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沙国河

沙国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3/12/26 8:03:31

沙国河,1934年5月7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沙国河于1957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1984年至1986年在德国慕尼黑Max-Planck量子光学研究所作访问研究;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沙国河主要从事激光化学、分子动态学及化学激光研究,并面青少年开设的科普“院士工作站”。

基本资料

名:沙国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成都市

出生日期:1934年5月7日

毕业院校:北京石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4年05月07日,沙国河出生于四川成都。

1950年11月,在高中二年级时响应共青团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步兵学校参训队受训。

1952年06月,进入兰州大学干部补习班进行培训了三个月,9月复员转业后进入西北工学院学习。

1955年09月,因全国院系调整转入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

1957年03月,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1984年—1986年,在德国慕尼黑Max-Planck量子光学研究所作访问研究。

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年—1996年,担任国家“863”计划强激光主题专家组专家。

1997年—2000年,担任“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原子分激发态”首席科学家。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72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ellowoftheRoyalSocietyofChemistry,FRSC)。

主要成就

沙国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沙国河于20世纪60年代从事硼烷合成、气相爆震波及高温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中国首台化学激波管。20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微波吸收材料,满足了国防急需研制成功连续波和脉冲氟化氢化学激光器,进行了激光与靶面作用研究,给出了激光支持爆轰波传播及等离子体屏蔽的清晰物理图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中,发展了激光双共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了分子激发态碰撞传能的机制、倾向规则及取向变化规律。20世纪90年代,沙国河作为863-410强激光主题专家组专家,根据出光的动力学过程,通过概算,正确地比较了连续波与重复脉冲激光的破坏效果,提出了发展连续波氧碘激光的技术路线。

沙国河与同事的“碰撞传能中量子干涉效应”研究,被选为1997年国际“戈登”会议中心主题,并应邀作大会报告。他领导完成的创新成果“分子碰撞传能中的物质波干涉现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并当选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论文著作

根据2020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沙国河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论文百篇。

科研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2007-07--2011-12

复杂体系的反应动力学

主持,国家级

2010-01--2011-12

热补偿法改善激光腔镜热变形研究

参与,部委级

2009-01--2011-12

氧碘化学激光原料研制

参与,部委级

2010-09--2011-08

热补偿法改善激光腔镜热变形的探索研究

参与,市地级

2011-01--2011-12

自发拉曼光谱法同时测定单重态氧产率、氯气利用率和水气含量的研究

参与,市地级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沙国河先后获得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及1980年国防科委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等共8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9年

双共振电离法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7年

双共振电离法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沙国河人才培养

科普事业

2001年,沙国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小学生讲科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科普教育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感受到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之情。此后,科普成了他工作中的又一重点。沙国河将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和与老伴制作的各种小仪器带进了课堂。这种科普演示的形式让“很多学生都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沙国河讲授科普知识的视频还被做成光盘,在大连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不定期播放。

指导学生

根据2020年3月何梁何利基金会网站显示,沙国河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30多人。还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沙国河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03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2010年

大连市科技局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大连市科技局党委

2011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党员

中国科学院

2011年

十一五”科学传播先进工作者

中国科学院

2014年

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2016年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联合

2017年12月12日

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终身成就奖

大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9年7月16日

大连最美科技工作者

大连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等

2021年11月

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社会任职

沙国河担任《化学物理学报》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沙国河为中国强激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沙国河从小便受家人影响,一心向党,参加工作后因“室、组变迁”、“人事变动”和“十年动乱”等客观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可他在工作中,顾大局、讲政治,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党外布尔什维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一丝不苟,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多个领域内的卓越成就。(《中国科学报》评)

沙国河从事科学研究四十年,在固体燃料,化学激光器研究,特别是激光化学基础研究上,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评)

沙国河建立了中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干涉效应,他在科研上攻坚克难、生活中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更多学子奋发向上。(运城学院评)

人物影响

沙国河一直热心于面向青少年的公益科普活动,他与夫人余道容还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已经连续资助贫困学生十多年,累计捐款额20万元左右。

2005年8月,沙国河和夫人一同前往乌鲁木齐参加会议。夜宿一位牧民家时,他们了解到当地很多孩子由于家庭贫困不能上学,随即与当地“春蕾计划”联系,提出每年捐助2000元资助5名新疆特困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此后13年,他们的资助从未间断,且资助金一添再添,从最初的2000元增加到4000元又到了现在的6000元。

2005年10月,沙国河夫妇二人在回四川老家探亲时又资助了当地5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也从最初的每人每年200元达到每人每年2000元。

沙国河夫妇还两次前往四川贫困山区看望被资助的学生,当了解到一名受资助男孩的姐姐玲玲是聋哑儿童,已经12岁还未上学时,两位老人四处奔波,辗转成都雅安两地,终于为玲玲找到合适的学校,使她能够享受与同龄人一样的受教育权利。

2012年时,当沙国河夫妇了解到大连农村也存在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学生时,他们又资助了5名来自庄河的孩子,每年向他们每人提供2000元用于生活学习,两人表示将资助他们一直到高中毕业。

标签: 沙国河

更多文章

  • 沈家骢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沈家骢

    沈家骢,1931年9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高分子化学家、中国超分子化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沈家骢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并分配到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任教,历任室秘书、系秘书、化学系系主任、吉林大学研

  • 沈之荃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之荃

    沈之荃,1931年5月27日出生于上海,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之荃于195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苏州大学工作;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0年至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

  • 施剑林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施剑林

    施剑林,1963年12月出生于江苏太仓,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施剑林于1983年从南京化工学院本科毕业;1989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3年至1994年在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PM

  • 宋礼成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礼成

    宋礼成,1937年7月出生于山东济南,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宋礼成于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助教;1986年晋升为南开大学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南开大学教授;199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做访问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礼成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化

  • 孙世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世刚

    孙世刚,1954年7月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世刚于1982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居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获得法国巴黎居里大学国家博士学位后在法国科学院界面电化学研究所做一年博士后研究;1987年10月回国后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

  • 唐本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本忠

    唐本忠,1957年2月出生于湖北潜江,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唐本忠1982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983年前往日本京都大学高分子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 田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田禾

    田禾,1962年7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精细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禾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9年从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至1993年在德国锡根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 田昭武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昭武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物理化学家,中国电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1949年田昭武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1978年担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至1989

  • 田中群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田中群

    田中群,195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田中群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考取国家教委公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博士学位后即回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同时参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1

  • 佟振合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佟振合

    佟振合,1937年9月1日出生于山东梁山,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佟振合于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09月,佟振合加盟山东大学。佟振合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