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我国古代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我国古代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1/16 19:47:14

我国古代历史上页献最大的人是谁?

回答:我认为是秦始皇

秦始皇不但留下了长城文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衡器和很多规则,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他统一了文字。这就等于他统一了一种民族传承大地人文文化,使一个民族的智慧灵魂、文化结晶,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整统一的传承,才更具有灿烂的生命力。文字是人类生活语言文化传承的基础,它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发扬光大,结晶为凝聚力唯一长久的文化工具,没有了统一的文字,很难产生统一的文化和思想,也不可能产生一种可永久传承的民族文化和灵魂思想。换言之,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起着不可低估的,承前后的作用。

当然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贡献最大,有毛主席,就有新中国,我们永远怀念您!敬佩您!崇拜您!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为何曹操能迅速崛起成为一代枭雄?

仅凭这一条,就能看出曹操日后必成大器“逆商”!

曹操一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豪情盖世,气吞山河!

面对窘境,始能急中生智,披荆斩棘;

遭遇大败,尚能谈笑风生,指点江山!

征战途中,行走盛夏,水源短缺,士气低迷,时间生命,望梅止渴

曹军准备越巢湖伐吴,行军至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境地时,正值七月盛夏时节,酷暑难当,士兵口渴难耐。眼看着行军速度慢了下来,兵士们有气无力,看似无力前行!曹操此时也又饿又渴,但他想着兵贵神速,想着战略目标,便压制住口渴说:“前方有大梅林……”

士兵听后条件反射地吞了口分泌出的唾液,便欣喜地跑动了起来其实离目的地的水源还有十几里地,但曹操在不慌不忙中首先克服了酷暑,临危不乱,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鼓舞士气,继而在规定时间内争取了时间,完成了战略目标。

赤壁大败,半生尽失,初心不改,气定神闲,响彻云霄,大笑三声

一行人走到乌林之西。但见周边地势比较险要,宁静无比,兵士们吓得都大气不敢出!然曹操看此防守空虚,不免觉得“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安排一对伏兵,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突然闯出一对人马,为首的是白袍小将赵云……

又到了葫芦口的地界了。曹操虽逃过上一劫,但其心情似乎丝毫没受影响,还是大大咧咧,谈笑风生:“我说他们真的不会用兵吧!这么好的地方居然没有伏兵……”

结果一片烟雾缭绕,张飞“从天而降”……

来到了著名的华容道。部下保护曹操一路死里逃生,到华容道时仍心有余悸,不料此时曹操又大笑起来笑声让部下觉得毛骨悚然,直起鸡皮疙瘩,生怕其乌鸦嘴又“应验”!“如在此再埋伏一队兵马,那所有人就束手就擒矣……”

曹操话未落音,但见四处人头攒动,四面隐藏的兵马逐步浮现在他的眼前,为首的人威风凛凛、面如重枣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汉寿亭候关羽是也……

观曹操一生处变不惊、笑看风云,在面对困难方面任何赞美之言安在曹操的头上都不为过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像曹操逆商这么高的人,在三国里成为枭雄是显而易见的!

引语

▲曹操,一代枭雄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创立曹魏势力集团的过程,如同现代社会创立新公司一样,离不开筹集创业资金、招揽人才、决策(运营)的过程。因曹操在这三个方面比其他诸侯做得好,所以迅速成为一代枭雄。

变卖家产加上富豪资助,筹集创业资金

▲袁氏兄弟,袁绍和袁术

在资金方面曹操肯定比不上四世三公家族之后袁氏兄弟雄厚,但比起草根英雄刘备就绰绰有余。曹操的养祖父是大长秋曹腾,父亲曹嵩就是其养子,当过大司农即掌管国家财政,就是国家的“财神爷”,东汉末年整个官场盛行贿赂腐败行为,估计捞了不少油水。

