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人小时后聪明的故事

古人小时后聪明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39 更新时间:2024/1/17 19:58:17

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君臣父子怎样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这种观点落伍了。现在制度是最好的例证。《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句话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

  • 以礼治国成功的例子!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为政以仁存心以礼治国因为做司空的政绩卓著,孔子又被任命为鲁国的大司寇。司寇负责掌管一个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大司寇这个官职掌握生杀大权,等於将现在公、检、法、司四个部门的最高领导职位集于一身。所以这个时候的孔子实际上开始总理鲁国的政务。孔子主政时,非常谦卑,也非常民主,在处理案件时经常向众人徵

  • 有哪些皇帝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原创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既能率军征战沙场,又能治理天下,让天下保持安定和繁荣。那么“既能打天下,又能治理天下”,这样的皇帝到底有哪些呢?一、朱元璋首先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最符合这一评价的。在元朝末年,二十多岁的朱元璋参与到反抗元朝的起义中。自此之后,朱元璋带领着徐达、常遇春等优秀的

  • 在中国各朝各代中,最受百姓欢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一共0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封建集权制的朝代建立。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封封建王朝的结束。期间经历了2132年的时间,共诞生了包括正统王朝、割据政权、过渡政权、临时政权、偏安政权、复辟政权、傀儡政权以及农民起义政权等在内的四百多位皇帝。那么,在中国

  • 位卑未敢忘国忧,这句话怎么理解?百姓关心国事有意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即使地位低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责任感。自古以来,“忧国”和“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华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国家的忧患和热爱。说到爱国,突然让我想到前段时间轰动

  • 中国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观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时以儒家思想治国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不管是英明还是昏庸哪个皇帝都是以解万民倒悬之苦而作为行动标准的,只是由于皇帝个人的性情,以及他愿意为治国理政付出多少时间,最后的结果区分出明君还是昏君。管理万民,以让国家兴亡,民生富足。这些思想也是儒家经典里的内容。向为人民服务的人致敬。一、以隋亡为鉴,以民为

  • 有那些皇帝是以道教治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有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尊崇的不是老子的治国理身之要,而是利用道教神话去神化自己,徽宗亲作《天降临示见记》颁示全国,大肆宣传天神降临之事,命建真宫,以迎天神降临。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宋徽宗也做了几件事情,他当皇帝的第八年,亲自注疏《道德真经》,并颁布全国,他两次下诏“搜访道教逸书”,并整理刊行

  • 紫禁城里的“门”都没有钩,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是迷信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无论是简体的“门”还是繁体的“”,其右下角都有一个钩,而紫禁城里所有匾额上所题的“门”字全都没有这个钩,为什么会这样,正史中并没有相应的记载,我们只能从野史中寻觅一二。明代书法家马愈在《马氏日抄门字脚》一文里提到“门”字无钩是因为南宋时期的一场火灾:“门”字两户相向,本无句踢。宋都临安玉牒殿灾,延及

  • 古代以礼治国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绝对没有!从我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开始,人治就已开始出现并流传下来,至民国时期才出现了法制并开始慢慢完善.并没有哪一个朝代是以礼治国或以孝治国、以佛教治国、运用了道家的思想治国、采用了韩非子的理念治国等方法治国成功的(我说的是从始至终),这些方法只是作为人治的辅助手段来应用,并不能真正的拿来治理一个国

  • 概括一个古代迷信故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世纪,欧洲的信基督耶稣的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星辰和太阳一样围绕着地球运转,而且这是《两约》中耶和华造世界时确定的,后来哥白尼在死之前发布了: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的观点,而布鲁诺这个曾经的天主教修道士,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但是后被天主教诱捕烧死在百花广场。现在人类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