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这么弱,今天的普通大众基本都不了解东汉有哪些皇帝?

为什么东汉皇帝的存在感这么弱,今天的普通大众基本都不了解东汉有哪些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67 更新时间:2024/1/26 9:17:06

东汉皇帝最知名的当属开创者光武帝刘秀和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光武帝文才武略,开创东汉江山,为人较为厚道,享寿60多岁,这在古代算是长寿的人了。

光武帝的继承者为阴皇后所生长子刘庄,是为汉明帝,明帝享寿47岁,算是正常的寿命了。

明帝以后的皇帝大多短命,出现了很多少儿皇帝,且更替频繁,知名度都不高。

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虽无皇帝权利,收到权臣的摆弄,最后被曹丕夺了皇位,退位后,行医济世,得以善终,享寿53岁。

事实上,普通大众不仅仅不了解东汉有哪些皇帝,其他朝代如西汉、西晋这些,有哪些皇帝大众也不怎么了解,大家了解的只要像汉高祖、汉武帝这样名气非常大的皇帝,像西汉前少帝,谁去了解。

不过话说回来,东汉皇帝的存在感的确很弱,弱到近两百年的时光就出了一个汉献帝名气大的皇帝,还是沾了三国的光。

为什么东汉皇帝的存在感弱?一个原因是皇帝太短命,东汉活过50岁的皇帝只有两位,64岁的汉光武帝刘秀和54岁的汉献帝刘协。汉明帝48岁还算长的,其子汉章帝32岁就挂了,留下十岁的汉和帝。

寿命不长的东汉皇帝没有太多功夫折腾,留下的名声也就比较小。

另一个原因则是权力并不总在皇帝的手中。

从汉和帝时期开始,东汉就陷入了外戚跟宦官轮流执政的死循环。

汉和帝幼年时,就是由窦氏外戚专权,汉和帝长大后联合宦官夺权,灭掉了外戚。但汉和帝27岁去世,他的儿子汉殇帝是我国帝王中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满百日时即位,八个月后夭折。

就算汉殇帝没有夭折,掌权的也是邓氏外戚,汉殇帝死后,为了长久掌权,邓太后挑选了13岁的汉安帝即位。

汉安帝重复着汉和帝历程,长大、依靠宦官夺权、英年早逝、皇后掌权、挑选幼年皇帝,幼年皇帝再来一轮。

第三个原因就是相关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稀少,这是一个死循环,因为东汉末年出名,拍一部火一部,所以大家都拍汉末的,其他时间就少人拍。即便拍了,但收视率不高,影响力就小,后来者就更不会再拍。

东汉为什么那么多小皇帝?有的甚至是婴儿?

中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大概只有39岁多一点,在我们看来平均寿命确实不够高。皇帝的寿命是不高,但是没有低到离谱的地步,东汉皇帝除外。东汉皇帝不仅平均寿命比较短,而且皇帝的登基年龄还特别小。如果要说小皇帝集中营的话,非东汉莫属。东汉一共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献帝刘协等十二位皇帝,此外还有当过几天皇帝的刘辩,不被历史承认的刘懿。

东汉这么多皇帝中,只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等三个皇帝成年登基,其余皇帝登基之时都是未成年,甚至还有不少皇帝到死都没有成年。

