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继位遭人质疑,他真的篡改遗诏登基称帝?

雍正继位遭人质疑,他真的篡改遗诏登基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90 更新时间:2024/2/17 22:28:55

康熙十一年的一个寒冬之夜,一代明君康熙驾崩。对于谁继位,他生前并没有明示,遗诏公开之后,四皇子胤禛继位。满朝文武都觉不可思议。不久民间就有传言,四皇子胤禛更改遗照谋朝篡位。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也是目前很多电视剧中所播的那样:遗诏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皇子”,但是雍正通过买通康熙近臣,在遗诏上偷偷更改成“传位于四皇子”。

但这种说法存在着错误,清朝在正式官文中提到某位皇子时,都会采用“皇某子”,如若真的传位于十四皇子,遗诏中应该写“传位皇十四子”,如果按照更改遗诏的说法,应该改成“传位皇于四子”,语句难以读通,而当时还没有简体字,“于”字当时应该写成“於”,这个字无法更改。

网络配图

而近年来遗诏在曾展览出来,上面也没有被更改的遗诏,而且也没有写得那么言简意赅,而是写着:

“雍亲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由此看来,遗诏的内容更改是不可能的。

康熙在位的时候,两次废掉太子,导致了九王争储。生性多疑的康熙也为此很是苦恼,但是自己的儿子抢储君之位,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事情,李世民还发动玄武门之变呢!

康熙的儿子们总共分成四大派,第一个是以大皇子胤禔为首,第二个以太子胤礽为首,俗称太子党,第三个以皇三子胤祉为首,第四个以皇八子胤禩为主。

大皇子胤禔最早就被康熙给囚禁了,其党羽肯定就散了;太子被废之后,太子党的势力也慢慢衰弱;皇三子胤祉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周边的人也都是文人,但是他最倒霉,经常被底下的人给连累了;老八的实力最强,因为老八胤禩善于笼络人心,周边的人也都很信服他。但是康熙如此猜忌,他最恨的就是底下的人形成朋党,在胤禩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康熙还与之断绝了父子关系。

网络配图

在康熙底下,没有失宠的也就剩下皇四子胤禛与皇十四子胤禵,而这两个人之中,大家最看好的就是老十四,而且老四并没有过人的才能。那么康熙为什么选择了老四胤禛呢?

影视资料

第一:当初争皇位的时候,诸位皇子互相残杀完全不顾兄弟之情,而胤禛不但能孝敬和尊重康熙,还与各位兄弟都和睦相处。很多学者认为胤禛是装的,继承皇位之后便开始迫害自己的兄弟,但是好歹在康熙在位的时候,他能表现好好的。

第二:雍正勤奋敬业,谨慎实干。康熙晚年,胤禛掌管户部,还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而事实证明,雍正继位之后非常勤政,凡事亲力亲为,每天批阅奏折都深夜,经过他的努力,康乾盛世有很大一部分也是他努力的成果。

网络配图

第三:雷厉风行,做事不拖泥带水。康熙晚年朝中的贪污现象日渐严重,雍正继位之后,大力整顿,虽然有暴君之嫌,但是在他的治理下,满朝的风气有了很大的改观。

第四:康熙十分宠爱自己的孙子弘历,弘历小时候十分聪慧,康熙帝称他有“英雄之气”。在他的孙子之中,他最想培养的就是弘历,估计还想他将来继承皇位。所以爱屋及乌,对胤禛还很赏识,所以胤禛能当上皇帝,一定程度上跟自己的儿子也有关系。

标签: 雍正

更多文章

  • 康熙帝一生封了四个皇后 最爱的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

    赫舍里氏皇后去世3年多之后的1677年秋,康熙皇帝就把这空缺出来的位置赏赐给了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儿孝昭仁皇后。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就成为康熙皇帝的第二个皇后。钮祜禄氏皇后刚刚入宫的时候仅仅是个很普通的妃子,好不容易她才等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转正的机会,可惜的是,这个钮祜禄氏皇后却没有福气,

  • 从敢死队长到五子良将 他一生竟然毫无败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郃

    提到三国的五子良将,张辽大名已经远超其他四子,合肥之战,八百破十万,杀的孙权差点嗝屁,得亏了那匹宝马。张郃虽然前期不行,但后期已经是诸葛亮劲敌,魏国的顶梁柱;徐晃长驱直入解樊城,有周亚夫之风;于禁晚节不保,羞愤而死,唯有乐进,几乎没有存在感。网络配图但是能成为时之良将,必有其过人之处,我们来看看三国

  • 前秦的崛起:揭苻坚是如何成就一代大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苻坚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整肃内部,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典范,为此,苻坚罢掉了原办公室主任程卓,换上王猛。有苻坚的支持,王猛上

  • 揭秘曹操为何大费周章将蔡文姬从匈奴接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这首三国文人丁廙笔下的《蔡伯喈女赋》描述了三国一代才女蔡文姬一生三嫁的坎

  •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只为扶持汉献帝刘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献帝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

  • 司马懿性格有什么特点?司马懿的弱点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天赋异禀。功勋卓著。有人说他狡猾奸诈,处事圆滑,最后背叛君主,不仁不义,没有尽到一位臣子的本分。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两种评价都不为过,都是属于司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况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处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

  • 刘备多次抛妻弃女,是形势所迫,还是薄情寡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然而曾四次抛妻弃子,对此众说纷纭,批评他的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薄情寡义,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到底如何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说法,还是先陈述一下刘备四次抛弃妻子的经过,留给各位读者自己判断吧。网络配图第一次抛弃妻子,是在建安元年。当时,徐

  • 白手起家的刘邦,为何一生都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一生对父亲有介蒂,是有原因的。网络配图首先,具有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体现在刘家穷,刘父是老实巴结的农民,而且除了刘邦,还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众多,家里又穷,排三老三的刘邦从小没少受苦。 也正是因为这样,少年时的刘邦便只身闯江湖,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这段苦难的记忆,在刘邦的人生记忆里是挥之不

  • 项羽为何不肯渡乌江?乌江亭长是刘邦派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不听人言、独断专行,导致最后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不得不自刎于乌江边。那么,项羽为什么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第一种观点:项羽羞愧而死。一些人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乐,是因为他最心爱的女人虞姬死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以至于心灰意冷、心生羞

  • 慈禧太后与包饭的故事:慈禧一生的最爱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太后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很爱吃包饭,有一次她吃包饭,一高兴便赏给一名太监一包,那太监谢过恩吃了。慈禧问他好吃不好吃?太监忙恭恭敬敬地跪奏:“回老佛爷,好吃!”慈禧又赏他一包,太监忙又吃了。太后又问好不好吃?太监忙又回话说好吃,太后再赏一包,太监早已吃饱,可太后赏饭,又不敢不吃,如果不吃,就是抗旨不尊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