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东周步入了浩荡的战国时代。历史的进程仿佛具有魔咒,混乱的时代往往会向秩序的一端发展:春秋时期众多周天子分封下的诸侯国渐渐的或被吞并、或依附、或殆尽,在战国时代就只剩下了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大国互相角力,还有中山、卫、宋国在大国的重压之下战战兢兢。
其中东方有一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利用其优渥的地理优势,拔得头筹励精图治的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成为中原地区首霸。其后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齐国国力纵然有些许起伏波澜,但仍然能够作为一方不得令其他国家忽视的霸主。
都说独木难支,能让齐国实力延续到战国后期的,除了历代君主的努力,还有众多幕僚谋士、武将。乱世造英雄,春秋战国的谋臣武将如同雨后春笋般俯拾皆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战国时期,齐国的谋士将军都有些谁。
首屈一指自然是大名鼎鼎的孙武的后人孙膑,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早年他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后来其师兄弟庞涓出任魏将,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于是设计施以膑刑,因有了“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成为了田忌门客,帮助当朝重臣田忌赛马获胜,这脍炙人口的“田忌赛马”的故事的主角便是孙膑。后来孙膑被推荐到了当时的齐威王面前,威王十分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命他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前354),魏惠王命庞涓率军围住赵都邯郸。第二年,齐国出兵8万救赵。孙膑在这场著名的“桂陵之战”中,采取了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大败魏军,活捉了大将庞涓。后又在马陵之战中,用“逐日减灶”的方法迷惑庞涓,诱使骄傲自负的庞涓弃掉步兵主力,只用前锋的轻车锐卒追赶齐军。齐军则以逸待劳,于马陵大败魏军,杀庞涓,掳去了魏国的公子申,大获全胜。
在桂陵、马陵之战中,田忌作为主将,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与参谋孙膑互为配合,战胜了魏国。
当朝的齐威王其实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明君,在他执政期间还有一位十分有名的相国邹忌。两人流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典故,成为后世君王采纳谏言的一个美谈。
邹忌,战国时期齐国人。在齐威王时期,他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命为相国,受封于下邳,号成侯。他曾用自己的例子“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来委婉地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还有诸如田单、匡章、田盼等等,为齐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齐国最终没能出现像商鞅这样勇于变法、敢于变法的谋臣,否则历史说不定将被齐国改写。
毛笋应邀答题:
这个问题比分散,只能选几个人物叙述。
齐桓公时,管夷吾、鲍叔牙等在前答题中已述(略)。
[孙膑]战国军事家。齐国阿(今山阳谷)人。孙武后裔,早年与庞涓拜鬼谷子为,学兵法,因强于庞涓,遭庞涓畏忌。后二人下山,而庞涓投了魏惠王,当了将,派使者召孙膑到魏,编选罪状,对孙膑施以毒刑,处以膑刑(去膝盖骨),使其残废,故称孙膑。前342年,孙膑装疯卖傻,逃离魏国,由田忌推荐给齐威王,任师。齐魏爆发战事,桂陵和马陵之战,他身居辎,坐设用计(因他不能站立),庞涓骄傲轻敌,中孙膑诱敌之计,于阵前杀庞涓,报了膑刑之仇。并制服强魏,名显天下。著有《孙膑兵法》《汉书.艺文志》称为《齐武子》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大宗竹简,经查明为《孙膑兵法》的有440片,约一万一千字。
[匡章]战国时齐将。又称匡子、章子。初为齐威王将,齐宣王六年(前314),燕国内乱。率攻破燕都。两年后,为声援楚怀王,在濮水上抗御秦,被击败。齐王时,齐相田文(孟尝君)联韩魏攻楚方城,在垂沙(今河南唐河)水大败楚,杀其大将唐味。
[淳于髡(音坤k0n)]齐国大臣。齐威王时任大夫,曾用隐语讽威王,威王岂能不知,遂纳。亲理政事,振作图强,戒长夜之饮恶习。又于邹忌论政,支持淳于髡法治改革。在治学上慕管仲、晏婴之治国方针,兼隆礼法,为稷下前。威王曾命他联赵却楚,取得成功。后至魏游说,惠王使为卿相,他婉拒不就。所撰《王度记》早佚。
[田单]战国时齐国将领。临淄(今山淄博)人。田齐的疏远支裔。年少时喜欢习武论兵。齐王时,任临淄市掾。燕将乐毅(三国孔明自比管仲、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余城,他率齐及宗人守即墨(今山)被众推为大将,守城拒燕。燕昭王死,他施反间计于燕惠王,使其猜疑乐毅,并调走乐毅,而又故作虚弱,遣使诈降于燕,乘燕不备,用火牛突击燕,大获全胜,一举收复七十余城,以功封安平君。后离齐入赵为相,受封平都君。
[邹忌]战国时齐国大臣。齐威王立志改革强国,求贤心切。邹忌以鼓琴自荐,乘机进言,三月而授相印。任相期间,讽劝齐威王进贤纳谏(齐威王大度,大臣屡讽不降罪,还纳谏),整饬容政纪,厉行法治,齐国又大治。一年后,受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号曰成候。曾献计围魏救赵,大捷于桂陵(今河南长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