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是不是自小当奴隶时就已经爱上平阳公主了?

卫青是不是自小当奴隶时就已经爱上平阳公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6 更新时间:2024/3/21 6:33:43

谢谢邀请!卫青自小当奴隶时爱上平阳公主是不可能的。卫青在给平阳公主当骑奴时,平阳公主是嫁给了平阳侯曹寿(也叫曹时)了,所以才叫平阳公主的。

后来,汉武帝遇上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把卫子夫接进了宫里,卫青才从骑奴也进宫里当了侍卫。即使卫青这时情窦初开,也绝不敢又非分之想,他那时只是和奴才。后来平阳公主又嫁给了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后来也死了。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这期间,汉武帝大胆起用卫青,卫青一时间有了新的舞台。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击匈奴,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平阳公主才开始注意卫青,卫青被封大将军后,才有汉武帝点婚,两个人成婚!

卫青在小时候做奴隶就爱上平阳公主这事有点离谱,这几乎是不可能事件。在古代奴仆和主人之间相差层次太多,何况是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亲姐姐,当时的卫青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闲心考虑爱上不可能相爱的女主人。(卫青剧照)

卫青因祸得福。

卫青身份特别,他的亲生父亲是郑季,是政府派往平阳侯府侍奉公主的小官吏,他是有妇之夫,和同样是有夫之妇的平阳侯府侍女卫媪私通,生下了卫青。卫青稍微长大以后,郑季才认了账,将卫青接回了自己的家,改名字为郑青。其实卫媪想让自己的儿子脱离奴婢的身份,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平阳公主剧照)

郑季估计老是在思考到底郑青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儿子到家后不好好安排学习,直接让他去放羊,原来的兄弟也没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弟弟,生活比在平阳侯府做奴婢的生活差远了,稍微大一点后自己跑回平阳侯府,利用特权改名字为卫青,成了骑奴,当时也就11-12岁。(卫子夫剧照)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看中了平阳侯府的女歌手卫子夫(讴者),临幸并将她带入宫中,卫青也被平阳公主送入宫中当差,脱离了奴婢身份,卫青对平阳公主只有深深的感激之情,怎么可能有非分之想!

平阳公主的婚姻如何?平阳公主也称阳信公主,她的食邑(封给她的地方,供养她)在阳信(山东滨州阳信)。她的第一任丈夫来头不小,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曹寿(又称曹时),并且世袭了曹参的平阳侯爵位,不世袭爵位的后代,公主也看不上啊。平阳公主和曹寿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曹襄,后来娶了卫子夫与汉武帝生的卫长公主,曹襄曾经追随卫青到漠北作战,时任后将军,卫青应该多有照顾。公元前131年,平阳公主的丈夫曹寿去世了。(曹寿剧照)

年纪轻轻的公主不能守寡啊,在列侯里面继续找,第二任丈夫也是名门之后。第二任丈夫是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他也世袭了夏侯婴的汝阴侯爵位。这位是个好色的主,居然和自己亲生父亲(前任汝阴侯)的妾室,让公主知道了,自己吓得畏罪自杀了,封国也被撤销了,夏侯婴的侯爵世袭也到此为止了,这是公元前116年的事情,两个人没有后代记载,公主再次守寡。(汉武帝剧照)

更为可惜的是平阳公主的亲生儿子曹襄在平阳公主寡居的第二年也病故了,孙子也不和平阳公主住在一起,按照推算平阳公主这时已经将近46-50岁之间。公主的终身大事要在朝堂上公议,寻找合适的列侯再嫁,有大臣提议平阳公主嫁给卫青(当时应该在40岁左右,这时霍去病已经去世),当时的记载是这样的:

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

这事平阳公主先给皇后卫子夫打了招呼,皇后同意了,汉武帝就下诏让卫青娶了平阳公主,卫青侍奉公主,亲上加亲,这样汉武帝才放心。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婚姻应该是美满的,卫青死的早,平阳公主将侯爵让卫青的儿子世袭,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阳公主生前遗愿和卫青合葬。

