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了保守的阀贵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武则天为大唐大周做了很多大事好事和贡献,她所治理的天下太平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出现大的战乱和动荡
武则天作为一代明君女皇,为大唐大周做了很多大事好事和贡献,她所治理的天下,太平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出现大的战乱和动荡。
但是我认为武则天做得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两点:一是大胆启用寒门士子学子,打破了门阀贵族对权利的垄断性掌控,使他们有进阶的机会和空间;二是顺利掌权又顺利交权给太子,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
两点重大贡献中,最大的还是第一点。唐太宗英明,但他那个时期门阀贵族对权利的掌控程度依然很高,寒门士子机会不多不大。但到了武则天时期,这一状况大为改观,成为此后历朝历代的重要人才取用之道。
从这点上说,武则天开了历史先河,她的社会意义巨大,影响深远,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稳定成熟的标志性阶段和标志性政策事件。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表述的是一个用人的原则问题,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
曾子(网络图片)
“用师者王”是说以他人为师,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王”者。“用友者霸”是说与他人交友,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人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才能称霸。“用徒者亡”是说同小人为伍的人,这些人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有意讨好,喜好奉承的人,“用徒”(小人)处事,其结果是必然失败,走向灭亡的。中国当代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南怀瑾先生曾说:“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洞察未来;只有拥抱智慧,才能见证‘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之真谛。”
翻开历史书籍,我们看到,历史上周武王用姜太公,称之为尚父,代表着尊重,是对有才能尊长一辈人的称呼;周文王用吕望称师,治理天下为王,这就是“用师者王”。历史上“用友者霸”齐桓公用管仲,汉高祖用陈平、张良,刘备用诸葛亮等等,威震天下。“用徒者亡”就是那些惟命是从,不辨是非,很听话,很乖,“用徒”(小人)只能败下阵来,走向灭亡。
招贤纳士(网络图片)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用徒”让自己感到快乐,但必然走向灭亡;“用友”让自己受到约束,但能称霸;“用师”能让自己受到压抑,但能成为王着。结合现实理解“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对我们现在经济各领域激烈的竞争有着强烈的警示。
如果企业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从而就能“王天下”大获成功。马云,王健林等著名企业家之所以能“王天下”,就是因为他们奉行了“用师者王”定律。
如果企业领导者对其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那么,他就能在今天的竞争中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称王称霸。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是很典型“用友者霸”的例子。
如果企业领导者不顾他人劝阻,只顾“用徒”(小人),信任使用那些惯用阿谀奉承拍马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小人,只能使自己走向必然的失败与消亡”。
用人之道(网络图片)
总之,我们要坚持用人之道,即坚持“用师者王”,用师道与德才兼备的人相处;坚持“用友者霸”,用友道对待有贤能的人;牢记“用徒者亡”这一定律,坚持“用师”“用友”。
用师、用友还是用徒,甚至用“奴”,取决于创业者个人的格局,也决定着其事业的格局。
一用师者王,师就是师父、老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水平高于自己,可以指导自己的人”,如果倚重这样的人,你就可以成就一番王业。这里的“王业”极言事业之宏大、之覆盖性广,不必拘泥于“王”字,可以理解为“雄踞天下的伟业”。刘备用诸葛亮,就相当于用了一位老师。诸葛亮的智谋韬略远高于刘备,指引着刘备“三分天下而据其一”,建立了蜀汉政权。“用师”说易行难,这对创业者的胸怀是个极大的考验,事实上现实中的大多数老总都不愿意重用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人怕他太拽不好控制、怕他太牛抢了风头、怕他薪资高不好养活、怕他脾气大不好伺候。这几个“怕”,就是格局不够的体现。
二用友者霸,友就是朋友,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能够全力以赴帮助你的人”,用了这样的人,可以成就一番霸业。这里的“霸业”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独树一帜的事业”。从表面上来看,古往今来和朋友一起打天下的人不胜枚举,但实际上是“用友”者多,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自始至终“以友待之”。大多数情况是可以有苦同当不能有福同享,事业略有小成,就开始各自算计、患得患失;有些领导甚至忘记了当初打拼时与朋友的肝胆相照,开始妄自尊大,对下属朋友的言语冒犯难以容忍,这就是胸怀不够的体现。当今社会,与朋友一起创业的情况很多,皆当以此为戒。
三用徒者亡。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师”、“友”、“徒”,都是取其本意。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都把这里的“徒”理解为小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古人写排比句最讲究对称,师、友、徒,三者同属一个层面,互相对称,整个排比句论述的核心并不涉及道德层面。“徒”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徒弟,指那些“水平低于自己,干事离不开自己指导的人”。用样的人,不说是事业“亡”,至少是干着累,且难有大成。但现实恰恰是,最大多数的老总倚重的都是这种“徒弟”,因为他们对你唯命是从、俯首帖耳、诚惶诚恐、阿谀逢迎,使你心情舒畅,更加有“朕即天下”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成就高于常人的事业,就要具备高于常人的胸襟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