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太医真的能悬丝诊脉为皇帝妃子看病的?

古代太医真的能悬丝诊脉为皇帝妃子看病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26 更新时间:2024/1/22 4:23:18

中医的四步即为“望、问、问、切”,没有切,怎么可以准确的判断病情,但是我们很小就听过“悬丝诊脉”的故事:皇宫里“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更为严厉,太医不能手触手地给女眷们诊脉,只能把一根丝线由太监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女眷的手腕上,另一头留在屋外太医的手里,而负气的妃子们常常把她那头系在椅子腿上,想考考太医能不能诊出她的病……实际上系与不系都不能通过丝线切得脉象,太医们在这里走了一个形式,做了一个秀。他们敢给女眷看病,事先已经千方百计地通过贿赂贴身太监,把病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诊脉,只是在静思默想着如何下药。我不知道这故事的真假,讲故事的人,不想说明中医是玄术,便只能证明太医看病的难了。事关皇家的隐私,太医们如何给女眷们看病的细节,一直是个谜,太医们不便讲,也不能讲。知情的太监自然也不敢讲。所以,悬丝诊脉是不可信的。

古代历史上的历朝历代都有哪些名医?他们都做了什么?

中国古代名医很多,收录在《中医人名辞典》中的古代医药学家有10500余人,中国古代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始建头条号时,曾在头条上发过古代名医扁鹊、医和、文挚、淳于意、华佗张仲景王叔和葛洪皇甫谧陶弘景孙思邈、王惟一、巢元方、王焘、昝殷、钱乙、陈自明、刘完素、张元素的医学成就和故事,感兴趣朋友可以查看。这里着重介绍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金元四大家之一。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30岁后学医,钻研《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学术上受刘完素、李东垣等影响较大,融诸家之长为一体。倡“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气、血、痰、郁”学说。强调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治疗上主张滋阴降火,养生上主张保养阴分,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所创越鞠丸、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至今仍为常用方剂,临证治疗主张辨证施治,灵活用药。所著医书有《局方发挥》、《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等,经门人整理的著作有《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脉因证治》和《金匮钩玄》等。

朱震亨有不少治病救人的故事。

有个妇人,36岁,家中贫困,整日操劳。她气量狭小,性情急躁。自七月份月水没来,到八月份时,小腹下偏左部位有块状东西,如巴掌大小,块动即痛。

半个月后,腹部渐肿胀,食量减少,夜里发热,到十月间,她的脉虚微短涩,左腕更明显。

朱震亨分析病情,用白术一斤、白陈皮半斤,作20帖煎服。并用三圣膏贴块上。一宿后块变软,第二宿块变小了,小了近一寸。

10天后,患者饮食增加,发热减退。又用前药配一料药,加上适量木香、桃仁服用,吃完这剂药,这位妇女的病除了。

有一个婢女,40岁,面色发紫,稍胖,性情沉闷,多忧多虑。停经已三个月,小腹当中有一硬块,渐渐长成蒸饼大小。

朱震亨给她号脉,脉皆涩,重按稍和。按小腹硬块则感到很痛,试着摸硬块,高半寸许。朱震亨给她服用千金硝石丸,服了四五次后,病人说乳头发黑,有汁流出,怕是怀孕了。

朱震亨告诉她说:“涩脉无孕之理。”又服用三五帖,脉动较前稍畅。

朱震亨醒悟了,以前药力太猛了。马上停止用前药,改用四物汤,配以陈皮、炙甘草等药,服至三十帖后,再服用硝石丸,服四五次后,婢女忽然说硬块消了一些。

又过半月,月水来后很痛,出黑血近半升,内有像花椒籽大小东西的几十粒,而硬块消了一半。

婢女又来索药,朱震亨告诉她说:“硬块已破了,不用再用药攻,但应守禁忌,待下月来月水时,硬块自然消尽。”结果正像他说的那样。

有一个妇女,产后有个东西滞留在体外,就像衣服的大襟,医生们不明白是什么东西。

朱震亨说:“这是子宫。由于母体气血虚弱,所以随着孩子一起下来了。”

