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郝柏林

郝柏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39 更新时间:2023/12/7 3:28:52

郝柏林(1934年6月26日—2018年3月7日),北京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郝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进入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学习;1956年转学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1959年从哈尔科夫国立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61年至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就读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转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2005年担任复旦大学教授;2018年3月7日在北京公安医院逝世,享年84岁。郝柏林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固体能谱、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

基本资料

名:郝柏林

外文名:BailinHao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4年6月26日

逝世日期:2018年3月7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生物信息学手册》《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生平

1934年6月26日,郝柏林出生于北京市,祖籍河北正定。

1940年,郝柏林在重庆沙坪坝进入中央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

1946年,郝柏林念初一时,读了十来本学校图书馆的天文科普书,升至初二时,因为物理老师讲得好,他立志要学习理论物理。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读初二的郝柏林参加了各种政治活动。在此后至高中毕业的8个学期里,郝柏林做了7个学期的学生会工作,而且在学生会的职位是公开竞选得来的。

1952年9月30日,郝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郝柏林中学毕业考大学时,填报的三个志愿是北京大学的物理系、数学系和哲学系,最后被分到北京俄语专修学校二部(留苏预备部)。

1954年,郝柏林经过9个月的俄语学习和3个月的“忠诚老实运动”之后,被派往前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组织分配给他的学习专业是矿山工业的经济和组织。这并非他内心喜欢的专业,但作为学生干部他只能服从。他在努力学好所有专业课的同时,还自己钻研数学。

1956年,郝柏林得到了一个转学机会,前苏联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粟费席兹教授面试了他的数学,并对系主任说,“这个学生的数学比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知道得多一些”。于是,他转到了物理数学系,此后用3年时间完成了5年的课程。当年粟费席兹的一个研究组正在发展金属费米表面的理论,郝柏林发现了其中一篇文章的错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后来成了他的大学毕业论文。

1959年,郝柏林从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并获得优秀毕业证书。

1961年,郝柏林考取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研究生。

1963年,郝柏林从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肄业回国,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至2005年)。

1978年,郝柏林兼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郝柏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郝柏林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至1987年)。

1990年,郝柏林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至1994年)。

1995年,郝柏林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与邹承鲁院士共同组织香山会议,并主编出版《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一书。同年担任第19届国际统计物理大会主席。

1997年夏,郝柏林在把英文专著《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书稿送出之后,转向理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1999年,郝柏林在一份《院士建议》中提出,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5年,郝柏林担任复旦大学教授。

2018年3月7日16时39分,因病在北京公安医院逝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郝柏林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果。

1960—1970年代,郝柏林求得了三维伊辛模型的一个封闭近似解。在1970年代,与合作者一起用骨架图方法把连续相变临界指数计算到高阶,是中国大陆物理工作者对重正化群早期发展的唯一贡献。在1980—1990年代,他与合作者一起,发展了实用符号动力学,特别是得到“字提升”、暗线方程、对称破缺选择定则、微分方程周期解谱等结果。在1984—1994年,他完全解决了多峰连续映射在整个参数空间中周期轨道数目的计数问题。2004年,他提出了从完全基因组数据出发、不用序列联配来构建细菌亲源关系的组分矢量方法,对构建整个生命之树作出了许多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3月,郝柏林发表文章350篇、出版中英文著作近20本(其中有多部著作被再版)。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2015年10月22日,郝柏林在南开大学作题为“游击老兵挑灯看剑”的报告时向青年人提出了四点要求:一、顺乎历史潮流,坚持个人奋斗;二、先投入真正的战斗;三、“眼高手低”,老老实实做学问;四、始终发挥正能量。

郝柏林说,“科学研究需要特别沉得住气,要保护好潜心做研究的年轻人。应当撤消一大批评估、管理机构,解放生产力。中国科学院不能在人才上‘不求为我所有,只求为我所用’”。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郝柏林兼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嘉庚国际学会常务董事;《物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物理快报》主编和多种中外文学术期刊编委。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郝柏林的父亲郝景盛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学生,并在40年代担任过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人物轶事