汉和帝(79年106年),登基之时只有9周岁(以下全部用周岁),在位18年,去世时年仅27岁。

汉殇帝(105年106年),登基之时只有一百天,去世的时候也只有1岁。汉殇帝是中国历史登基年龄最小皇帝,也是寿命最短的皇帝。

汉安帝(94年-125年),登基之时只有12岁,在位19年,去世之时年仅31岁。

汉顺帝(115年144年),登基之时年仅10岁,在位19年,去世之时年仅29岁。

汉冲帝(143年145年),一岁时登基,两岁时去世。如果汉殇帝排名最短,那么汉冲帝绝对有资格争第二。

汉质帝(138年146年),7岁时登基,在位1年,去世之时年仅8岁。

汉桓帝(132年168年),14岁登基,在位21年,去世之时36岁。

汉灵帝(157年一189年),11岁即位,在21年,去世时年仅32岁。

汉献帝(181年234年),8岁登基,在位31年,去世时53岁。

汉少帝(176年-190年),13岁即位,在位时间为4个月,去世时年仅14岁。

通过上面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东汉皇帝登基年龄确实非常小,而且去世时年龄也比较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东汉小皇帝居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东汉皇帝的命不长,由于皇帝的寿命比较短,所以他们的皇子还来不及成长,就只能匆忙登基。东汉时期超过60岁的皇帝只有1人,超过50岁的只有2人,超过40岁的也只有3人。由于东汉时期的汉章帝去世年龄不是非常大,所以当汉章帝去世的时候只能由年仅9岁的皇太子刘肇即位。汉章帝去世之后,东汉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东汉皇帝寿命和生育能力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是皇帝的寿命比较短,二是皇帝的生育能力比较差。那几个未成年就去世的皇帝我们就不用管他们,我们看看其他皇帝的生育能力。汉和帝只有两个儿子,汉安帝只有一个儿子,汉顺帝只有一个儿子,汉桓帝无子,汉灵帝两个儿子,汉献帝倒是有六七个儿子。东汉皇帝的寿命短,生育能力低下直接造成了东汉小皇帝居多。

东汉皇帝继承制度也基本上遵循比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宗庙上也严格遵守昭穆制度。东汉不少皇帝的去世之时并没有儿子,下一任皇帝只能通过选举产生。一般选择继承者的时候会选择晚辈,而不是选择同辈或者长辈。本来皇帝的年龄就不大,皇帝的晚辈年龄自然也不大,那么小皇帝登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东汉和西汉的不同在于西汉的建立靠的是布衣将相,东汉的建立靠的是豪强地主。东汉皇帝需要几大豪强家族的支持,所以东汉皇帝也会采用联姻的方式巩固自己的统治。时间一长则会出现近亲结婚的情况,导致皇帝的生育能力下降,生下的皇子质量也堪忧。东汉皇帝寿命比较短,生育能力不强和近期结婚有很大关系。当然也就间接造成东汉皇帝登基年龄比较小。

上述原因其实只是为了小皇帝即位提供了一些可能性。为了国家安定繁荣,其实大臣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年长的君主稳定国家形式。但是整个东汉,所有选出来的皇帝无一例外都是小皇帝。之所以为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当时的利益既得者需要一个小皇帝。皇帝去世后,皇后会变成太后,而汉代又有太后干预政权的传统。年轻的太后和外戚为了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在选择皇帝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一个容易控制的小皇帝。只有这个皇帝没有执政能力,权力才能顺其自然地落在太后和外戚手中。

不仅太后和外戚需要一个小皇帝。权臣也需要一个小皇帝,当时各个豪强地主之间的利益相对比较稳定。东汉皇后也有不少出自几大豪强地主之中。他们需要维持彼此之间的实力均衡,同时可以最大限度上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这一群人在选择皇帝的时候,也会选择小皇帝。

正是由于外戚和豪强地主集团都倾向于选择小皇帝,所以才很大程度上造成东汉小皇帝辈出。小皇帝长大之后又希望从外戚手中夺取权力,他们没有自己的力量就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小皇帝夺取权力之后,宦官因为有功也会加官进爵,最终形成宦官专权。最后东汉在小皇帝、外戚、宦官的死胡同里面循环。每一次循环都会消耗掉东汉一部分国力,东汉不可阻挡地走向了沉沦。宦官和外戚已经成为吸附在东汉小皇帝身上的两个毒瘤,当宦官和外戚这两股实力消失之时,东汉也已经阳寿已尽。

在世人看来,东汉一个比较邪门的朝代,小皇帝特多,如汉殇帝是一岁的婴儿。如果以四十岁以下为短命的。现在就说一下东汉的十二个皇帝的寿命。

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由于是没落贵族,从小生活在种田大户的家庭之后,劳动锻炼再加上带兵打仗,锻炼了强壮的体魄,身体自然好,一直活到了六十三岁。之后,汉明帝活到了四十七岁,也不算短命。汉章帝活到了三十一岁,汉和帝活到了二十六岁,汉殇帝一岁,汉安帝三十一岁,汉顺帝三十一岁,汉冲帝二岁,汉质帝八岁,汉桓帝三十五岁,汉灵帝三十二岁。

可以看到,东汉皇帝除了开国两个皇帝之外,其余都是低于四十岁。其中,一岁的殇帝、二岁的冲帝是婴儿夭折,八岁的质帝是被毒死的,所以“短命”都是东汉皇帝一大特色。最后的汉献帝都是作为曹操的傀儡,在压抑情绪中一直活到了五十三岁。

东汉皇帝的短命,现在引用汉献帝朝廷尚书郎出版的时政评论集做最好解释。尚书郎,现在如同一个县的处级秘书,这个尚书郎就叫做仲长统,出版这一本时政的评论集叫做《昌言》,共34篇,一共十万字,目前已经散佚,里面有一段话,就是专门介绍皇室王侯生活乃至流传于后世,之后被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所引用。描绘当时东汉皇室的生活就是“皇室王侯之家,醇酒如水,美女如云”。就是说皇室王侯家的成员,都是酒宴上喝酒过多,如喝水一样,之后就是深夜房事不间断。简单来说就是酗酒和房事过重。全文翻译为白话文如下:

