甲基取代的螺环双噁唑啉配体、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发明,2009,第2作者,专利号:200910196167.9

一种氧气氧化醇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201010237170.3

一种氧气氧化醇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PCT/CN2010/075608

吲哚并八元环双烯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于伊普吲哚的合成,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201210165288.9

光学活性轴手性?-联烯醇、合成方法和用途,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201210193176.4

ProcessforProducingAldehydesorKetonesbyOxidizingAlcoholswithOxygen,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US8,748,669B2

ProcessforProducingAldehydesorKetonesbyOxidizingAlcoholswithOxygen,发明,2016,第1作者,专利号:2599765

一种氧气氧化醇制备醛或酮的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特许第5496366号

多取代吲哚、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于吲哚美辛的合成,发明,2015,第1作者,专利号:201310024285.8

会议论文

麻生明注重与国际上的科学家合作,推动中国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CyclizationReactionsInvolvingTwoAlleneMoieties

时间

演讲题目

2014-11-20

UniqueReactionsofTerminalAlkynesandAldehydesinthePresenceofAmines

2014-09-08

RecentAdvancesonEnantioselectiveSynthesisofAllenes

2011-12-07

Naturallyoccurringcarbazolesfromallenols

2010-11-23

2010-08-01

StereoselectiveSynthesisbasedontheChemistryofAllenes

2010-07-01

Efficientconstructionsofheterocyclesfromallenes

2010-06-23

DevelopmentofNewo-AlkoxyphenylDicyclohexylPhosphineLigandsforC-C

2009-07-01

ElectrophilicReactionsofAllenesandtheApplication

项目成果

截至2015年,麻生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海外合作伙伴计划项目、优秀实验室项目、是科技部973项目“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首席科学家之一。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来源

1992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般参加)

1997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

199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4年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6年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

基于炔烃和联烯的一些反应化学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麻生明人才培养

1997年麻生明担任金属有机开放实验室主任以来,团结全室人员,保持并发扬了过去的传统,实验室连续两次(1999年,2004年)被评为中国全国A类实验室,2001年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实验室和他本人被评为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集体和个人。

麻生明在上海有机研究所和浙江大学承担研究生课程《金属有机化学》的教学任务,截至2017年,共培养博士70多名,硕士6名,2010年指导的博生生陆展的毕业论文提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2004年、2008年、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麻生明荣誉表彰

荣誉/表彰

时间

参考资料

1991年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1994年

ResearchAccomplishmentsAward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

1999年

求是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9年

第四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

1999年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03年

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4年

上海优秀留学回国人才

2004年

2004ChanAwardforOutstandingYoungOrganicChemist

2004年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有机合成创造奖”

2004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

2004年

第五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04年

陈长谦纪念奖

2005年

OMCOS13Award(1997年至2001年称为“SpringerAward”)

2005年

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奖

社会任职

《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国际顾问编委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1997年09月-2009年11月

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四、五届主任(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报联合编辑室主任

第19届国际金属有机化学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第13届OMCOS国际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BulletinoftheChemicalSocietyofJapan》顾问编委

《中国化学》务副主编

2014年02月-

《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主编

人物评价

麻生明引入亲核性官能团,解决了联烯在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活性及选择性调控,为环状化合物的合成建立了高效合成方法学,发展了从2,3-联烯酸合成γ-丁烯酸内脂类化合物的方法建立了过渡金属参与手征性中心形成的一锅法双金属共催化的合成方法,在金属催化的联烯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标签: 麻生明

更多文章

  • 马於光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马於光

    马於光,1963年11月出生于吉林长春,籍贯山东烟台,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於光于1981年考入吉林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担任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教授;19

  • 麦松威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麦松威

    麦松威,1936年10月出生于香港,结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伟伦研究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麦松威于1960年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毕业;1963年获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63年至1965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任副研究员,随后赴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任化学系副教授;1969年加入

  • 倪嘉缵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倪嘉缵

    倪嘉缵,1932年5月10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倪嘉缵于1952年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东北综合研究所工作;1961年获得前苏联科学院无机及普通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之后回

  • 彭孝军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彭孝军

    彭孝军,1962年10月出生于湖南澧县,精细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孝军于1982年从大连理工学院毕业,之后在武汉染料厂工作;1986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从事博士后

  • 任詠华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任詠华

    任咏华,女,1963年2月出生于中国香港,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香港大学黄乾亨黄乾利基金教授(化学与能源)、化学系讲座教授。任咏华于1985年从香港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1988年

  • 沙国河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沙国河

    沙国河,1934年5月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沙国河于1957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至1986年在德国慕尼黑Max-Planck量子光学研究所作访问研究;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

  • 沈家骢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沈家骢

    沈家骢,1931年9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高分子化学家、中国超分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沈家骢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并分配到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任教,历任室秘书、系秘书、化学系系主任、吉林大学研

  • 沈之荃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之荃

    沈之荃,1931年5月27日出生于上海,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之荃于195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苏州大学工作;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0年至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

  • 施剑林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施剑林

    施剑林,1963年12月出生于江苏太仓,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施剑林于1983年从南京化工学院本科毕业;1989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3年至1994年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PM

  • 宋礼成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礼成

    宋礼成,1937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宋礼成于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1986年晋升为南开大学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南开大学教授;199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做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礼成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