怎样使它缩回去呢,他就给产妇服用黄芩、当归之类的药物,并配上升麻升提它;又用五倍子熬成汤药来洗它,使它的皮收缩起来。

经过这样的治疗,子宫就上去了。他安慰产妇说:“不用担忧,三年以后还可再生孩子。”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朱震亨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穷人治病,不取报酬。对贫困而无人可帮的,他就送药送医上门,即使百里之遥亦不辞辛苦。有外地人因病求医,不论大雪大雨,无不随时前往,他说:“病人度刻如年,怎么可以自图安逸呢?”

这就是大医精诚。

本文是根据医案等整理的故事,请勿模仿,有病找医生。

我是历史小明王,我来回答

所谓医者父母心,在历朝历代两个最重要的职业一个就是医生,还有教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任何事业没有一个好的身体那都是一场空,特别是在古代那种环境下,人们的非正常死亡率非常高,这时候一个好的医生完全是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的。

一代医圣张仲景生于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成长在乱世,那时候古代的医疗条件极差,加上连年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人口的流动加上死亡就造成了一种致命的病菌“瘟疫”这种病传播之快让人十分惊恐,而且初期根本没有任何征兆,这也就导致了一场瘟疫就能带走成千上万条人命的悲剧。那时候张仲景也是属于地方大族,却一样没能逃脱瘟疫的魔掌,不到十年家族三分之二的人口都死于伤寒之症,张仲景从那时候就开始痛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克服这等瘟神还天下百姓一个健康的身体,带着这样的信念他走遍了战乱地区,也亲眼见到了不少死于瘟疫的老百姓,有了大量临床经验的他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写出了医学圣篇《伤寒杂论》的奇书,这是继《黄帝内经》后又一部医学生的光辉著作,至今对东南亚医学界还发挥着重要影响。

最后的药圣明朝正德年间一个行医世家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一家人都沉浸在欢喜之中,谁又能想到这个小男孩给后世带来了巨大的惊喜,童年的李时珍基本也是在草药堆上长大的,他的爷爷,父亲均为当地颇有名望的医生,但是在明朝这种草根医生待遇并不好,所以李时珍的父亲希望他的儿子应该不要当医生,而是应该去考取功名做大官以此来改变家里有些窘迫的环境,但是命运的安排谁又能去强行更改呢?李时珍苦读诗书多年后去参加应试中了个秀才的名分,后来又接着去武昌参加应试却落选了,接下来又连考两次都名落孙山。父亲见他实在无心功名也就没有再逼迫他继续赶考,而是让他跟着自己学医救人,就这样年仅二十三岁的李时珍踏上了这条他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虽然读书不行但是他在医学方面天赋极佳,这老天爷赏饭吃自然差不到哪去,后来进入王府治好了王爷儿子的病而名声大噪,被王府推荐进了宫里的太医院当上了御医。

因为性格耿直的他无法忍受宫里的勾心斗角仅仅一年时间他就辞官回家,在行医过程中他发现古籍中不少医术都是错误的,这样带来的后果就非常严重,如果不能对症下药那就是对人命最大的不负责,于是他下下定决心重新编写医书命名为《本草纲目》由于是人体吃进去的东西必须慎之又慎,李时珍参考了古往今来古籍医书九百多种,走遍了名山大川辩证草药的药性,历经27年之久写下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本草纲目》这本书一共一百九十二万文字,并且每一种药材都配备了相对的图案,这种毅力可谓是世间罕见,因为因为有李时珍这样的人才让我们的中医得以传承发展,遗憾的是如今现代社会有不少人抨击中医的贡献,反倒是外国人潜心学习研究中医,如果有一天中国中医消亡了,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历史的罪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项羽和张良算是最后的贵族了,为什么项羽讲诚信,张良不讲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我不敢苟同这个观点!项羽如果是讲诚信之人,他也最后不会败给汉王刘邦。正因为项羽毁了当初先入关中者谁为王的盟誓,才让项羽失去了人心。假如项羽真的是一个讲诚信的人,他就不该把刘邦封为汉王,并贬到人迹罕至的汉中。项羽不但不讲诚信,而且还是一个十足的小心眼。他不但把有功之人刘邦整走,还把他叔父项梁被秦