成年人患了重病,仍然酗酒纵欲过度。当少年没有发育成熟就过早沉溺于酒色之中,生下孩子必然是先天不足,羸弱不壮实,常以衣被严捂,愈发高热多病。这样的病恹恹的孩子未及成年又放纵酒色。如此恶性循环。而国无良医,医无审慎之术,羸弱的少年一旦得病就岌岌可危。

所以,可以总结东汉皇帝王侯为什么短命的原因。

酗酒纵欲古代人喜欢喝酒,酒精的刺激作用可以令人忘记忧愁,精神兴奋,所以上至皇室贵戚,下至黎民百姓,文人诗人都喜欢喝酒。但是,凡事需要把握一个度,喝酒过多就是纵欲,上了瘾就是坏事。喝酒太多伤身体,尤其是伤肝,也会影响着婴儿健康。妻妾美女虽然美丽,但是房事过多,纵欲过度,也很容易伤身体,生下婴儿也是有疾病的。

如东汉末年仲长统曾撰著《昌言》一书,对当时的王侯贵族和子弟多病短命的原因作了精辟的分析:在帝王诸侯等贵族家庭中,美女宫妃几千人,士大夫家庭里,有妖姬艳妾几百人。帝王诸侯在白天的狂饮大醉,使酒精毒害深入进骨髓深处,晚上纵欲太多损耗了精血元气。耳朵都是听得都是淫秽的声音,目及都是淫邪之色,整天在家里醉饮不出门,外出游荡只是为了寻欢作乐。

所以,可以总结东汉的皇帝,由于聚集着全国的财富,享受着荣华富贵,沉溺于酒色之中,没有节度,过于伤身。生下皇子必然很多都是有疾病,出生没多久就夭折。

早婚早育古代人都是十多岁当父母,在医学来说早婚早育对婴儿发育是不利的。而且,东汉皇室很多都是酒后孕育,生下皇子必然先天性不足。如仲长统曾撰著《昌言》在书中描绘,皇室成员没达到性成熟的年龄,太早生育子女,本还是稚嫩的孩童阶段就损耗了精血,或者正在生病期间又过于放纵房事。这样,皇室成员的精子质量太低劣,血脉没有充实,勉强生育的子女必然有先天性的缺陷。在这种状况生育的孩子,身体很孱弱,后天养护方法也不得当,经常用厚重的衣服捂婴儿的身体,使婴儿体内处于高温状况,一直高热发烧不已。在这一种羸弱多病长大的婴儿必然不会壮实,再加上放纵房事,于是羸弱的婴儿一代代的生产,疾病也就一代代传下去。所以,可以总结,东汉皇帝的寿命短都是自己放纵弄出来的。

娇生惯养,缺乏锻炼,医学落后由于皇帝贵为九五之尊,都是缺乏体育运动,出行都有人伺候,自然羸弱多病,容易夭折。再加上东汉时候医学技术也落后,一些比较常见病也变为了绝症,这也是皇帝寿命短的原因。

政治原因东汉皇帝寿命短,也有政治上原因,那就是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东汉从第四任皇帝开始,就陷入一个怪圈。当皇帝死之后,太后临朝,就任用自己娘家兄弟执政,这也叫做外戚专权。当太后与外戚专权太久,就立少年尤其是婴儿的皇子为帝。当小皇帝长大之后,太后就死了。小皇帝要夺自己权利,只能依靠宦官杀外戚。宦官杀了外戚自然有功劳,就干预皇帝的政事。没多少年,当年龄不算大的皇帝死之后,又开始了太后临朝……这样怪圈循环不已。东汉很多皇帝年龄幼小就死去的原因,也都是外戚和宦官把皇帝的权力架空,然后诱惑他们以酒色为主要业务,以利于自己专权。如汉灵帝,就让宫女们都穿裤如士兵一样站在自己面前,然后一一房事,如此纵欲,不短命才怪。

风水原因在风水先生看来,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建陵墓葬错了地方,风水不好,导致皇帝都是过早夭折。如皇帝的坟墓也叫做阴宅,开国皇帝造墓的时候,都是选择背山面河一带,地形比较开阔和通便,象征胸襟的开阔和驾驭世间外物。这样造坟墓顺水也顺风,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和万世永昌。