郝柏林初中和高中都是学生会干部,可以每周“因公”旷课达30小时。学期结束考试,老师给了郝柏林及格分数,但他经过检查发现自己实际并没有达到及格线,于是向老师提出疑问。结果老师将所有学生召集起来开会,问同学们像郝柏林这样的学生应不应该给及格。郝柏林的同学当然回答:应该。尽管最后的成绩单上依然是及格分数,但郝柏林事后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这个分数是不真实的,这也为他以后坚持学习埋下伏笔。

“文革”动荡之际,郝柏林受到的冲击不是最严重的。造反派虽然把他赶出了执行国防任务的队伍,但不久认为他的问题已查清楚,可以“抓革命、促生产”,便把他派到了胰岛素晶体结构分析组参加劳动,跟随梁栋材先生标胰岛素的每一个原子的坐标。他的具体任务是从窄行打印机输出的纸带把数字抄到坐标纸上,再绘出电子密度线。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晶体结构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文革”中干部轮流到“五·七”干校劳动,郝柏林也不例外。在此期间,每天傍晚有两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许多人或到食堂看电视,或唱歌跳舞。郝柏林就打开自带的木头箱子,在上面写书稿。那时,他写作的就是文革后一版再版的最早的计算机语言——FORTRAN教科书。

人物评价

郝柏林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果。(中国科学院评)

郝柏林院士在理论物理、计算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卓有建树,对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模型、相变和临界现象、临界动力学、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动力电网计算、天线辐射场计算、地震活动性统计分析、群论知识工程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是中国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于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物理学家,是中国生物信息学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复旦大学评)

郝柏林教授是中国最富才华和最全面广博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在范围很广的诸多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生物学:他开创了研究细菌进化途径的多维方法。事实上他称自己为一名游击队战士,我很以为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宁评)

标签: 郝柏林

更多文章

  • 孙枢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枢

    孙枢(1933年7月23日~2018年2月11日),江苏金坛人,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伦敦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1933年7月23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出任中国科学

  • 袁承业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承业

    袁承业(1924年8月14日—2018年1月9日),浙江上虞人,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袁承业于1948年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毕业;1951年作为建国后首批公派留学生在莫斯科全苏药物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5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国;1956年调到

  • 吴旻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旻

    吴旻(1925年12月16日-2017年10月16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常州,肿瘤遗传学家,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吴旻1950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50年—1952年任武汉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医师;1954年—1957年任中央流行病研究所

  • 柯俊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柯俊

    柯俊(1917.6.23-2017.8.8),浙江黄岩人,材料物理学及科学技术史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柯俊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1948年(中华民国三十七年)获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1984年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

  • 俞昌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俞昌旋

    俞昌旋(1941年7月7日—2017年5月23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昌旋于1965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获准公派到美国加

  • 彭少逸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彭少逸

    彭少逸(1917年11月9日—2017年5月6日),出生于湖北武昌,籍贯江苏溧阳,物理化学家,燃料化学家,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彭少逸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2年—1946年任重庆资源委员会动力油料厂任副研究员;19

  • 薛社普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薛社普

    薛社普(1917年10月26日—2017年3月10日),广东新会人,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薛社普于1943年从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毕业;1947年获得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51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 张本仁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张本仁

    张本仁(1929年5月28日—2016年11月1日),男,1929年5月28日生于安徽怀远,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本仁于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6年获北京地质学院硕士学位;1978年晋升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荫远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荫远

    李荫远(1919年6月20日—2016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物理学家。李荫远1938年进入四川大学物理系,1941年转学考试入西南联合大学,1943年毕业到清华大学工作。1947年初赴美国留学,1948年获华盛顿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1999年任

  • 王世真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世真

    王世真(1916年3月7日—2016年5月27日),出生于日本千叶,原籍福建福州,生物化学家、核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世真于1937年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进入贵阳医学院任教;1946年获得班廷奖学金,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