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向涛

向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98 更新时间:2024/1/19 10:39:19

涛,1963年4月12日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9年向涛考入清华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6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前往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8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向涛主要从事凝聚态强关联量子理论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高温超导机理;密度矩阵重正化群与量重正化群。《铁基超导电子结构与磁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

基本资料

名:向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出生日期:1963年4月12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3年4月12日,向涛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

1979年,向涛从湖北省兴山县第一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198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复系后,向涛转入物理系学习。

1984年,向涛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该校就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邝宇平教授。

1986年,向涛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获得物理系场论与粒子物理研究方向硕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攻读凝聚态物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师从苏肇冰院士。

1990年,向涛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前往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牛津大学、华威大学和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至1998年)。

1998年,向涛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国工作。

1999年,向涛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2011年,向涛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同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最佳审稿人。

2013年,向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1月,向涛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科教融合物理科学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同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向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向涛提出并建立了动量空间密度矩阵重正化群、量子转移矩阵重正化群、以及基于虚时演化和二次重正化变换的张量重正化群方法,解决了多体量子模型的热力学量及其它物理量的计算问题;提出了高温超导电子层间相干运动的微观模型,正确预言了高温超导层间电子结构和超流密度等物理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求解基塔耶夫模型的约旦-维格纳变换方法和二维量子数分数化的机制。

《铁基超导电子结构与磁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

学术论著

GaoM,LuZ,XiangT.Predictionofphonon-mediated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vityinLi3B4C2[J].PhysicalReviewB,2015.

JiangHC,WengZY,XiangT.AccurateDeterminationofTensorNetworkStateofQuantumLatticeModelsinTwoDimension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8,101(9):090603.

LeeDH,ZhangGM,XiangT.EdgeSolitonsofTopologicalInsulatorsandFractionalizedQuasiparticlesinTwoDimension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7,99(19):196805.

FengXY,ZhangGM,XiangT.Top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quantumphasetransitionsinaspin-1/2model[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7,98(8):087204.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5年度

铁基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质的理论研究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向涛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2018年7月,向涛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教师代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言时给同学们的临别赠言:保持对知识和创造的饥饿感;保持一颗追求卓越的心;保持做人的尊严和责任心。

科研态度

向涛认为:中国凝聚态物理学要想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主动发现更多与之相关的物理现象和效应以及物理理论和公式。如今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凝聚态物理发展的主要动力,一是人们对新现象、新效应和新材料的发现;二是对新实验手段和技术以及新的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发展。他建议率先发展由中国人提出并实现的凝聚态物理实验技术和探测手段;此外,还应提出新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计算的软件平台;再就是应加强对新材料的探索,加强核心材料技术,特别是高质量样品和器件的研究和发展,为新现象、新效应和新规律的发现创造条件。

实现上述三个方面,除需要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外,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和制度的坚强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些束缚科研人员的管理方式,他认为需要尽快改变和改良:首先,应该最大程度地减少名目繁多的国家和地方的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人才计划,让年轻人不再为各种“帽子”耗费大量宝贵时间。对于中国国内外培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要同等对待,不能以中国国外学习或工作年限作为评判其水平的标准和依据,否则会造成对中国国内培养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歧视和浪费。其次,是科研评估。对于基础研究,不能设量化指标,更不能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评估。他认为要减少对科研人员的评估次数,拉长评估周期,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有时间想一些基本问题、大问题,而不是年年为“交账”而焦虑。最后,在项目评估中,专家回避制度有其正面的意义,但由于中国的学术研究水平在区域间以及各个科研院所中的发展不均衡,片面强调专家回避制度,在很多情况下会造成非专业的专家评审一个不甚熟悉领域的项目,那么可能对项目的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向涛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03年

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2007年

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叶企孙物理奖

2018年11月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物理学奖)

2020年1月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项目名称“铁基超导电子结构与磁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第二完成人)

2020年5月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0年11月

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向涛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国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与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ChinesePhysicsLetters》副主编,英国皇家学会《ProceedingsA》等杂志的编委。

人物评价

向涛是清华大学物理系第85位当选院士的系友,是物理系复系30多年来培养的众多人才中的杰出代表。(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陈曦评)

向涛院士学术造诣深厚,研究成果斐然,在中国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俊评)

标签: 向涛

更多文章

  • 谢心澄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心澄

    谢心澄,1959年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谢心澄于1982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同年通过CUSPEA选拔考试赴美国深造;1988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

  • 邢定钰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邢定钰

    邢定钰,男,1945年2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数理学部常委,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主任,“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首席科学家。1967年邢定钰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1年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

  • 熊大闰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熊大闰

    熊大闰,1938年9月16日出生于江西吉安,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1962年熊大闰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恒星研究室工作;1978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副研究员、研

  • 徐红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徐红星

    徐红星,1969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河南省科学院院长,武创院医疗与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所长。1992年徐红星从北京大学技

  • 徐至展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至展

    徐至展,1938年12月16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徐至展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1965年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67年3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

  • 严加安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严加安

    严加安,1941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苏邗江,数学家、概率论与随机分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严加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73年至1975年在法

  • 杨国桢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国桢

    杨国桢,1938年3月出生于湖南湘潭,籍贯江苏无锡,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杨国桢于1962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65年从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6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78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85年至

  • 杨应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应昌

    杨应昌,1934年5月17日出生于北京,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杨应昌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77年—1984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教研室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杨应昌主要从事物

  • 杨振宁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振宁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

  • 叶叔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叶叔华

    叶叔华,女,汉族,广东顺德人,1927年6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1949年叶叔华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1951年进入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工作;1958年受命负责建立中国世界时综合系统;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