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家都知道民国四公子,当年大名鼎鼎的京城三恶少现在却鲜有人知

大家都知道民国四公子,当年大名鼎鼎的京城三恶少现在却鲜有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3/12/8 19:35:27

“民国四公子”的称呼,大家也许不陌生,“京城四少”的名头,大家也应该听说过,分别代表着民国时期以及现在的名门公子状况,那么“京城三恶少”,又有多少同学知道呢?

“京城三恶少”是清末时期出了名的官二代,家世的优越是他们最大的资本,犹如许多的纨绔子弟般,他们可以尽情挥霍,尽情炫耀,低调不是他们的作风,退让不是他们的性格,要的就是猖狂于放肆,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并没有在这条路上死撑到底,最后都浪子回头了,成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人。

岑春煊(18611933)

岑春煊,字云阶,号炯堂老人,广西西林人,清朝最后一任四川总督。

岑春煊出身显赫,祖上是广西世袭土官,父亲是云贵总督岑毓英,少年时期老爹就把他送到了北京学习,当时的他还是一个纨绔子弟。有关记载说他,“自负门第才望,不可一世,黄金结客,车马盈门”,显然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形象。

1885年,岑春煊考中举人,之后任职了光禄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甲午战争时期,岑春煊一改先前的纨绔习气,前往前线,维新变法时期,他又大力支持推广变法,还和康有为等人筹议成立了桂林圣学会,宣传变法。这期间,他受到光绪皇帝的赏识,被提拔为广东布政使,不久后,调任为甘肃布政使。在任期间,他弹劾了两广总督谭钟麟的不作为,谭钟麟最终被免职。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岑春煊积极入京勤王,护送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顺利来到西安,之后慈禧太后对他印象深刻,提拔他为陕西巡抚,第二年又调任了他为山西巡抚,任职期间,岑春煊创办山西大学堂。1902年,岑春煊改任为广东巡抚,后又被派往成都署理四川总督,平定了当地的暴乱。之后,为平息广西土匪,他又被任命为两广总督。在两广,岑春煊大力惩办了大批贪官污吏,当时污吏渎职者多达1400多位,“上自抚院,下至典史,无皆不有”,他的“官屠”之名也就此打响。在两广期间,岑春煊还兴建了各种新式学堂,推广军事改革,卓有成效,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并称“南岑北袁”。

1906年,岑春煊创立了清末影响最大的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支持清政府立宪。1907年,岑春煊与军机大臣瞿鸿禨等发起“丁未政潮”,弹劾庆亲王奕劻、袁世凯未能成功梵呗辞去职务,只得留居上海。1911年,岑春煊被任命为四川总督,但未能就任。民国成立后,岑春煊拥护革命,之后出任了粤汉川铁路督办、各省讨袁军大元帅等职,等到二次革命失败,岑春煊流亡到南洋,直到1916年,被时任广西都督的陆荣廷迎接回上海,之后就任了护国军都司令。当年,他还和梁超等在广东肇庆成立军务院,出任副抚军长,代行抚军长职务。护国运动中积极出力外,护法运动中,岑春煊也是不甘于人后,1918年,岑春煊还出任了广东护法军政府主席总裁,实际成为了军政府的头号人物,西南军阀的代理人。

1920年,风雨飘摇中的军政府解散,岑春煊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告终,离粤后他回到上海,就此过期隐居生活。1933年,岑春煊因病在上海去世。

劳子乔

劳子乔是江宁提学使劳乃宣的儿子,有关他的生平记载较少,除了一个“京城三恶少”名头外,只知道他后来做过清廷的御史。

劳乃宣倒是个名人,他曾经支持过张勋复辟,反对过义和团,还当过袁世凯内阁的学部副大臣,而且还是京师大学堂的总监督、浙江大学堂总理。

更多文章

  • 此人不会骑马射箭,却成一代战神,主席盛赞: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庆之,南北朝人物

    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战功赫赫的将领,比如大家熟悉的名将白起、项羽、卫青、霍去病等人。这些将领率领大军,气吞山河,所到地处,敌军闻风丧胆,于是这些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战神”或者“常胜将军”。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位将领,他曾是皇帝

