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世凯与孙中山见面互称“万岁”,给对方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袁世凯与孙中山见面互称“万岁”,给对方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6 更新时间:2024/1/14 7:45:09

袁世凯孙中山手里接过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已经被南北党争闹得焦头烂额。于是,袁世凯决定邀请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和黄兴进京共商大计,以求与革命党人建立互信合作,改善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

1912年8与22日,孙中山抵达北京,袁世凯以豪华阵容亲自接待,给足了孙中山面子。袁世凯是出了名的会做人,谦恭与马屁齐飞,几番糖衣炮弹下来,孙中山已经对袁世凯完全放下了戒心,二人相谈甚欢。袁世凯自称能力有限,仰仗孙中山打破谣言,破除党争。情到深处,袁世凯孙中山先生敬酒,并高呼道:“中山先生万岁!”而孙中山也投桃报,高呼:“袁大总统万岁!中华民国万岁!”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袁世凯缓和南北党争的目的达到了。

宴会之上,孙中山豪情万丈,说道:“袁老哥你再当十年总统,练百万精兵;我十年修20万里铁路(一说是10万英里,相当于16万公里)。如此一来,愁国不富民不强?”对于孙中山如此豪言壮语,袁世凯表面连连称赞,内心却已看出这个人很不靠谱,不愧为“孙大炮”之名。要知道,别说10年,即使是100年后的2012年,中国铁路总营业里程也只有9.8万公里。

但即便如此,袁世凯还是给予了孙中山财政支持,让他去修铁路。因为投其所好让孙中山去修铁路,可以避免他再继续闹革命,跟自己作对。但实际上,孙中山一公里铁路也没修成,反而是搭进去了100多万两银子。

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印象极好,认为他对时局的见解很高明,是个称职的大总统。不伦是记者面前,还是在给好友黄兴的信中,他都给予了袁世凯极高的评价。

袁世凯这边呢,他对孙中山的评价是:“志气高尚,见解卓群,只可惜能力有限,不是干实事的人。”可以说,袁世凯此番评判还是比较中肯的,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热忱是无可置疑的,但办事能力却有待商榷。

相比之下,袁世凯对之后到来的黄兴却给出了更高评价:“性格耿直,做事果断,但胆小识短,容易被小人欺骗。”虽然袁世凯对黄兴的评价也是褒贬参半,但他很欣赏黄兴的淡定果敢,认为他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比孙中山有能力。

更多文章

  • 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权谋之争:老孙跟老袁比还是太嫩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中山,袁世凯,中华民国人物

    1912年2月14日,仅仅做了45天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向参议院递交了辞呈,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统。孙中山此次主动下野,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如果袁世凯能劝清帝退位,他就让出总统之位。这一次,孙中山没有放大炮,他做到了。但是,孙中山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总统接班人很是不放心,费尽心机要压制他,把权力

  • 袁世凯和唐绍仪:从相亲相爱到劳燕分飞,罪魁祸首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世凯,唐绍仪,中华民国人物

    袁世凯和唐绍仪是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也是同甘共苦的战友兄弟,早在袁世凯朝鲜发家之时,唐绍仪就是其左膀右臂。1912年3月,袁世凯从孙中山手里接过临时大总统之位,但前提是要遵守《临时约法》,约法规定,国民政府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也就是说,大总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凡事需要内阁总理签字才能生效。新政

  • 向多尔衮提议“剃发令”,他才是大明第一汉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汉奸,孙之獬,剃发令,清朝人物

    酷刑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震慑和打击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相当重视刑罚。但从人性角度上来讲,刑罚带有扭曲性质,而酷刑的诞生更是直接成为摧残人性、泯灭道德的一个标志。然而在当真遇到万恶不赦之辈时,也确需酷刑严惩,即使是在以慈悲为怀的佛门之中,遇到恶魔之时,也需用霹雳的手段。中国

  • 为什么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唐,李广,汉朝人物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以此感叹不受重用,仕途坎坷。但事情的发展都不是偶然的,不能全归于“命运”。那么,又为什么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呢?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

  • 晚清湖南的一个官员,比海瑞更清廉,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兆棠,晚清,清朝人物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都是十分推崇清官,各朝史书也往往对清正廉洁的官员大家赞扬,民间百姓也对清官赞誉满满。然而,清朝有这样一个官员,史书记载他“至贫,不能治行李、迎妻子”,即他穷的连行李都置办不了,派马车接送妻子都是个问题,这样看来他比海瑞清廉的多了。可就是这样一个至贫之官,却受

  • 上街买菜还要操持家务,晚年胡适的寓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适,民国人物

    胡适青年时留学美国,住了七年,中年做美国大使,住了八年。一九四九年春,他偕江冬秀离开上海,乘海轮到美国,一住就是十年。这位大学者在美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上街买菜操持家务胡适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船抵旧金山,这一天是百万大军飞渡长江的一天,他在旧金山船上哀叹一声:“我愿意用我道义力量来

  • 揭开兵仙韩信之死的重重迷雾,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兵仙,汉朝人物

    兵仙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人物,他率领汉军偷渡陈仓、还定三秦、东擒魏豹、北破代赵、降服燕国、平定齐国,最后和刘邦合兵围杀项羽,一战灭楚!韩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王侯将相于一身的盖世英才,他和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与英布、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韩信之才,令汉高祖刘邦都自叹不如,这样的韩信,

  •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刘邦,汉朝人物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被吕后斩杀于长乐宫中,时年35岁。韩信为何被杀?西汉朝廷给的官方理由是谋反,这当然是莫须有的欲加之辞。一般认为,功高盖主才是他真正的死因。对于他的悲剧,历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感慨叹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首《韩信庙》,

  • 孙膑、庞涓、张仪均拜于他门下,历史上的鬼谷子到底有多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鬼谷子,孙膑,庞涓,张仪

    或许你知道孙膑、庞涓,或许也知道苏秦、张仪,但你是否了解,这些战国时期呼风唤雨的人,他们都拜于一个人的门下,鬼谷子。今天给大家详解千古奇人鬼谷子的身世之谜。鬼谷子,本名王诩,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他在智谋方面的才能非同一般,但也被称为是“最被低估的圣人”。其创立

  • 大清皇帝为何都好这个,乾隆更是沉迷其中,两任皇后都劝阻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皇帝,乾隆,清朝人物

    说起好色,这好像是清朝皇帝的一个通病。如皇太极先后取了姑侄三人,其儿子顺治帝则是逼弟夺媳;康熙不用说,后妃是满清皇帝中最多的一位,而且连洗衣局的宫女也不放过,生下八贤王;而虽没有皇帝之名,却行皇帝之实的多尔衮,更是被称为“色中饿鬼”。而在清朝十二帝中,乾隆绝对算的上是一位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