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朱元璋出了一篇命题作文,大臣交作业后他就怒了

朱元璋出了一篇命题作文,大臣交作业后他就怒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21 23:21:34

洪武七年(1374年)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朱元璋厌倦了南京宫廷局促的天地,也厌倦了山呼万岁、俯首帖耳的群臣。他闲坐在东黄阁上,想起城郊龙湾的狮子山,他曾在那里指挥军队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顿时,一股豪情从心底升腾,他想:何不在此兴建观光高楼?既可缅怀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争经历,又能俯瞰长江、与民同乐。

他被自己的想法所感动,连高楼的名字都取好了—阅江楼。但他毕竟出身寒微,了解民生疾苦,本能地反对铺张浪费,所以很快镇定下来,仔细盘算兴建高楼所需的人力、物力—如果用囚徒充当劳工,就不会扰民,虽然费些钱财,但国库充实,完全能够承担。于是,他准备实施自己的计划。

可惜天公不作美,发生了日食—这在古人看来是上天的警示,说明帝王做了错事。朱元璋开始反省:自己最近没做过什么错事,怎会如此?难道是兴建阅江楼的计划还没付诸行动就被上天洞察了?朱元璋吓出一身冷汗,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圣君之作,必询贤而后兴”,朱元璋虽没啥文化,却深知这个道理,也没陶醉于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他想:打下江山以来,只要自己张口,群臣必随声附和,一点异议也不敢提出,如果自己做了错事只能等上天警示,该多危险!于是,深陷孤独与恐惧中的朱元璋忽然有了主意—把兴建阅江楼的计划告知群臣,让他们凭想象写出《阅江楼记》,而自己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便可试探他们的态度、看清他们是否具备忠谏之心。

朱元璋一声令下,群臣纷纷驰骋文思,描绘想象中阅江楼的雄伟瑰丽,歌颂天下太平、皇帝英明等。朱元璋耐着性子读完,发现群臣一味阿谀奉承,竟无一人直言劝阻。其中稍微高明一点的是号称“一代经师”的宋濂,他在歌功颂德的同时写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套话,希望皇帝登览阅江楼时想着江山与百姓,仅此而已。

对于这样的结果,朱元璋很不满意,于是亲自以臣子的口吻写了一篇《阅江楼记》,旗帜鲜明地劝阻兴建阅江楼,并列出若干翔实、确凿的理由。朱元璋的这篇文章,《明实录》中虽无记载,但嘉靖年间何乔远的《名山藏》、明末清初谈迁的《国榷》中都有收录。

在朱元璋列出的理由中,“狮子山扼险据势”之说不能成立。三国时期,孙权盘踞江南,曹操刘备均难夺取,诸葛亮总结的原因是长江天堑易守难攻、吴王有道深得民心,与狮子山毫无关系。但朱元璋能意识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不顾个人形象“直言劝阻”,这在封建时代已是难能可贵。

后来朱元璋又写了一篇《辟阿奉文》,感叹朝中无人,再次严厉批评群臣尸位素餐的作风,甚至明确讽刺他们连妾妇都不如。在这番“钓鱼执法”的过程中,朱元璋猜忌多疑的性格也暴露无遗。

如今扬子江畔的阅江楼上有副对联: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帝王心术终被岁月磨蚀成沙,唯有江水亘古奔流。

标签: 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的告密神器“铜匦”是谁做的?设计者在第一波就被告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鱼保家,风云人物

    武则天统治有一大特色,便是告密成风,酷吏盛行。不是老太太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嗜好,也不是她嗜血好杀。而是以一个女人想要成为皇帝,在封建社会阻力太大,加之以李家媳妇的身份篡夺李唐天下,更为效忠李唐的士大夫所抵制。所以,武则天才不得不大开告密之门,用酷吏的杀戮来立威,铲平自己通往女皇的道路。武则天剧照告密起

  • 张辽被赞与张飞不相上下,但为何却死在了丁奉的箭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张辽,字文远,(169-222年),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张辽在青年时长得十分健硕,并且从小就是学武出身的,练出了一身优异的武功。他在青年的时候就做过官,年青的那时候就在郡里出任了武职官员,上任期内,他由于表现出色,被并州刺史丁原发现了,将他招到了自己身边。在这里要插一句了,那时吕布也在

  • 甲申之变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清朝据有东北,先后四次入关,得胜而归,正在寻求据有全国统治权的策略。李自成农民军在中原战场上六次击溃明军主力,入据

  • 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商朝,历史解密

    我们了解的姜子牙,大多应该是从《封神榜》看到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不过是明代的一部传奇小说,其内容基本都是虚构演绎出来的。可是小说的演绎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那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都经历了什么,他的成就又如何吧。【出身东海之滨】姜子牙姓姜,氏吕,名望,号飞熊,后世多称他太公望。其先祖曾做四岳

  • 皇帝临死之前想吃一样东西,太子却立刻把皇帝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战国,野史秘闻

    自武王伐纣,宗周建立后的漫长时光,彼时位于南方的楚国先祖们以“荜露褴褛、以启山林”的拓荒精神扩张了大片领土,一跃成为当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诸侯国。到了楚成王继位时,这位雄心万丈的楚王继承了先王“观政中国”的壮志,为了进一步完成楚国的大略,开始向北进发。不幸的是,楚成王先后遇上齐桓公,晋文公这两个强敌,

  • 皇十三子胤祥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胤祥,清朝,风云人物

    他忠于太子胤礽,却也不像皇四子胤禛那样,心中另外有着夺嫡的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于太子面前,全了那份君臣和兄弟之间少见的情义。这份忠心却换回了被康熙皇帝“不分青红皂白”的短暂囚禁。他忠于皇四子胤禛,不惜每次冲锋在前、顶罪当先,在胤禛确定了自己皇储身份的同时,也换回了他长达十年的圈禁;他忠于后来的雍

  • 康熙明知道鳌拜忠诚,为何却仍然处心积虑地对付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是怎么对待鳌拜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鳌拜去世44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康熙六十寿辰,康熙觉得“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便在畅春园举办千叟宴,邀请全国6

  • 虎牢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虎牢关之战对唐朝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虎牢之战背景是什么?虎牢之战经过是怎样的?虎牢之战有哪些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虎牢之战简介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

  • 项羽逃到垓下城,此战到底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垓下之战,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垓下之战,这是项羽和刘邦打的关键一战,这一战直接关乎了两个势力的胜负之争,结局如今我们也是知道的,项羽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说到项羽是怎么失败的,说到这场战役是怎么打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聊聊。实际上垓下之战的原因是刘邦在他的谋士陈平和张良的建议之下,他撕毁了刚刚签定的和平协议,刘邦他们背弃了

  • 明朝一清官穷得没有路费回家,朱元璋:阉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开国皇帝是穷苦出生,所以很能体会百姓们的疾苦,所以他登基之后,一心为了老百姓着想,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现象,那个时候官员的工资都很低,而且一旦被发现贪污的就格杀勿论。反腐是好事,但是却让其手下的一个叫曾秉正的人卖了女儿才筹集到了回乡的路费,也正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