  • 古代强奸犯会有怎样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犯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相较于现在的刑法,是更轻还是更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如果是在周朝或者秦朝,就要看犯的身份是什么样的。如果是奴隶主对自己的奴隶犯下了这样的错,那么不好意思,啥事儿都没有,没有任何的惩罚。如果是奴隶对自己的奴隶主这样做,那就是犯上作乱的行为,属于伤害自己的奴隶主,不死

  • 在古罗马,主人是如何处置买来的奴隶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罗马人不把买来的奴隶当做是人,在他们眼里奴隶与牲口没有啥两样。男性奴隶需要帮助人干重体力活儿,有时候也会被送到角斗场与动物或者其他奴隶进行角斗。女性奴隶除了被奴役之外,还会被男主人当做满足自己性欲的工具。有时甚至被卖到妓院充当妓女。无论男女奴隶都不能结婚生子,也不能改变自己奴隶的身份,一旦女奴怀孕

  • 为什么说古代皇帝有三千佳丽?皇帝真的有这么多妃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汉语常常喜欢用虚词,“三千佳丽”只是用来表达皇帝后宫妃子很多,并不是说有3000个。那问题来了,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在古代到底有多妃子呢?那就不一定了,比如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妃子据说就有上万人;但是又比如明孝宗朱佑樘,不封妃,美人,一生就娶了张皇后一个人,每天只与她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

  • 古代幼时顽劣,后受到教诲和启发,终成大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孟子幼年时贪玩,爱嬉戏,学人挖墓、学商人叫卖,孟母三次迁居,直至住到学宫帝。孟子曾经废学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断正在织着的布来教训他,孟子从此朝夕苦学,终成大儒。西汉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

  • 历史上转败为胜的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天上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还要和险恶的自然环境斗争:雪山,草地,大江大河,疾病,饥饿……换了你做这支三万人的疲惫之师的统帅,你会如何?1934年10月,经过一年苦战,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不得不开始长征,1934年12月,长征的中央红军在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经历无比惨烈的湘

  • 李白政治前途暗淡,是因为唐玄宗听信了高力士的谗言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这种才高八斗的人,本身骨子里就有一种高傲,桀骜不驯,清高,不受拘束等特点,而这种特点恰恰是走仕途作官的大忌!唐玄宗什么人?他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大唐王朝推向了巅峰。这在封建君主时代,可是会自认了不起的(虽然前人基础好)。试想一下,两个高傲的家伙能尿到一个壶里才怪!这跟高力士进不进谗言没有一点关系。

  • 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医生”是谁?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第一位女医生是:扁鹊。在现代社会的医学界里,活跃着很多的巾帼医者,她们不但医技精湛、医德高尚,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还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和细腻,赢得了无数患者的好口碑。但在男权为上的古代,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盛行,我们就很少看到女医生的踪影了。即便这样,古代也曾出现过一些青史留名的女医生。(义)那么

  • 古代皇帝驾崩了身边的太监跟后宫的嫔妃如何处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一般皇上驾崩之后,都会有几个妃子去陪葬,但实际上根据时代的不同,“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处境也会有所不同。鉴于问题是中国古代皇上,那么就从秦始皇算起好了。殉葬《史记秦始皇本纪》提到:“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意思是没有孩子的妃子都要殉葬,考古发掘出这些妃子

  • 中国古代有哪些邪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国历史上“邪教”,有的是披着“正教”的外衣反抗当局,有的是乱世之下蛊惑人心,更多的是在自我膨胀的过程中旁逸斜出、偏离初衷……历史上出现过的邪教数不胜数,两汉的偏本土化,魏晋的偏异域性,唐宋繁盛,元明异变,清代则是集大成者的错乱期,不光是统治者,连邪教本身都搞不清自己渊源何处了。宋元时期政治家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