如果说小时候的卫青爱慕平阳公主这是有可能的事情,人不青春枉少年。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年少时,争强好斗,不务正业,危害乡邻。但长大后,开始明白事理,读书明志,干出了一番事业,为家乡,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可谓青史留名。这样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例子有很多。周处周处,西晋大臣、将领。他年少时,凶暴强悍,任性使气,被同乡的人认为是一大祸害。另外,当地的河中有蛟龙,山上有

  • 请说说古人有哪些以死诤言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死谏太宗十思疏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皇帝的权利都是至高无上的,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和“皇权天授”的思想下,几乎没有任何人和力量可以约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只是用来欺骗百姓的姿态,皇帝是不能质疑的。所谓“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刑不上大夫”的大臣们如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牛的阴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物极必反,阴极必阳。最牛的阴谋其实是阳谋。历史上最大的阳谋是汉武帝颁行的“”推恩令”。刘邦打江山不容易。当初他带着几个杀猪屠狗的异姓弟兄白手起家,一路跌跌撞撞,九死一生,最后终于得了天下。为了保住胜利成果,刘邦没少费心思。他分封了不少刘姓诸侯王,防范外姓势力有不臣之心。“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 中国古代是如何从禅让制变成世袭制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禅让制?别逗了!哪来什么真禅让?当年魏文帝曹丕在接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之后,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尧舜之事,吾今方知……”这话说得还是比较含蓄的,用现在的大白话说其实就是:“禅让游戏,全靠演技!”中国古代的所谓“禅让”,不过就是帝王们让不合法变成“合法”的一种手段罢了。如果曹丕直接灭了刘协,那他

  • 古装剧中,为何妃子总是喂葡萄给皇帝,而不是其它水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人形容葡萄:“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意思是说葡萄属于藤蔓植物,面积散开了之后,可以让人在下面乘凉。除此之外葡萄的味道更受人待见,是唐朝人公认的上等水果。除了古代人喜欢葡萄之外,现在影视剧拍摄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道具好像也可以提到葡萄。因为葡萄在很多影视剧里,尤其是古装拍摄过程中都经常

  • 封建王朝奴隶人性跪拜了三千年是什么原因?跪文化还有人继承下去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封建的东西还有相当广泛的市场。例如像萨达姆卡扎菲这样的独裁者已经死去多年,仍然有许多人为他们招魂喊冤。除了皇帝高高在上,那些奴颜媚膝的太监也自愿露出卑鄙无耻地拍马讨好的奴才相。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就是对甘于做奴隶十足的写照虽然不是那么常见,但奴隶起义是存在的。有一件事毫无疑问是奴隶起

  • 古代皇帝动不动就杀个人,这是否后人编造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虽在古代封建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皇权都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作为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直都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言语之间定夺他人的生死。但你知道吗?皇帝动不动就能杀个人这种事,还真的并不常见。而且有时候,那些暴虐的君主看似随意杀人,其实也是出于对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考虑。从秦始皇时开

  • 有一个皇帝听信了骗子的话,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还跑大街上去游行,让别人看个够。这个故事是( )?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故事就是《皇帝的新装》。它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一个十分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走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最后被一个小男孩所嘲笑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小官员愚蠢、虚伪、奸诈的丑恶嘴脸。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罪己诏”?罪己诏是指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

  • 清朝皇帝上厕所用烤焦的红枣干什么?不嫌恶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题主邀请,我来说下清朝皇帝上厕所为何要用烤焦的红枣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肯定的是不起拿来吃的,而是另有妙用!我记得有这么一篇散文其中写到:一位老太监告诉他:用焦枣,把枣烤焦了,在马桶里铺上一层,枣轻,屎砸下去,枣永远在上面,焦枣又香,遮味儿。这里清晰的告诉我们,这个烤焦的红枣的作用,别说还没有题主所

  • 古代皇帝生病,有的皇子“亲尝药膳,衣不解带”是作秀还是真孝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尝汤药”的故事发生在汉代,是发生在汉文帝和他的母亲薄太后身上的事,是不是皇帝做秀,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对历史上孝子的代表二十四孝的故事做以简单回顾:在我国历史上,二十四孝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这里罗列了上古的舜帝“孝感天地”至南宋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二十四位孝子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