▲曹腾,曹操养祖父

不然,怎么可能有一亿元钱购买,三公之一太尉职位呢?当太尉一年之后,被罢免回老家,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还是比较富裕。曹操是变卖家产加上陈留富豪卫兹的资助下,招兵买马五千余人起兵,算是解决创业资金问题。

招揽人才光成立公司不行,不可能曹操一人既当老板又当兵,肯定招集一帮人手开展业务,搞上去业绩,公司才能生存、发展,其中人才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就不必再陈述。

▲蹇硕,皇帝红人

曹操起兵之前,在洛阳当北部尉时候,不畏强权棒杀当朝皇帝红人蹇硕之叔;任职济南相的时候,整顿官场风气,罢免管辖内十余个县令(长)中的八个人等行为深得人心,且曹操本身雄才大略,当时很多人对曹操有共识“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加之家族支持,迅速招揽人才,大致有几个招揽方式。

-家族、同乡、好友、有识之士自愿投奔

家族成员为曹仁、曹洪、曹纯、夏侯、夏侯渊等;好友为秦邵(曹真之父)等;同乡为卫兹等,有识之士为荀等。

-竞争对手或者其属下主动投降

袁绍的部下张、高览;黑山贼张燕及其众十余万;贾诩和张绣;马超部下庞德

-主公战败归顺

▲典韦,原张邈部下

张邈部下典韦;杨奉部下徐晃;吕布部下张辽;袁绍部下崔琰、辛毗、陈琳;刘表部下文聘、和洽等。

-征召聘请

兖州牧时候招聘当地人程昱、满宠,陈留平丘人毛;还征召何夔、华歆、王朗等。

▲陈群,荀推荐的人

这些人与曹操共事之后,他们又推荐人到曹操麾下,如王朗推荐于禁;荀推荐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严象、韦康等,各个都是独挡一面的人才。

统一北方之后,曹操还发布“唯才是举”求贤令,所以之后曹魏、东吴、蜀汉三国鼎立期间,只有曹魏集团人才没有断层,这是曹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之举的结果。

最明显例子,如夷陵之战时,关羽、张飞、黄忠已去世,马超身体不好,魏延镇守汉中,赵云(反对夷陵之战)等名将,以各种原因无法参加,只有吴班、冯习等将领参加,除了一个刘备之外,再无厉害角色。说明蜀汉在人才方面青黄接不上,严重缺人才。

曹操的善断(决策)公司发展过程中碰到商机,若老板决策快、准,则公司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壮大;反之将会关门倒闭,之所以公司运营中老板的决策关系到整个公司生死攸关,战场如同商场。

▲曹操顶级谋士们,郭嘉、程昱、荀(左至右)

-因张邈、陈宫,叛迎吕布,只保住鄄城、东阿、范县三城,其他郡县都落入吕布手中之时,心灰意冷的曹操曾打算投奔袁绍,在程昱劝阻下摒弃此想法,曹操重新振奋起来。

-原先未平定兖州,就想攻打徐州的曹操,听取荀意见,逐步平定兖州,先巩固好根据地,之后逐步攻取徐州,扬州。

-官渡之战之后,听取郭嘉意见,不主动攻打袁氏兄弟,隔岸观火,待两兄弟窝里斗之后,逐一收拾,最终攻占冀州。

上诉几个事情,说明曹操不是武断的人,若判断到属下意见正确则立即采纳,就是善断,决策能力强。战场局势是瞬息万变,若不及时决断,机会就会丢失,所以势均力敌的时候,敌对双方的老大的决策力至关重要。

官渡之战就是一个好例子,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阶段,曹操萌生退兵之意,于是写信给荀,是荀劝导曹操再坚持将会出现转机,曹操听从其意见,果然不久许攸投降于曹操,带来重要军情而曹操决定偷袭,粮草基地乌巢。

▲郭图,半瓶醋

此时的袁绍,事先沮授曾建议增派蒋奇领一支部队,驻扎在乌巢守将淳于琼外侧,防止曹军偷袭,但袁绍未采纳;当曹操袭击乌巢之时,张建议先援救淳于琼,袁绍未采纳,却采纳“半瓶醋”郭图的意见攻击曹军大本营。两次决策上的失误,最终导致袁绍大败于曹操,曹操和袁绍的鲜明的反差,其实就是决策能力的问题。