刘秀陵也叫做原陵,也称为汉陵,在河南省洛阳市北20公里处孟津县的白鹤镇里。陵头枕着黄河,仰望邙山,也是我国五千年来唯一逆风水而建的帝王陵墓。

刘秀墓在邙山与黄河之间,也就是后来世人说的“汉皇仰卧”,在风水先生看来代表大凶的意思。刘秀这么造墓,也就出了一大堆短命的皇帝,其中有六个都断子绝孙。幸好之后黄河改道了,否则刘秀这一脉被他的墓灭绝了。当然,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根据,不可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的第一个年号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可以用来表示年份。年号最早是中国封建王朝首创,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汉武帝第一个年号,也就是中国第一个年号为“建元”。辛亥革命后,废除年号纪年而改用民国纪年。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受到中国的影响,也

  • 元 、明、 清 皇 帝 的 名 字 、年 号 、庙 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元成宗铁木耳,元贞、大德,元武宗海山,至大,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佑,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元幼主阿速吉八,天顺,元文宗图帖睦尔,天历、至顺,元宁宗懿质班,至顺,元惠帝妥帖睦尔,至顺、元统、至元、至正,明朝:太祖朱元璋,洪武,惠帝朱允,

  • 古代皇帝大多活不过50岁,是医疗条件差吗?为什么臣子都比皇帝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帝寿命不长只有三个原因:其一、生存环境太恶劣,被淘汰掉了;其二、纵欲过度导致身体被掏空了;其三、工作压力太大,累死了。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比现在的老板还要难当,他是各种各样利益的仲裁者,如果仲裁出现过多错误,他就必然会被利益集团弄死。皇帝拥有太多的妻妾,如果不节制生活的话,身体会被掏空而死。

  •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死后葬到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死后都埋在了沈阳,陵墓分别是福陵和昭陵。满清入关占了北京以后,顺治已经意识到自己死了再长途跋涉入土沈阳不太现实。于是开发了位于唐山市遵化县的清东陵,连续埋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和一系列皇后太后之后,雍正帝在给自己修造陵墓时,他发现清东陵“穴中之土又带砂石”,有些败兴。根据高人指点,跑到

  • 您认为,隋朝的哪位皇帝,不该受到歧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37年,历二世而亡。但这个王朝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一、历史并未歧视隋文帝。杨坚从北周夺取皇位,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中国再次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功不可没。历史上对文帝也并未歧视,对他总的评价大抵是:成也文帝,严谨自律,胸怀大

  • 该怎么评价清朝的12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入关后十帝,加上开国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共十二帝。他们是由游牧民族侵略战胜了农耕民族,本身是文明的到退,是武力的征服。他们统治比自身人口多数百倍的汉人,前数代帝王没有一个平之人。在清朝的统治下,人口翻了几倍,达到华夏有史之来的顶峰。可见他们还是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清朝控制时期领土的有效面积仅次

  • 宋代大理国有几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25位。段思平段思英段思良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隆段素真段素兴段思廉段廉义杨义贞段寿辉段正明高智升高升泰段正淳段正严段正兴段智兴段智廉段智祥段祥兴段兴智大理国二十二个国王中究竟有几个国王逊位为僧,各种史料的记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历史上曾有8人说,9人说,lO人说等几种典型的说法。当然,所有涉及

  • 周朝国君的正确顺序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先西周,后东周西周(按顺序)1、周武王姬发2、周成王姬诵3、周康王姬钊4、周昭王姬瑕5、周穆王姬满6、周共王姬扈7、周懿王姬8、周孝王姬辟方9、周夷王姬燮10、周厉王姬胡11、周宣王姬静12、周幽王姬宫13、周携王姬余臣东周(按顺序)1、周平王姬宜臼2、周桓王姬林3、周庄王姬佗4、周王姬胡齐5、周惠

  • 康熙在古代皇帝中能排到什么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只有在经过时间的积淀以后才能看得更清楚。如今距离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下台已近百年,纵观历史,对古代各个皇帝的评价,归纳起来,大致不外以下几种结论:伟大、杰出、合格、平庸、恶劣等而得出结论的依据,主要是:一看文治。主要看文化的发展、传承,社会的进步等,有无标志性成就。二看武功。主要看在维护国家统一、

  • 那个朝代的皇帝最多如题 谢谢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秦以前,不称皇帝,因此不算汉朝27个,这是两汉并称晋朝15个唐朝21个宋朝18个,两宋并称元朝18个明朝16个清朝12个单算西汉、东汉,那么就是唐朝记得采纳啊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前74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