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太子转正是不太多,太子这个职业风险太大,正所谓树大招风。自古皇家无骨肉亲情。以明清举例。
纵观清朝,康熙应该是唯一以皇太子身份继位的。顺治十八年,顺治帝接受汤若望的建议,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注意,顺治帝生前都没敢公布皇太子人选。
康熙以后,只有康熙的次子,也就是嫡皇子胤仍是太子。以后都是立个皇储,就是没有太子名分的皇位继承人。康熙算是唯一一位太子继位的皇帝。
明朝,朱元璋立的太子朱标,早死,后来继位的是太孙朱允(这个不算太子吧)。一直到靖难之后,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和儿子朱瞻基都是太子顺利继位的。两人之后,太子基本能比较稳定的继承皇位。这要归功于明朝文臣的努力,太子继承制基本完整的延续下去。
朱瞻基明宣宗太子朱祁镇
朱祁镇明英宗太子朱见深(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兄弟朱祁钰当了皇帝)
朱祁钰明代宗太子朱见深(夺门之变以后,朱祁钰再次成为皇帝,太子顺利继位)
朱见济朱见深明宪宗太子朱极(悼恭太子)
朱樘朱樘明孝宗太子朱厚照
朱厚照明武宗朱厚明世宗太子朱载基(哀冲太子,追封)朱载壑(庄敬太子)
朱载明穆宗太子朱翊(宪怀太子,追封)、
朱翊钧朱翊钧明神宗太子朱常洛(明光宗)
历史上太子转正的皇帝有很多呀,虽然太子的宝座有很多人在窥伺,但是,被立为太子的人,还是有别人没有的优势的。
就说汉朝的皇帝,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大汉的第一位国君,他的帝位就传给了,早早被他立为太子的刘盈,也就是刘邦和吕后生的儿子汉惠帝。
虽说在刘盈当太子的这段时间内,也是不很太平的,毕竟遇到了戚夫人为他的儿子刘如意争夺太子之位的事,但是,总体来说刘盈这个太子继位还是比较顺利的。
刘盈人生比较悲剧的地方,就是他遇到了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就是因为他母亲的残忍,导致了他过于受惊吓,而沉迷于酒色之中,年纪轻轻二十四岁就死掉了。
刘盈死后,吕后执政。吕后不但执政,而且他还乱政。他在执政期间大肆的屠杀和打压了刘邦的皇子皇孙。
就是因为吕后的这种作为,导致了皇族派和外戚派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吕后死掉之后,他们吕家也随之被灭了族。
紧接着登场当皇帝的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文帝刘恒。
刘恒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很意外的当上了皇帝,他的皇位也是传给了自己的太子刘启,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就是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皇帝,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的盛世,文景之治。
到了汉景帝这里传位的时候就出了意外,本来当时的太子是刘荣,但是,因为刘荣母亲栗姬的愚蠢,他到处惹事生非,还得罪了当时的权贵,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
最终导致了汉景帝把长子刘荣的太子之位给废除了,随后他又把皇十子刘彘给立为了太子,刘彘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说到汉武帝,这个帝王是很有争议的,有的人说他就是第二个秦始皇,比较残暴,爱杀戮。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赞扬他,说他为国争光,打的匈奴四处逃窜。总之,这些已经成了过往。
至于汉武帝的传位,也不是太子刘据继承了他的皇位,他本来早早的就把长子刘据,卫子夫生的儿子给立为了太子,可是,到了晚年他任用了小人江充,江充和太子有过节。他就开始为了搬到太子而利用汉武帝了。
结果汉武帝和自己的儿子刘据兵戈相见在战场上,最后太子刘据兵败自杀,汉武帝不得不让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总之,中国历史上太子成功继位的皇帝是比谋逆夺来的要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