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是一位好皇帝,在位14年做了很多勤政爱民的好事。但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王朝稳定,说他是明君是实至名归,但是说他做的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就有点过了。
毕竟他做的很多事都是循规蹈矩,是对原有制度补充和修改,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任何东西。
题目中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无非是三件事:1.官员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这条政策,确实是前无古人。几千来官员和读书人有一条特权:那就是不当差,不交税。
雍正帝做了这个改变。后果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读书人,导致了自己本应该江山图治垂青史的,最后死后骂名滚滚来。
但是这条政策在雍正去世后,乾隆帝并没有完全废除,只是做了一点改变:纳粮不变,但纳了粮的官绅可以不用当差服役了。
2.火耗归公与高薪养廉政策。
这个措施就是说所有的官员在给百姓收税时,收到的火耗银子全部要上交国家,不准再私自截留,但是国家会对每个官员进行财政上的补贴。
一品大员的养廉银补贴大约是一年18200两,而他的正项工资一年只有180两。所以这条政策得到了很多清官的支持,也遭到了很多贪官的痛恨。但是不管怎么说增加了国家收入。
所以,乾隆帝继位后,还是继续执行了的。
“此事当从众议,仍由旧章“-《清高宗实录》卷178
3摊丁入亩:
这个政策的核心就是将按照以前的人丁税改为了按照拥有土地量收税,平摊到了土地中。这个政策确实是雍正帝首次提出的。也确实是前无古人。
但是这个政策,但是在雍正朝并没有完全实行,乾隆朝时,山西和贵州两省份才相继实现了摊丁入亩,而东北的,吉林,盛京等地则是,一直到了清朝末期才完成了摊丁入亩。
这个政策有清一代一直都在执行,没有废除。所以后无来者这一说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