  • 袁世凯与孙中山见面互称“万岁”,给对方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世凯,孙中山,中华民国人物

    袁世凯从孙中山手里接过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已经被南北党争闹得焦头烂额。于是,袁世凯决定邀请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和黄兴进京共商大计,以求与革命党人建立互信合作,改善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1912年8与22日,孙中山抵达北京,袁世凯以豪华阵容亲自接待,给足了孙中山面子。袁世凯是出了名的会做

  • 孙中山与袁世凯的权谋之争:老孙跟老袁比还是太嫩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中山,袁世凯,中华民国人物

    1912年2月14日,仅仅做了45天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向参议院递交了辞呈,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统。孙中山此次主动下野,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如果袁世凯能劝清帝退位,他就让出总统之位。这一次,孙中山没有放大炮,他做到了。但是,孙中山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总统接班人很是不放心,费尽心机要压制他,把权力

  • 袁世凯和唐绍仪:从相亲相爱到劳燕分飞,罪魁祸首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世凯,唐绍仪,中华民国人物

    袁世凯和唐绍仪是惺惺相惜的莫逆之交,也是同甘共苦的战友兄弟,早在袁世凯朝鲜发家之时,唐绍仪就是其左膀右臂。1912年3月,袁世凯从孙中山手里接过临时大总统之位,但前提是要遵守《临时约法》,约法规定,国民政府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也就是说,大总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凡事需要内阁总理签字才能生效。新政

  • 向多尔衮提议“剃发令”,他才是大明第一汉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多尔衮,汉奸,孙之獬,剃发令,清朝人物

    酷刑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震慑和打击犯罪分子的有效手段,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相当重视刑罚。但从人性角度上来讲,刑罚带有扭曲性质,而酷刑的诞生更是直接成为摧残人性、泯灭道德的一个标志。然而在当真遇到万恶不赦之辈时,也确需酷刑严惩,即使是在以慈悲为怀的佛门之中,遇到恶魔之时,也需用霹雳的手段。中国

  • 为什么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唐,李广,汉朝人物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在他的《滕王阁序》中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以此感叹不受重用,仕途坎坷。但事情的发展都不是偶然的,不能全归于“命运”。那么,又为什么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呢?冯唐,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西汉大臣,

  • 晚清湖南的一个官员,比海瑞更清廉,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兆棠,晚清,清朝人物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都是十分推崇清官,各朝史书也往往对清正廉洁的官员大家赞扬,民间百姓也对清官赞誉满满。然而,清朝有这样一个官员,史书记载他“至贫,不能治行李、迎妻子”,即他穷的连行李都置办不了,派马车接送妻子都是个问题,这样看来他比海瑞清廉的多了。可就是这样一个至贫之官,却受

  • 上街买菜还要操持家务,晚年胡适的寓公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胡适,民国人物

    胡适青年时留学美国,住了七年,中年做美国大使,住了八年。一九四九年春,他偕江冬秀离开上海,乘海轮到美国,一住就是十年。这位大学者在美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上街买菜操持家务胡适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船抵旧金山,这一天是百万大军飞渡长江的一天,他在旧金山船上哀叹一声:“我愿意用我道义力量来

  • 揭开兵仙韩信之死的重重迷雾,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兵仙,汉朝人物

    兵仙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人物,他率领汉军偷渡陈仓、还定三秦、东擒魏豹、北破代赵、降服燕国、平定齐国,最后和刘邦合兵围杀项羽,一战灭楚!韩信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王侯将相于一身的盖世英才,他和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与英布、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韩信之才,令汉高祖刘邦都自叹不如,这样的韩信,

  •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刘邦,汉朝人物

    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足以抗衡项羽、刘邦,为何没有选择三分天下?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被吕后斩杀于长乐宫中,时年35岁。韩信为何被杀?西汉朝廷给的官方理由是谋反,这当然是莫须有的欲加之辞。一般认为,功高盖主才是他真正的死因。对于他的悲剧,历来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感慨叹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首《韩信庙》,