结语常言道“好汉三人帮。”曹操在家族、同乡、好友、有识之士的支持,加上其知人善用、重用人才、唯才是举,善断(决策能力强)的特点,终于从众多诸侯中异军突起,最终成为北方霸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为什么大多数寿命都比较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是一个人人艳羡的职业,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了争夺皇位不惜六亲不认,你死我活,但其实它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寿命相对比较短。很多人可能会开玩笑地说,如果能让我当十年皇帝,即便是立马死去,这辈子也算是值了!玩笑归玩笑,不过皇帝的确是一个非常高危的职业,据统计,中国古代的皇帝的平均

  • 郑庄公掘地见母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先谈谈掘地见母发生的背景故事:一家四口,爸爸郑武公,妈妈武姜,哥哥郑庄公,弟弟叔段。两兄弟同父同母,并有一个偏心的妈和公正的爸。哥哥出生据说难产,所以母亲不喜欢他,在爸爸跟前吹枕边风,废老大的太子位,改立叔段。爸爸倒是公正,一直没答应,直到咽气。后来,妈妈就拿出母亲的姿态强行要求郑庄公给弟弟封地。第

  • 晋朝灭亡下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下一个朝代是南北朝。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

  • 四川出了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四川省的皇帝,可以说是两位。第一位是十六国时期的李雄字仲隽,李特之子。李特在四川起义时李雄激极响应并担任前将军,建初二年(340)李雄击败罗尚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建兴三年称帝国号大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号大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在位30年,行办学校设置吏官简刑约法时事少役百姓富足夜不闭户路

  • 琅琊榜大梁是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琅琊榜》里的大梁是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可参考的相同点是当时的皇帝姓氏也为萧,定古都为金陵。同时,也有一个说法是,这个故事背景是虚构的,但是又将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糅合其中,采用了或虚或实的写作手法,为大家展现了这部剧作。《琅琊榜》为一部历史古装剧,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进行改编而成的。它描述了一个以

  • 刘备建立的是“汉朝”,为何后世又改称“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陈寿作为前蜀国官员,所著史书《三国志》记载有“魏书”、“蜀书”和“吴书”,而非“汉书”,也就证明陈寿并不认可刘备政权国号“汉”。因为,无论是东、西两汉的国力,还是汉室正统承袭,或是偏安一隅的刘备政权,刘备政权国号“汉”可谓名不副实。而将东汉三分天下的曹魏、刘蜀、孙吴明显就是三个新的政权国家,就算孙备

  • 刘备建立蜀国,为什么不叫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林小白,我来回答。蜀汉的正式国号是“汉”,蜀汉只是别人出于各种原因将其称呼为“蜀汉”或”蜀“。蜀汉(221年263年),又称季汉,是三国之一,由刘备(也就是汉昭烈帝)建立,在刘禅(也就是汉怀帝),一共两位帝王。三国中的刘备势力建国称帝后称国号为“汉”,后也称为“季汉”。一、史学家出于正统考虑,蜀

  • 西周有几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西周历代天子列表(本表数据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序谥号名在位年代年数备注1周武王发前1046年前1043年42周成王诵前1042年前1021年223周康王钊前1020年前996年254周昭王瑕前995年前977年195周穆王满前976年前922年556周共王扈前922年前900年23即位当年

  • 刘彻是第几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7西汉王朝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高帝刘邦第2任惠帝刘盈第3任废帝刘恭第4任废帝刘弘第5任文帝刘恒第6任景帝刘启第7任武帝刘彻。。。。。。。。。。。。。。汉武帝,名刘彻,汉景帝之子,是西汉第五代皇帝,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汉武帝曾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采用法术、刑名加强统

  • 中国的历代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同秦两汗,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历代皇帝顺序列表: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