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什么?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3/12/7 22:33:05

勾践23岁就继承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

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着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

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

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道光帝一生“节俭”,为何他却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陵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节俭终究是相对的。清朝皇帝中,道光素有“节俭”的美誉,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关于这位皇帝厉行节俭之事,还有个颇为讽刺的段子:道光皇帝为了省钱,逼着后宫后妃学习针线活,缝补衣服,而大臣们为投其所好,纷纷跑到旧货店买破衣服,致使京城里的旧衣服,卖的比新衣服还贵!提倡了大半辈子借鉴的道光,虽然也想给自

  • 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唐太宗虚心接受魏征的纳谏: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

  • 管仲与鲍叔牙的舍得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人,也都是当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俩年轻时就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我小时侯比较喜欢读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也重点记述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现在许多的成语典故也出自那个时期。一、管鲍分金管仲二十来岁时就结识了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不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桓公不听扁鹊建议,后来病发身亡。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建议,一意孤行,发动对郑国的战争,结果打草惊蛇。攻打郑国不成,反被晋军所败。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很欣慰看到有同样三国兴趣的职场人。官渡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以弱胜强、

  • “兔死狗烹”是刘邦的典故,为何朱元璋给大臣吃兔肉、狗肉,只有刘伯温看出了朱元璋的杀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编这种段子的人,本意是抬高刘伯温的“天才之处”,结果弄巧成拙,整体拉低了朱元璋集团的智商。这个段子大概是这样的,某一次朱元璋请客吃饭(朱元璋的段子十有八九都是关于吃的,可见段子手很爱吃),各位大臣们兴高采烈的来了,想跟着吃一顿好的。谁知道,宴会上都是素菜,整体档次似乎低了一点那也没办法,毕竟是大老板

  • 舍得有的关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舍得”的故事据说人死后,离开阳界到阴界接受阎王爷重新发落。如果这个人在世时。好事做的多,允许转世仍然为人;好事做的少,只能托生为动物;做过坏事的,不能转世,只能在阴界做鬼;坏事做的太多的,不但不能转世,就是在阴界当鬼都不行,要放在油锅里煎熬,以示惩处。有两个人离开阳界,来到了阴界,战战兢兢地站在阎王

  •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马!这是谁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毛泽东说的。典故是明朝的时候,有父子二人在京城里开了一个珠宝店,父亲叫王义,儿子叫王明,因为生意做得诚实热情,所以这家珠宝店一派兴隆景象,名气也越来越大。一天,一个太监来到王义家,命父子二人在三天内用大珍珠镶个万寿无疆四字的金匾送进皇宫,皇上一看,真是字字珠玑,加上金边衬托,很有皇家风范。皇上很高兴

  • 《西游记》中玉帝为什么很多事都要听从下属的建议,他自己没有办法做决定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西游记》中,说玉帝很多事情都要听下属的建议,这是片面的说法。说玉帝自己没有办法做决定,也是错误的说法。一、玉帝在什么情况下听从下属的建议?(1)玉帝在遇到新问题时,集思广益,听取众神仙的意见,择良策而用。在孙悟空因抢去了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和销毁了冥界的生死薄后,被龙王和秦广王告上了天庭。面对这种突

  • 有句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历史上有这种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故事梗概:明朝年间,有父子二人在京城里开了一家珠宝店。父亲叫王义,儿子叫王明,因为生意做得诚实热情,所以这家珠宝店一派兴隆景象,名气也越来越大。一天,一个太监来到王义家,命父子二人在三天内用大珍珠镶个“万寿无疆”四字的金匾送进皇宫,皇上一看,真是字字珠玑,加上金边衬托,很有皇家风范。皇上很高兴,就赏

  • 关于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袁绍与曹操上演了一场精彩战争,可是拥有十倍曹军之多兵力的袁绍却被曹操击败,其原因是田丰、诅授向袁绍献计献策,而袁绍不允诺,认为他人意见如废纸,最终惨败。刘备行诸葛亮之计而鼎立三国;符坚拒符融之策而失前秦国力;李世民纳魏征之谏而贞观天下;文种弃范蠡之谋而招杀身祸。楚汉相争,力量较为弱小的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