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的告密神器“铜匦”是谁做的?设计者在第一波就被告了!

武则天的告密神器“铜匦”是谁做的?设计者在第一波就被告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1/21 23:01:41

武则天统治有一大特色,便是告密成风,酷吏盛行。不是老太太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嗜好,也不是她嗜血好杀。而是以一个女人想要成为皇帝,在封建社会阻力太大,加之以家媳妇的身份篡夺李唐天下,更为效忠李唐的士大夫所抵制。所以,武则天才不得不大开告密之门,用酷吏的杀戮来立威,铲平自己通往女皇的道路。

武则天剧照

告密起源于光宅元年(684),当时高宗李治刚驾崩不久,武则天为了独掌大权,废除了儿子中宗李显,立听话的李旦为帝。事后,参与废立的禁卫军凑在一起喝酒,因没有得到赏钱,便发了几句牢骚,结果酒席未散他们便统统被抓了起来,处以极刑。而告密者则换来了一身五品官服。此举对打压武则天反对者作用不大,但却极大鼓励了告密,此风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告密者的增加,告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一个名叫鱼保家的大臣为告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研制了一台“告密神器”,名叫“铜匦(柜)”。是一个类似于检举箱的东西,在它的四面开有四孔,用于投入奏表。

四面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东面叫“延恩匦”,接受推荐能人,劝课农桑方面的建议;南面叫“招谏匦”,接受对朝政的谏言;西边叫“伸冤匦”,接受重大冤情;北面叫“通玄匦”,接受机密之事以及智谋计略。

鱼保家将自己的设计上报武则天,得到她老人家的大加赞赏。铜匦正好符合武则天的心意,让大臣们相互检举揭发,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想些什么。于是,武则天当即安排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各一人担任知匦使,由御史中丞担任理匦使,负责将每天收到的奏报整理,汇报给自己。

买卖开张后,放置铜匦的大殿门庭若市,而有趣的是,大家都是冲着北面的“通玄匦”来的,其他三匦则无人问津。因为告密可以换取一身五品官服,而上奏谏言,推荐人才,劝课农桑显然没有这等好事,很多人都幻想着通过告密而加官进爵。

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此事的始作俑者鱼保家,在铜匦投入运营后,第一批就被告发。

武则天剧照

原来,鱼保家是一名能工巧匠,然而不幸的是,他与扬州起兵反武的李敬业是好朋友。李敬业起兵时,鱼保家将刀枪剑戟,攻城武器的设计制造技术传授给了他们。

李敬业兵败后,虽然没有查到鱼保家的问题,但他惶惶不可终日,想通过给朝廷立功的方式来抵消自己所犯的罪。于是,他整日悉心观察朝政动态,发现太后武则天的心意后,便苦思冥想,设计了这样一个告密神器。

在得到武则天赞扬与认可后,鱼保家本以为万事大吉,即便他的罪行东窗事发,太后也会念着自己的功劳从轻发落。他虽然窥探到武则天的心意,但太不了解武则天的为人。

李敬业起兵矛头直指武则天,是她心里不会忘记的伤痛,对于一个头号反叛者的帮凶,武则天怎么可能放他一马!于是,鱼保家被武则天毫不留情的处斩,连带他的父亲鱼承晔也被流放。

鱼保家作茧自缚,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结局着实令人惋惜。而告密之风则随着他设计的告密神器——铜匦,愈演愈烈,成为武则天时代的标志。

标签: 唐朝鱼保家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张辽被赞与张飞不相上下,但为何却死在了丁奉的箭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张辽,字文远,(169-222年),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张辽在青年时长得十分健硕,并且从小就是学武出身的,练出了一身优异的武功。他在青年的时候就做过官,年青的那时候就在郡里出任了武职官员,上任期内,他由于表现出色,被并州刺史丁原发现了,将他招到了自己身边。在这里要插一句了,那时吕布也在

  • 甲申之变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据有东北,先后四次入关,得胜而归,正在寻求据有全国统治权的策略。李自成农民军在中原战场上六次击溃明军主力,入据

  • 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商朝,历史解密

    我们了解的姜子牙,大多应该是从《封神榜》看到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不过是明代的一部传奇小说,其内容基本都是虚构演绎出来的。可是小说的演绎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都经历了什么,他的成就又如何吧。【出身东海之滨】姜子牙姓姜,氏吕,名望,号飞熊,后世多称他太公望。其先祖曾做四岳

  • 皇帝临死之前想吃一样东西,太子却立刻把皇帝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野史秘闻

    自武王伐纣,宗周建立后的漫长时光,彼时位于南方的楚国先祖们以“荜露褴褛、以启山林”的拓荒精神扩张了大片领土,一跃成为当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诸侯国。到了楚成王继位时,这位雄心万丈的楚王继承了先王“观政中国”的壮志,为了进一步完成楚国的大略,开始向北进发。不幸的是,楚成王先后遇上齐桓公,晋文公这两个强敌,

  • 皇十三子胤祥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胤祥,清朝,风云人物

    他忠于太子胤礽,却也不像皇四子胤禛那样,心中另外有着夺嫡的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于太子面前,全了那份君臣和兄弟之间少见的情义。这份忠心却换回了被康熙皇帝“不分青红皂白”的短暂囚禁。他忠于皇四子胤禛,不惜每次冲锋在前、顶罪当先,在胤禛确定了自己皇储身份的同时,也换回了他长达十年的圈禁;他忠于后来的雍

  • 康熙明知道鳌拜忠诚,为何却仍然处心积虑地对付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是怎么对待鳌拜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鳌拜去世44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康熙六十寿辰,康熙觉得“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便在畅春园举办千叟宴,邀请全国6

  • 虎牢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虎牢关之战对唐朝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虎牢之战背景是什么?虎牢之战经过是怎样的?虎牢之战有哪些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虎牢之战简介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

  • 项羽逃到垓下城,此战到底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垓下之战,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垓下之战,这是项羽和刘邦打的关键一战,这一战直接关乎了两个势力的胜负之争,结局如今我们也是知道的,项羽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说到项羽是怎么失败的,说到这场战役是怎么打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聊聊。实际上垓下之战的原因是刘邦在他的谋士陈平和张良的建议之下,他撕毁了刚刚签定的和平协议,刘邦他们背弃了

  • 明朝一清官穷得没有路费回家,朱元璋:阉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开国皇帝是穷苦出生,所以很能体会百姓们的疾苦,所以他登基之后,一心为了老百姓着想,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现象,那个时候官员的工资都很低,而且一旦被发现贪污的就格杀勿论。反腐是好事,但是却让其手下的一个叫曾秉正的人卖了女儿才筹集到了回乡的路费,也正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朱元

  • 姜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两个缺点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传说中诸葛亮的徒弟,继承武侯遗志,坚持北伐。姜维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十一次北伐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甚至打出来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可见姜维强大的军事才能,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