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个典故是勇于面对,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历史上有哪个典故是勇于面对,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89 更新时间:2024/1/26 0:08:38

负荆请罪,这个典故是勇于面对改正自己错误的。

典故是说,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为园满完成了渑池会盟和完壁归赵,这两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而被赵赏识重用。

老将廉颇知道后,非嫉妒,几次三番羞辱蔺相如。但是,蔺相如从不与之计较,而是躲避,退让。下属不解,问其缘由,蔺相如则说将相如不合,赵国难保。

他考虑的则是,以国家大事为重,自身名誉算得了什么!

廉颇知道后,羞愧难当,自愧不如!他深深地内疚,于是就光着背,背着荆条前往蔺相如处请罪。

这个典故在中国流传2000多年,人们以此为范例,用来赞扬有错知改的人们优秀品质。

我想,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的面对并改正自己错误的莫过于战国时期的赵国老将廉颇了。廉颇的负荆请罪广为流传,至今已是妇孺皆知的典故了。

渑池会盟、完璧归赵这两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蔺相如圆满完成,蔺相如也因此被赵王赏识并大加封赏为赵国上卿。然而上卿的头衔却盖过了为赵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的风头。廉颇对此心怀芥蒂,暗生不满,并扬言要让蔺相如当面受辱。廉颇的大放厥词,让朝野哗然且引起众人一阵阵忧虑,将相不和在战国这种乱世稍有不慎都会导致山河破碎的危险境况。蔺相如的门客不堪其辱,问蔺相如因退让,而蔺相如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却处之泰然,一番秦不侵赵,盖因吾与将军尔,今吾之退实为家国大事为重而私人小怨为轻矣的说辞让众门客恍然大悟。而廉颇听到此言也是羞愧难当,认识到自己多番挑衅乃是大错,于是赤身背负荆条,上门蔺相如诚恳致歉。

最终,一出将相和的剧目在负荆请罪中拉开序幕,赵国也因此得享太平。

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生虽已两千年,但是其中蕴含的深刻至理却经久不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信条也在一直指引着我们的行事。

无论是在历史长河中还是人生过往里,错并不怕,怕的是不知错、不改错。所以负荆请罪以小见大,能广为流传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也是我们每个个体的一大幸事!

不知我的回答大家有什么建议,欢迎盖楼讨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烧炭工出身的杨秀清,他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简单来说,是天生的,也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提及太平天国,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洪秀全,但在太平天国准备和兴起的过程中,另一个人的作用可能比洪秀全更为重要,那就是杨秀清。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来源于拜上帝教,这是屡试不中的洪秀全发梦之后结合基督教宗旨创立的。作为创立者的洪秀全自称“天父(上帝)之子、天兄(耶稣

  • 一个居安思危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

  • 古代宦官是如何从皇帝的奴隶走向权利的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最严重的朝代有三个,即汉朝、唐朝和明朝。但并不是说其他朝代就没有宦官乱政现象,实际上这几乎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情况,而宦官这一群体之所以能乱政,主要还是为了平衡“君权”与其他权力。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宦官所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科举之前,平衡君权与世家大族之争在科举制度形成之前,职

  • 古代太医真的能悬丝诊脉为皇帝妃子看病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医的四步即为“望、问、问、切”,没有切,怎么可以准确的判断病情,但是我们很小就听过“悬丝诊脉”的故事:皇宫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更为严厉,太医不能手触手地给女眷们诊脉,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女眷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太医的手里,而负气的妃子们常常把她那头系在椅子腿上,想

  • 项羽和张良算是最后的贵族了,为什么项羽讲诚信,张良不讲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我不敢苟同这个观点!项羽如果是讲诚信之人,他也最后不会败给汉王刘邦。正因为项羽毁了当初先入关中者谁为王的盟誓,才让项羽失去了人心。假如项羽真的是一个讲诚信的人,他就不该把刘邦封为汉王,并贬到人迹罕至的汉中。项羽不但不讲诚信,而且还是一个十足的小心眼。他不但把有功之人刘邦整走,还把他叔父项梁被秦

  • 古代强奸犯会有怎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犯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相较于现在的刑法,是更轻还是更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如果是在周朝或者秦朝,就要看犯的身份是什么样的。如果是奴隶主对自己的奴隶犯下了这样的错,那么不好意思,啥事儿都没有,没有任何的惩罚。如果是奴隶对自己的奴隶主这样做,那就是犯上作乱的行为,属于伤害自己的奴隶主,不死

  • 在古罗马,主人是如何处置买来的奴隶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罗马人不把买来的奴隶当做是人,在他们眼里奴隶与牲口没有啥两样。男性奴隶需要帮助人干重体力活儿,有时候也会被送到角斗场与动物或者其他奴隶进行角斗。女性奴隶除了被奴役之外,还会被男主人当做满足自己性欲的工具。有时甚至被卖到妓院充当妓女。无论男女奴隶都不能结婚生子,也不能改变自己奴隶的身份,一旦女奴怀孕

  • 为什么说古代皇帝有三千佳丽?皇帝真的有这么多妃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汉语常常喜欢用虚词,“三千佳丽”只是用来表达皇帝后宫妃子很多,并不是说有3000个。那问题来了,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在古代到底有多妃子呢?那就不一定了,比如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妃子据说就有上万人;但是又比如明孝宗朱佑樘,不封妃,美人,一生就娶了张皇后一个人,每天只与她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

  • 古代幼时顽劣,后受到教诲和启发,终成大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孟子幼年时贪玩,爱嬉戏,学人挖墓、学商人叫卖,孟母三次迁居,直至住到学宫帝。孟子曾经废学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断正在织着的布来教训他,孟子从此朝夕苦学,终成大儒。西汉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

  • 历史上转败为胜的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天上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还要和险恶的自然环境斗争:雪山,草地,大江大河,疾病,饥饿……换了你做这支三万人的疲惫之师的统帅,你会如何?1934年10月,经过一年苦战,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开始长征,1934年12月,长征的中央红军在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经历无比惨烈的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